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諾族節日打鐵節
打鐵節是基諾族傳統節日,即“過年”。原意為大家打鐵,準備生產工具,故名。流行于云南西雙版納景洪縣基諾山區。每年農歷十二月內舉行,具體日期不定,由各村寨父、寨母據氣候節令擇吉日而定。
屆時,寨中的“卓巴”(寨母)、“卓生”(寨父)敲起被認為是神器的牛皮大鼓,全村人聞聲聚集在“卓巴”、“卓生”家,等候分配過年的準備工作。先由村里各戶湊錢買來小牛,舉行剽牛祭天儀式。祭畢,各戶出一男子,手持弓箭、肩背火槍,上山捉黃嘴老鼠兩只,獻給寨父、寨母,作為兒女孝敬他們的節日禮物。此外,還須捉竹鼠一對,贈獻村中鐵匠,作為新年備耕砍樹儀式的禮物和使用鐵器的紀念。這些禮品有時亦事先備留。各家男主人則聚集在鐵匠作坊,將鼠去皮毛洗凈,取其一半以爐火烤干,搗成粉狀,沖入沸水,以湯敬獻鐵匠,其余一半鼠肉則贈給村中長老。
節日期間,還有敲牛皮大鼓、竹簡合奏、跳望、對歌、翻竹竿等活動。據傳很久以前,有位基諾族婦女婚后懷胎九年九月,未能分娩,后來肚子里的小孩咬斷她的七根肋骨,從肋下跳出,一手拿火鉗,一手拿鐵錘,一出世便打起鐵來。從此,基諾族便開始使用鐵器。后世為了紀念他,相沿成俗,遂有打鐵節。
民族簡介
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基諾是民族自稱,過去漢語多音譯為“攸樂”,意為“跟在舅舅后邊”,加以引伸即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6月經民族確認,成為中國的第56個民族。基諾族自稱“基諾”,意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其余散居于基諾鄉四鄰山區。主要從事農業,善于種茶。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基諾族自稱“基諾”,意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鄉,其余散居于基諾鄉四鄰山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基諾族人口數約為25000人。主要從事農業,善于種普洱茶。使用基諾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基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于無文字,過去多靠刻竹木記事。無本民族文字。
【基諾族節日打鐵節】相關文章:
打鐵花心情說說02-14
學習討論落實活動心得體會:從“打鐵還須自身硬”說起07-20
下元節的節日別稱11-09
父親節爸爸的節日06-26
希臘節日圣灰節02-21
白露節是什么節日09-07
寒衣節是什么節日_寒衣節由來02-12
12月節日說說11-16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總結07-05
苗族傳統節日社節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