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響:永遠的鄧麗君
《絕響:永遠的鄧麗君》圖文并茂,從鄧麗君的父輩寫起,全面展示鄧麗君輝煌、短暫又不乏遺憾的一生。文字15萬字,照片300幅,其中1/5的照片首次公開。是目前最全面、最權威的鄧麗君傳記。
內容簡介
馬家輝:我們今天要介紹這本書有些哀傷的感覺,美麗加哀傷,是什么書呢?這本書就是關于鄧麗君的,是臺灣出的書,叫《絕響:永遠的鄧麗君》。這個書當然就是談鄧麗君,我們知道鄧麗君是全球華人,甚至日本人都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歡的歌星。算起來她去世是1995年,2013年已經是18年了,假如我們從鄧麗君出生那一年算起,假如當時1995年她不是不幸在泰國去世的話,她2013年應該剛好60歲,所以在2013年鄧麗君有一個她家族建立的文教基金會,就請了一位作家,就對不同的人做了訪談,然后看到很多材料來把它寫成這本書。這本書里面除了文字的內容,透露了很多鄧麗君從小時候到長大到成名,里面整個生命歷程里面種種的故事以外,還有好多珍貴的照片,包括鄧麗君跟她母親的照片,還有她以前在臺灣,還有全世界到處演唱的照片,還有包括她在香港故居,當然鄧麗君故居,她的房間照片,還有她在臺灣墓園的照片。假如你沒機會去臺灣,看這個書,就可以看到這個墓園,敬仰一下。
說到鄧麗君,一個歌星偶像,我們還可以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去理解她,從她出道到成名的整個過程。比方說第一個角度,我們看到在臺灣,那個年代,真的文化產業起飛的時候,他們是怎么樣來制造明星的,當然鄧麗君她好像從3、4歲開始聽收音機,學音樂,學唱歌,后來6歲開始第一次登臺,之后不讀書了,就登臺了,在唱歌的領域來發展,可是她很有本領,很會唱是一回事,可是也跟當時的整個臺灣文化產業慢慢開始出現了,你看到當時有第一代的臺灣經紀人,會教鄧麗君怎么樣打造自己的形象,怎么樣跟觀眾、聽眾,一方面有她的歌迷會,另一方面,保持距離,明星總要有神秘感,然后怎么樣來跟媒體互動,包括曾經她出現了一些所謂的緋聞,甚至丑聞,因為有一次她被人家說她用了印尼的假護照,可是她說不是假的,不是亂買的,是印尼政府送給我的,只是手續上面有一點點不太清楚,所以她就怎么樣來開記者會,怎么樣來做她的公關。
我們看到那個年代,我們說起來從60年代、70年代那時候,整個文化產業在臺灣如何興起,它里面怎么樣的運作,其實都是很寶貴的歷史材料,不僅跟鄧麗君有關,因為里面還談到其他明星,包括林青霞,好多其他的,包括秦漢,當然還有在后來里面有談到她的愛情故事,她跟鐘鎮濤甚至成龍,還有曾經她幾乎結婚,跟一位先生訂了婚約,可是對方在社會壓力、家人的影響下,因為對方是豪門,富二代,在整個壓力下面就解除婚約,里面很多故事都透露了鄧麗君個人的遭遇,也讓我們看到當時的臺灣狀況。當然也看到其中另外一個角度,看到鄧麗君怎么樣透過她那么美妙的歌聲影響了兩岸的關系。因為我們都知道當時在內地,好像70年代都有這個說法,因為當時改革開放,都說白天聽老鄧的,晚上聽小鄧的,甚至要偷偷聽,而且當時是聽那種盜版的卡帶。王菲也說,當是她就是聽那種盜版的“鄧麗君”來學唱歌的。其實鄧麗君的歌聲隱含兩岸一起走向改革開放那種開始來慢慢互動的狀態,也是想起來很溫暖的感覺的故事。
當然我們看鄧麗君那種臉,我們又多了一個觀察的角度,圓圓的、肥肥的。你想一下,假如一個歌星、明星有這種臉,她還能當歌星、明星嗎?我懷疑不行了。除非她先去被迫打Botox來把臉瘦下來。所以這個也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美學,我們看到當時覺得說什么叫做美,其實是有鄧麗君這種圓圓、很豐滿的,當時的人覺得大氣,非常大氣,很有福氣,是有這樣的感覺,可是這個部分已經過去了,不行了,有這種臉的.話,可能連去電視臺應征,馬上還沒開始唱歌,人家已經把你淘汰掉了。
所以我們看到從一個歌星,看到她跟時代的關系,跟時代變遷的關系。這個書好多的照片,看的我非常沖動,心理沖動、精神沖動。因為鄧麗君是我喜歡的歌星。還有里面有人寫序,是我心中最大、最大、最大號的美人,林青霞寫了序,林青霞就寫了當時好久以前,她跟鄧麗君兩個美女在巴黎吃飯,很好玩。她說當時甚至在巴黎餐廳里面的服務生,當然是男生了,看到她們太漂亮了,結果把手上的刀叉都丟在地上了。鄧麗君也說,青霞,你看看,他們看我們,我們美到讓他們手忙腳亂。
我覺得作為一個美女,如何在這個時代里面安頓她的位置,而且打出她的一片江山、一個天地,那里面是非常珍貴的,不僅是鄧麗君,也是整個時代,華人時代的一個歷史記錄。當然,假如你抱著八卦的心情,更是好看了,里面好多小故事,相信我吧,來八卦一下吧。最后我們聽一首鄧麗君的歌吧。還是我唱幾句好了,還是不要了,你們聽吧。
作者簡介
姜捷,1955年生,美術系畢業。現任《天主教周報》副總編輯。曾任幾個大報主編。也從事過電視、電臺編劇、美術指導;著有報導文學《相依于海》,并于1994年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平時熱心公益,曾在防癌協會、漸凍人協會、未婚媽媽之家露睎中心、愛滋病關愛之家、安寧之家等機構擔任義工。
媒體評論
很高興一本懷念鄧麗君的書終于出版,這也是我看過寫得*好的一本鄧麗君傳記,因此特別在這里推薦!希望讀者借由這本書,更深入了解鄧麗君的成長以及她的內心世界。身為她的老師,我更希望年輕人能看到:一個人的成功優勢地位是在于她自己的努力與執著!
——左宏元(筆名古月,華語樂壇大師級創作人)
任何人跟鄧麗君聊天、相處,都會很快對她燃起仰慕、崇拜和敬愛之心,這是她令人難忘的特質;甚至很多人在她離開人間以后,仍然成為
她的歌迷。她的奮斗過程也給我們藝界兒女樹立了一個典范,我們永遠想念她!
——張菲(xx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
鄧麗君的歌聲風靡兩地,就在第三場晚會準備之際,突然傳來鄧麗君逝世的惡耗。她的驟逝,也讓這美妙歌聲從此成為絕唱。
——張家驤(前xx中華電視公司總經理)
精彩內容
第五章 我只在乎你
一九九二年鄧麗君回xx時,“華視”曾做過一次定制專訪,主持人陳月卿問她:“唱過數百首歌曲,*喜歡哪一首?”她的答案是《我只在乎你》,這首歌詞是她的恩師慎芝所寫。慎芝在她剛出道時曾經一字一句地教她練唱,她所作的歌詞,鄧麗君唱得*多也*好,師生感情非比尋常。參加慎芝喪禮時,鄧麗君的淚水一直停不下來;每唱一回,心痛一次,那天的受訪,她也在錄像棚清唱了這首歌,泫然欲泣,所有在場人員都為之動容。
這首歌原本的日文版《任時光從身邊流逝》,也把她在日本發展的成績推到*高點,是那時連日本歌星都無人能及的“日本有線大賞”、“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的三連霸,甚至于到今天都沒有人打破這項紀錄。從一九七三年年底赴日,到一九八六年接受日本這項至高無上的榮譽,十三年整的光陰,鄧麗君可說是酸甜苦辣都嘗遍了,她能奠定下華人歌手在外發展的*佳盛況,與日本有深厚的關系,這段時光雖已在身邊流逝,卻是她一生中分量、質量俱重的黃金歲月。
驚為天音
受力薦雙十年華初探東瀛
溯源鄧麗君與日本的緣分,要從佐佐木幸男的發掘開始談起。一九七三年年初佐佐木幸男到香港玩,香港的寶麗金制作部部長招待他到歌廳聽歌,這場秀一共有十個人唱,之前幾個他沒有多大印象,直到鄧麗君
......
【絕響:永遠的鄧麗君】相關文章:
永遠的雷鋒征文范文11-29
一封永遠的情書故事精選05-04
經典人物傳記電影《永遠的車神》09-18
肯德基爺爺的故事:創業永遠都不晚04-30
創業永遠要做未來的事情,不要嫌早10-31
職場里永遠沒有出息的三種人02-01
永遠懷著一顆像職場新人的心02-18
讀《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有感(通用14篇)05-26
創業永遠是波瀾起伏步步驚心的故事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