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年中國就業前景黯淡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周二稱,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城鎮新增就業速度顯著放緩,而一份私企的就業調查顯示,中國近期招聘大幅提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今年力爭創造逾1,000萬個城鎮就業崗位,目標與去年無異,不過2014年創造的實際城鎮就業崗位為1,320萬個。但今年開局不利,凸顯出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長低迷之際,決策者所面臨的挑戰。
尹蔚民說,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和產業結構調整使得創造就業的難度增加。他沒有透露有關新增就業數量的細節。
人力資源咨詢機構萬寶盛華集團 (Manpower Group)周二稱,中國雇主的招聘前景目前處于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該集團的凈就業前景調查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打算增加招聘的公司比打算裁員的公司多出8%,低于第一季度的11%和去年第二季度的15%。此外,49%的公司預計其雇員規模沒有變化,第一季度這一比例為36%,去年第二季度為40%。
萬寶盛華稱,這項調查針對4,200家企業雇主,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的調查結果顯示招聘人氣處于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萬寶盛華亞太和中東地區首席運營長袁建華(Danny Yuan)稱,制造業的下行趨勢自2012年來一直沒有改變,隨著最近工廠關閉情況增加,這種趨勢進一步增強。這也反映了當地消費尚未達到預期增速。
調查顯示,未來幾個月小企業,特別是西南部的資源類小企業招聘幾率最小。
考慮到目前產能過剩、國內需求放緩、通脹率下降等問題,中國上周將2015年經濟增速目標從去年的7.4%下調至7%左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下降4.8%,連續第36個月下滑。分析師表示,PPI下滑說明定價壓力和產能過剩的局面仍在持續,這在制造業企業中尤其明顯。
鑒于良好的就業形勢對于社會穩定的重要意義,保就業仍然是中國政府的一大優先任務。然而藍橡資本(North Square Blue Oak)中國研究主管巴倫(Oliver Barron)認為,保就業的努力可能阻礙鋼鐵、房地產等行業削減產能的努力,從而影響推進改革的能力。
巴倫稱,打破這一循環的辦法是關停相當規模的過剩產能,但中國政府推進改革的力度是有限的。
據萬寶盛華集團的調查,相比于上海,招聘可能性最高的中國企業更多地集中在北京,對于招聘前景最不樂觀的企業則在成都。萬寶盛華稱,中國政府已制定了推進中西部地區發展的計劃,而北京地區企業對于招聘前景的樂觀看法在很大程度上與高科技行業的強勁發展有關。
袁建華稱,在經濟下行階段,尤其是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私營領域掌控風險的能力有限。他表示,維持現有人手或削減人手的保守招聘策略,仍然是眾多小企業短期到中期階段的戰略選擇。
關注該公眾號
http://m.shdd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