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月入三千
縣委書記月入三千 市長哭窮能否換來社會理性對待
要改變社會對政府官員的“習慣性偏見”,民眾自身需要明辨是非,不要動不動就貼標簽
山東濟寧市市長梅永紅近日接受采訪時提到自己工資收入一個月7000元,“下面的縣委書記、縣長一個月收入3000多,還趕不上在工廠打工的。”梅永紅認為社會應更加理性對待政府官員,“對基層政府官員進行監督,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對的,但不能過分地苛責,甚至動則謾罵,應該更加理性對待他們。”
要改變社會對政府官員的“習慣性偏見”,民眾自身需要明辨是非,不要動不動就貼標簽,更重要的是,還得從約束權力與權力運行公開透明發力。
不可否認,當前社會“仇官、疑官”的情緒比較普遍,這與一些官員目無法紀,破壞了官員整體形象有關,也與部分民眾非理性的“遇官則疑”有莫大關聯。這類非理性的聲音借助網絡與自媒體得以迅速廣泛傳播,產生的威力不可小覷,一是對“有權任性”的官員產生了威懾;二是讓部分官員產生“動輒得咎”的心理,導致部分官員不敢真正甩開膀子做事。
輿論質疑對于官員的監督倒逼功效我們應該吸取發揚,而對于官員的“過分苛責,甚至動則謾罵”,也應當加以引導。濟寧市市長敢于冒著被輿論“炮轟”的風險,為基層官員“正名”,需要勇氣與擔當,也展現了政民互動的良好意愿。但梅市長以期通過“哭窮”來換取社會對政府官員的'理性對待,顯然是沒有切中問題的要害。
社會的不理性并非單純地針對官員工資的高低多寡,而是被任性濫用的權力以及難以被陽光照射到的暗箱操作,讓民眾產生了焦慮,從而讓不理性有了得以產生、發酵的土壤。
因而要改變社會對政府官員的“習慣性偏見”,民眾自身需要明辨是非,不要動不動就貼標簽,更重要的是,還得從約束權力與權力運行公開透明發力。一方面用好依法治國這把利器,只要每個政府官員都自覺恪守“有權不可任性”的理念,權力就能成功地被關進籠子里。另一方面,則是要繼續推進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既包括權力的每一次被運用都要有跡可循,也呼吁官員財產公開的進一步推行。
只有權力在法律的約束下規范運行,附著在權力之上的利益得以剝離,同時官員的財產被曬在了陽光之下,民眾才有可能分辨當前的官場生態究竟如何,也才有可能進一步衡量反思此前的非理性對待是否屬于“發力過猛”,從而形成理性健康輿論生態,把政府官員從輿論的風口浪尖解救下來。
http://m.shddsc.com/【縣委書記月入三千】相關文章:
月入三千的上班月光族理財方法03-22
月入3000怎么理財12-05
月入一萬如何理財11-04
月入3000的理財方法11-17
月入一萬該怎么理財11-01
月入5000元如何投資理財03-26
月入1.5萬要怎么理財11-24
月入3000元的理財方法11-18
月入9000元家庭如何投資理財03-24
下半月入職工資如何計算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