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入殮師工資多少2017
近年來,社會屢屢傳言稱“入殮師”等職業是高薪一族。那么,很多普通民眾不愿從業的殯葬服務業,真的是“活累、錢多”嗎?昨日,深圳市殯儀館一名不愿具名的負責人認為,殯葬服務業并非“高薪行業”,比如“入殮師”的年薪也就七八萬元。
該女性負責人表示,殯儀館工作人員從事這一行業,從來都不愿意讓家里的小孩知道,平時需要單位蓋章為孩子辦事,也是蓋民政局的印章。
她告訴記者,因為殯葬服務從業者的工作特殊性,很多青年男女都難找對象,到30多歲都沒結婚的.人很多,有的只好“內部消化(同行業的人戀愛、結婚)”,“我部門有四個年輕人,結果三個都是找同行的(結婚),另一個至今還沒對象。”
對于外界稱“入殮師”等職業收入較高的話題,她認為這是外界的一個誤解。“殯儀館工作是事業編制,一般工作人員年薪才5萬元,所謂‘高薪’的“入殮師”的年薪也就七八萬元。其他地方我不知道,至少深圳市殯儀館的情況是這樣。”
她指出,由于入殮師等工作人員是事業編制,這也是留住人才的一個主要原因。讓她著急的是,雖然如今殯葬行業招聘人員不是很困難,但殯葬服務業是一個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地方,很需要有文化底蘊的人才,目前諸如“禮儀主持人”、“入殮師”等專業人非常緊缺。
如果有人邀你去逛超市,可能你會欣然答應。但有人邀你去看殯儀館,直面“人生的后花園”,你敢不敢應約?3月底,全省所有89座殯儀館將開展“殯儀館公眾開放日”活動,邀市民自愿報名參加。
近年來,廣東省民政廳著力推進“陽光殯葬”建設。2014年清明節前,以26個殯儀館為試點,統一組織開展了首次全省殯儀館“公眾開放日”活動,1000多人自愿報名參加。
廣東省民政廳決定從今年起將殯儀館“公眾開放日”活動擴展到全省所有89座殯儀館,活動為3月29日(個別市提前或延后,如廣州市殯儀館提前至3月27日,汕頭市殯儀館延后至4月8日與海葬活動同時舉行)。
活動設置了介紹、參觀、體驗、座談等環節,參與者可以參觀殯儀館業務廳、告別廳、火化間,甚至看到“入殮師”鮮為人知的工作現場,詳細了解殯儀館收費、遺體火化等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如參觀者有足夠的膽量和勇氣,也可以充當一回遺體接運工或“入殮師”,體驗殯儀館工作人員的艱辛勞動。
據悉,以后每年清明節假期前一周的星期天為廣東省殯儀館“公眾開放日”,全省所有殯儀館向社會公眾開放,在全國尚屬首次。
從戰勝最早的恐懼開始,陳云已經依次戰勝了誤解、偏見。“死亡也是種文化,”28歲的他說出這句話時,神情里有種輕松、自在和一點點淡漠。他戴黑框眼鏡,眼睛很小,但擋不住眼角銳利狡黠的光芒,“我越來越喜歡現在的工作,這不是場面話。”
7年前,陳云對這份工作是完全排斥的。他坦言,當初學習殯葬專業,完全是為了方便就業。
學校是長沙民政學院,這是我國目前僅有的四所殯葬專業高職院校之一,他選擇的是防腐整容方向。開學一周后,便被帶去參觀當地一處停尸間。
這是每個殯葬專業學生的第一堂課,目的是為了鍛煉膽量。
停尸間在地下室,樓道的燈很暗,潮氣逼人。陳云捏著鼻子進去,瞇著眼,看完了20多具從冷凍抽屜中抬出的尸體,心里發虛,兩腿直打哆嗦。
后來,他曾多次想到退學,“不行不行,真的接受不了。”
2008年畢業,陳云來到西安市殯儀館成為一名入殮師。他是科班出身,師父帶了幾次后,就可以單獨操作了。
回河南老家,親戚問他在哪工作,他回答,民政局。
“干我們這一行,有義務向他人解釋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同樣畢業于長沙民政學院的業務部副部長洪濟安,算是陳云的師兄。他認為,如果一個人不懂死亡,就不會有敬畏,更不會學會寬容和感恩。“一位入殮師,每月工資大概4000元左右,薪酬不算高,但是他們為什么愿意留在這里,我覺得,應該是這份職業帶給他們的神圣和榮耀。”
“辦完喪事,家屬給入殮師送煙送酒,甚至送現金的有很多。”業務部部長石小宏說,這些煙酒、現金會按照程序上交,最后返還給逝者家屬,但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卻是大家對入殮師越來越多的認同和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