2021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2021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是怎么樣的?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2021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歡迎參考~
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1、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款
(1)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小貼士】
采用“累計預扣法”計算應預扣稅款,有點復雜,且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辦法仍在不斷變化中!若有問題,請使用“個稅精靈計算器”!
(1)減除費用,即“個稅起征點”,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
(2)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3)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4)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2、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稅款
(1)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適用20%至40%的預扣率。
(2)居民個人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比例預扣率。
(3)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小貼士】
收入額: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3、綜合所得個稅稅率表
(1)綜合所得,是指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2)綜合所得,適用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
(3)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
【小貼士】
工資薪金所得收入額=全部工資薪金稅前收入
勞務報酬所得收入額=全部勞務報酬稅前收入×(1-20%)
稿酬所得收入額=全部稿酬稅前收入×(1-20%)×70%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收入額=全部特許權使用費稅前收入×(1-20%)
4、全年一次性獎金個稅稅率表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小貼士】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5、經營所得個稅稅率表
(1)經營所得,適用5%至35%的超額累進稅率。
(2)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6、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代扣代繳稅款
(1)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非居民個人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小貼士】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個稅稅率表
(1)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稅率為20%(該稅率適用于居民個人與非居民個人)。
(2)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4)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021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相關文章: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2109-30
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包括哪些07-03
2017工資個稅計算稅率表06-21
什么是工資薪金09-21
2017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4-22
2017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最新05-16
2017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覽04-22
2017工資薪金稅前扣除標準05-16
2017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