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藥銷售就業前景
生物制藥銷售就業前景
醫藥行業是按國際標準劃分的15類國際化產業之一,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它包括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其中醫藥工業按原材料來分,又可分為化學制藥業、中藥業、生物制藥業及醫療器械業。而其中作為新興產業的生物制藥業更是被稱為“朝陽產業中的朝陽產業”,那么生物制藥專業的就業形勢怎么樣呢?是否跟生物制藥產業一樣是永遠朝氣蓬勃?
2015年社會對醫科類畢業生的需求有不同的傾向,臨床醫學類人才有走俏的趨勢,從事老人醫學、保健醫師、家庭護士等職業的人才也將逐漸成為熱門,而預防醫學、口腔醫學專業從理論上是有前途的,但從近幾年就業狀況看,卻是比較困難,基礎醫學類與護理學類專業就業也不太理想。不同的是,藥科類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普遍看好,總體上是供小于求,各醫藥公司、制藥廠是吸收這類畢業生的大戶,制藥業對人才的需求是穩中有升,另外,醫藥界的貿易、經銷、檢驗和醫藥信息管理等專業對技術人員的需求也將會增加。據中國執業藥師協會秘書長張淑芳介紹,我國至少還需要100萬名執業藥師。
從薪酬方面來看,最新數據顯示,制藥行業人均年薪可以達到45000元左右,占所有行業薪酬水平的第二位。一般制藥從業人員年薪在兩萬元,一般從業三年的制藥人員年薪基本能達到40000至50000元。制藥科類畢業生起薪基本是在1500-2000元/月,而一些急缺專業的制藥科技人才,月薪可高達6000-8000元。生物制藥專業人才現在更是眾多企業爭奪的對象。
社會對藥學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本專業的大學生就業率高達98%。制藥業發展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們對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業對藥學人才比較青睞。特別是生物制藥行業,這是一個新興也是尖端的行業,發展前景很好。
藥學在世界各大經濟領域可以說是發展最快的門類之一,醫藥公司的年經濟效益增長率已經高于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并且,由于它關系著每個人的健康,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我國的藥學事業近幾年的發展也是非常迅猛的,許多藥品都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也與外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但在專業人才方面有稀缺,這表明藥學專業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溫家寶總理指出,要運用生命科學推動農業和醫藥產業發展。積極發展轉基因育種技術,努力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突破創新藥物和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以創新藥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制造為龍頭的醫藥研發產業鏈條。透過溫總理的講話,我們認為生物制藥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可能會成為未來國內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生物制藥專業畢業生主要分配到制藥廠和醫藥研究所從事各類藥物開發、研究、生產質量保證和合理用藥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人從事藥品銷售代理。
從事藥品開發、研究的職業,對專業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相應的對學歷等各個方面的要求也會比較高。從事生產質量保證等工作,對學歷的要求沒有那么高,但對相關專業知識的要求依然是很嚴格的。比較之下,從事銷售工作專業要求要低一些,而更側重銷售能力。
生物制藥專業專門培養生物制藥行業操作技能型人才,畢業的學生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特別適合從事從事生產質量保證、銷售等工作,同時,本專業的學生還學習畜牧、獸醫相關的內容,進一步拓寬了就業渠道。
選專業就是找工作,不僅要看專業的熱度,還要結合行業發展的.趨勢,更要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來選擇,應該考慮到自身的能力、特長和性格特點,熱門未必適合。不要因為報的人多就以此為報考的對象,衡量一下各個方面的情況,對這個職業所具體從事的工作及所在的行業做一個初步的了解,再做最后的決定。
生物制藥銷售就業前景
生物制藥技術作為一種高新技術,是70年代初伴隨著DNA重組技術和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而誕生的。三十多年來,生物制藥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醫療業、制藥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因此,世界各國都把生物制藥確定為21世紀科技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新興產業。
就業前景
從現今情況看從事生物醫藥產品研究與開發的人才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瓶頸,因此該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畢業生可從事生物藥物的資源開發、產品研制、生產、技術管理、質量控制等工作。
發展前景
生物制藥專業特色是生物制藥已成為國際和國內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21世紀是生物技術的世紀,生物制藥已成為偵破中國高新技術發展的重點。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下,新興國家醫藥市場卻表現得風光這邊獨好,中國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生物制藥市場也分外亮麗。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新增中央投資4.42億元,支持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醫學工程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以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公共服務條件建設專項的建設。此舉為今后生物制藥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是與世界先進國家的生物醫藥產業相比,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還存在不少差距。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從科研到產業化,將是一條艱難的路。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力度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到2020年,中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制。同時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將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醫療衛生體系。這兩個因素將為生物醫藥產業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發展環境。
生物制藥銷售就業前景
一、專業解析
什么是生物制藥?
生物制藥是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現代生物工程,即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對DNA進行切割、連接、改造,生產出傳統制藥技術難以獲得的生物藥品。生物制藥學是從事各種生物藥物的研究、生產和制劑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其研究內容包括生化藥物、微生物藥物、生物技術藥物、生物制品及其相關的生物醫藥產品的生產和制造。生物制藥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從事生物藥物研制、生產與工藝設計、質量控制和生產管理以及生物醫藥所涉及的保健品、醫藥相關產品的生產與應用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生物制藥”“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的區別
生物制藥、生物工程、制藥工程均屬于工科,生物制藥和生物工程均屬于生物工程類,制藥工程屬于化工與制藥類。這三個專業的研究領域和側重培養方向不同,生物制藥即把生物工程技術應用到藥物制作領域的過程,從而獲得生物醫藥品;生物工程專業是通過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制藥工程專業涉及化學制藥、中藥制藥、生物制藥、農藥等領域,主要注重于工程,側重于運用化學工藝制造生產出藥品。
專業課程設置
本科階段主要開設課程大體包括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分子生物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基因工程原理等。
以中國藥科大學為例,生物制藥專業的基礎課: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制藥專業的專業課:生物制藥工藝學、制藥生物技術、化工原理、生物制藥設備、工程制圖、抗生素、發酵工藝原理、生理藥理學、藥劑學、生物藥物分析、免疫學技術。
生物制藥屬于工學中的生物工程類。它是教育部批準設置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本科專業,以生物制藥及相關技術為主要內涵和辦學方向,將生物技術與制藥工程相結合,培養復合型人才。其學科交叉性強、專業跨度大,學科基礎來自于多個理科和工科,與物理學、生物學、化學等諸多學科密切相關。各高校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的專業積累,設立了各具特色的生物制藥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專業方向等都有較大差別。
二、專業與就業
行業發展的不可替代性
生物制藥專業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與傳統的藥學類專業及生物工程類專業相比,其發展具有不可替代性。隨著傳統化學制藥黃金時代的結束,新化學藥品數量下降,而生物制藥成為當今最活躍和發展最迅速的領域。隨著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與人類疾病發展相關的靶標被確定,生物制藥將有更多的機會獲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全球正處于生物醫藥技術大規模產業化的開始階段,預計2020年后該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并逐步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主導產業。
朝陽產業中的“朝陽產業”
醫藥行業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從事生物技術產業研究與開發的人數僅為1.7萬,生產和經營的人數為0.9萬,僅相當于美國生物技術產業人數1/4。市場的發展造成企業對于生物制藥專業人才的需求陡增。由此可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亟需大量的醫藥高級專門技術人才。相對其他行業來說,生物制藥可謂朝陽產業中的“朝陽產業”,將得到蓬勃的發展。
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
截至2015年12月30日,生物制藥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為500-600人,就業率在75%-80%。
制藥行業是一個監管極其嚴格的行業,對畢業生的學歷和科研能力要求較高。生物制藥專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這就意味著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所以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知識要求較高。
楊院長介紹,生物制藥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會有多種選擇,一部分學生會選擇繼續深造,另一部分學生會選擇藥品的研發、生產、質檢、管理等相關工作。
生物制藥專業就業領域包括:
生物藥物生產經營企業、生物藥物研制與開發單位、藥檢所及藥政管理部門、醫院的藥房或藥劑室、從事藥品普及教育工作的社區、各類與生物制藥專業相關、相近的領域內從事應用技術研究、開發、生產、經營與管理等的生物工程公司,也可從事化學藥品的生產、營銷和檢驗及相關的其他崗位。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生物制藥生產相關崗位操作、生物藥物的資源開發、產品研制、生產、技術管理、藥品質量控制等工作。
【生物制藥銷售就業前景】相關文章:
生物制藥就業前景02-15
保險就業前景02-25
藥學就業前景02-20
醫學就業前景01-19
法語專業就業前景02-16
法學的就業前景04-01
游戲專業就業前景04-29
烹飪行業就業前景03-09
測繪工程就業前景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