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怎樣走出職場跳槽的心理誤區
每年秋季,除了十一黃金周這個令人興奮的假期,對于求職跳槽的人來說,另一件大事莫過于“金九銀十”人才招聘旺季了。九月和十月,畢業生找工作、社會人員跳槽,匯集成年度人才招聘的一個高峰季節。是什么樣的心理造成了這樣的現象呢?
因為對于在職場有一段時間的人來說,秋季意味著一年即將結束,于是開始反思自己的職業目標、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這個時候選擇轉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應屆畢業生急于求職,在此時段正是各大公司招聘最旺盛的時期。由此形成了年度的一個人才流動高峰。
對于已經下定決心要跳槽的職場人,跳槽的原因十分集中而明確。數據證明,職場人跳槽主要出于兩方面考慮——
1不滿個人發展空間;
2不滿薪酬福利。其中對于發展空間的不滿更為明顯,四成以上的職場人都表示自己的跳槽的主要原因來源于此。
這證明,大部分人跳槽轉崗并非盲目進行,往往持有清晰的目標和具體的衡量標準。50%的受訪者表示所選擇的目標崗位要比目前工作更有前途和挑戰性;20%表示將以目標崗位薪酬的高低來衡量自己是否轉崗;另有少部分人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選擇轉崗跳槽目標,分別占13%和17%。
然而縱觀職場環境,選擇金九銀十進行跳槽是否都能如愿獲得預期效果呢?心靈咖啡指出,跳槽應是對職業生涯的進一步追求,每一次跳槽,都應該是對自己職業和發展目標的重新設定,而不僅僅是對高薪水和職位的單純追逐。在跳槽與否的選擇中,職場人必須理性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問題,才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目前的'職業發展階段,使自己不斷發展。想要把握時機改變自己現有的工作狀態無可厚非,但為避免越跳越糟,一定要特別注意一些心理誤區,否則必定會遭遇挫折。
•沖動心理
由于一些突發事件,如未獲得期望的獎勵,與同事、上級發生爭執,被人誤解等,有些人會決意要離開現單位,而全然不顧所付出的代價。很顯然這種情況下是很難一下子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不得不屈就某處。即使以后有了更好機會而另謀他職時,也已浪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盲從心理
有些人選擇工作并非根據自己興趣及個人能力特點,跳槽時目標不很明確,而是隨波逐流,哪個行業熱門就轉向哪個行業,哪里錢多就往哪里跳,哪家公司名氣響就往哪里闖,久而久之,就像一群候鳥飛東飛西,永遠成不了雄鷹。
•攀比心理
擇業時總以別人的工作為“樣板”,如收入、住房、福利、出國機會、管理等級等,想方設法為自己找一個符合此標準的職業。這種片面強調單方面因素而忽視其他重要方面的求職心理,不利與你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猶豫心理
抱有這種心理的人一方面對新工作很感興趣,另一方面又害怕放棄原來的工作會帶來損失,患得患失,反復權衡,最后白白錯失好機會,而又不能安心與現在的工作。
針對盲目跳槽問題,心靈咖啡建議跳槽前需要做好以下幾條:
一、做好職業定位。考慮好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最好避免跨行業跳槽。
二、審視自己的職業競爭能力。考慮自己適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足的地方及時補充。
三、審時度勢。看跳槽的時機是否成熟,所跳行業和單位前景如何。
四、做出跳槽計劃。有計劃的跳槽可以提高成功率。
http://m.shddsc.com/【職場人怎樣走出職場跳槽的心理誤區】相關文章:
職場人應正確走出“心理舒適區”07-25
關于職場人應走出心理舒適區11-10
職場新人的心理誤區哪些01-30
職場跳槽的利與弊06-30
職場人怎樣安然度過“職場休克期”07-28
職場溝通:避開6大心理誤區01-29
怎樣成為成熟的職場人01-05
職場新人堅決不能做的5種職場心理誤區06-11
職場人勿碰的8個誤區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