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警句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名言警句吧,名言警句易于留傳,是濃縮的精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名言警句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子名言警句,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子名言警句1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孔子名言警句2
1、朝聞道,夕死可矣。解釋:早晨學得真理,當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2、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解釋:了解一個人,要看他的所作所為,不僅了解他的過去,還要觀察他的現在,這樣的話,對那個人的了解還會不全面嗎?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解釋: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從中獲得新知識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4、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5、道不同,不相為謀。
解釋:政治主張不同,不互相探討。這里講的是一條結交的原則,以道同為原則,道不同,不相為謀。因為彼此政治主張不同,就無法互相探討。交友也是一樣,不同道的人難以相友。
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解釋:過去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懂得學業的人不如喜愛學業的人,喜愛學業的人不如以從事學業為快樂的人。
8、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解釋: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績來。
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解釋: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別人。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解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別人的壞事。
1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解釋:君子心胸坦蕩故待人接物猶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懷憂慮之心。
1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解釋:有過錯不改正,才是真錯。
13、小不忍,則亂大謀。
解釋:小事上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兩個意思,即婦人之仁不能忍于愛;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亂大謀。
1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解釋: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憂患很快就會出現。
孔子名言警句3
1、孔子曰:“有教無類。”
2、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3、孔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4、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孔子曰:“習相近也,性相遠也。”
6、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9、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0、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1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2、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4、孔子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15、孔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6、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7、孔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孔子曰:“因材施教。”
19、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0、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名言警句4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警句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政》
【翻譯】孔子說:“君子團結人而不搞勾結拉攏,小人只搞勾結拉攏而不團結人。”更多孔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雍也》
【翻譯】孔子說:“孟之反這個人不夸耀自己,他在隊伍敗退時留在最后作掩護,將要退進城門時,他鞭打著馬匹說:‘不是我敢于斷后,是馬不肯走哇。”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
【翻譯】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過學習才知道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難才去學習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難也不學習,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了。”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翻譯】孔子說:“人能夠問心無愧地活在世上,是因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為他僥幸地避免了禍害。”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憲問》
【翻譯】孔子說:“讀書人如果留戀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讀書人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孔子說:“有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就檢查自己,加以改正。”
子曰:“志于道,據于徳,依于仁,游于藝。”——《述而》
【翻譯】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據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禮儀音樂射箭駕車文字算術這六藝之中研習游樂來陶冶身心。”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
【翻譯】孔子說:“聰明的人喜歡水,有仁德的人喜歡山。聰明的人活躍,有仁德的人沉靜。聰明的人生活快樂,有仁德的人容易長壽。”
孔子名言警句6
1、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2、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3、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4、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5、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
6、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7、子路問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9、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10、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孔子名言警句7
1、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2、不學禮,無以立。
3、有教無類。
4、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5、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6、放于利而行,多怨。
7、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8、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9、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2、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1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15、剛毅木訥近仁。
16、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17、君子之行也,度于禮。
18、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9、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20、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2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3、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24、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5、不學詩,無以言。
26、過,則匆憚改。
27、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8、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2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1、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32、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3、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4、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35、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36、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3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39、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40、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41、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42、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47、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4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49、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50、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51、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5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54、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5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6、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5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9、巧言亂德。
60、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孔子名言警句8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天下的義理無窮無盡,而人的見聞十分有限,如果專門靠記問之學,不可能掌握全天下的道理.要是常常溫習平日所學的知識和日常見聞,比如讀過的詩、書等,聽過的講義言論,能夠反復體會,牢記于心,在此基礎之上,就能觸類旁通,有新的體悟.就算是從前不知道的,也都會漸漸明白它的道理.這樣,天下的義理就會慢慢貫通,學問也就日益充盈了.有人來請教問題,也能對答如流,對別人的疑惑,能夠深入剖析而沒有遺漏,做為人師也是綽綽有余了.因此,君子為學,不在于博聞強記,而在于明乎義理,反求于內心,由此舉一反三,必能體悟天下之大道.
這句話我們再熟悉不過了,而真正理解它卻是又一回事,溫故是下功夫,凡事不下功夫,不可能有好的結果;知新是體悟,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世間萬物也是如此,功夫下到了,早晚會有體悟;用自己的體悟來指導別人的生活,就是為師.一事通了,可以為一事之師,一切都通了,就可以為天下之師.
這句話寫在為政里,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意思.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為政者不可以忽視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要想知道未來的事情,從歷史中往往都能找到答案.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這句出自《論語》的千古名言,我反復誦讀,回味無窮。
在沒接觸這句話的時候我是個自作聰明的女孩,在家里不復習,只靠課堂上的40分鐘來學習課文。每到測驗的時候我總是靠運氣,希望測驗的題目我都會。有一次,恰巧碰上了一道不會的題目,老師上課時講過,課后自己沒有再復習,現在怎么也記不起來了,這題是10分啊,可我全都不會。我恨不得馬上回到那一課,認真地聽老師講課,回家后復習。時間到了,我只好帶著滿腹遺憾交上了試卷。等到公布成績那天,我真是心亂如麻,忐忑不安,“75分”。Oh,no.霎那間,仿佛有一萬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我,我真是無地自容啊,恨不得地上有個縫能鉆進去躲起來,臉也羞得通紅。因為我平時的考試成績一向名列前茅,可這一下子跌入深谷,我難過極了。
后來,在我無意間翻閱《論語》時,看到了一句話“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沉思了很久,忽然茅塞頓開,明白了許多道理。
從此以后我不但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回到家還會復習今天學的內容。我把這句話寫在課本的扉頁上,做為警語,時刻提醒自己。學習貴在堅持,“溫故而知新”不可半途而廢,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通過“溫故”學到新的知識。
孔子名言警句9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勵志名言,孔子經典名句
6.朝聞道,夕死可矣。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14.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5.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6.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7.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1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9.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20.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孔子名言警句10
1)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譯文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 不學禮,無以立。
7)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0)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1)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 小不忍則亂大謀。
14) 匹夫不可奪志也。
15)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7)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8)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9)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0) 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2)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23)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譯文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24)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5)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26)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7)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8)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30)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31)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2)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3) 道不同,不相為謀。
3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6)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3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8)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39)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40)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1)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1]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于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2] 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于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名言警句11
1、讀書常在,不常在胃虛。
2、經過大海的一番打磨,卵石變得更加美麗光滑。
3、崇高的理想猶如長在高山上的鮮花。如果你想得到它,勤奮是攀登的繩索。
4、讀書破萬卷,寫作如神。
5、古往今來,凡是在學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6、你想要快樂嗎?愿你首先學會受苦。
7、當不被教育成一條泥濘的蟲子時,就會長成一條懶惰的龍。
8、智慧是勤奮的結晶,成就是勞動的體現。
9、唯三絕,掛梁刺,鑿壁偷光,袋螢火蟲映雪,臥于草叢味癭,木護枕。
10、玉不琢不成器;木頭不會雕刻,也不會雕刻;不學習的人是不聰明的。
1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12、讀過一百遍的書,自有深意。
13、沒有練習,馬就不能騎。
14、謹慎和勤奮帶來好運,而勤奮是好運之母。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6、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靈感。
17、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18、不僅為一時之需,更要靠武力。
19、知識需要探索,土地需要耕種。
20、不勞無獲;要想收得好,必須種得好。
21、天才是不斷努力工作的能力。
22、天才就是這樣,一輩子的努力就會成為天才。
23、勤奮是良好的訓練,不勞則無獲。
24、獲得驚人的技能需要努力。
25、沒有兩個早晨的一天是不能浪費的。
26、大海深不可測,精衛卻敢填海。山在地上起伏,愚公卻能移山;天空變幻莫測,但女媧可以修補它。
27、勤奮是你人生的密碼,可以翻譯成你壯麗的史詩。
28、軟弱的人只會裹足不前,魯莽的人只會引火燒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無敵。
29、天才不過是刻苦加勤奮。
30、開始時勤奮,到最后后悔。
孔子名言警句12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孔子說:三軍可以剝奪主帥,匹夫不可剝奪志向。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譯文】 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孔子說:君子幫助人取得成績,不促使人陷入失敗。小人相反。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譯文】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動。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智慧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孔子名言警句13
1、珠玉不如善友,富貴莫如仁友。
2、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杜甫
3、同類相比,同聲相應,固天理也。——莊子
4、衣服新的好,朋友老的好。
5、酒逢知已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6、敵人的笑臉能傷人,朋友的責難是友愛。
7、生死之交,其貴無比。
8、朋友的深情,刀子砍不斷。
9、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聽。——文天祥
10、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葛洪
1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
12、向你的朋友學好,對著你的影子整裝。
13、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14、朋友的一拳,勝過敵人的一吻。
15、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
16、同志為友。
17、沙鍋不打不漏,朋友不交不透。
18、對你嚴肅的面孔,那是一盞明燈。
19、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李端
20、從另一個人的諍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干凈純粹。
21、一人知已足平生。
22、誰也不能擊敗那能夠同經常責備他的人保持友誼。
23、高朋滿座,勝友如云。
24、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幾人?——白居易
25、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已;腹心相結者,謂之知心。——馮夢龍
26、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儔。——王符
27、朋友是第二個自我。
28、用蜜來誘你的不是好朋友,忠言逼諫你的才是好朋友。
29、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門內有小人,門外小至。
30、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李陵
31、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2、知已肝膽相照。——文天祥
33、行同趨同,千里相從;行不合趨不同,對門不通。——淮南子
34、說盡向來無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須。——張籍
35、欲取鳴琴彈,恨不知音賞。——孟浩然
36、益友百人少,損友一人多。
37、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38、英雄見了英雄愛,虎豹見虎豹歡。
39、一個沒有好朋友,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
40、除了一個真心的朋友之外,沒有一樣藥劑是可以通心的。
41、丈夫會應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論。——張謂
42、士為知已者死。
43、拄棍要拄長的,找伴要找強的。
44、喜歡社會中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是人的社會屬性的基本原則。——埃德蒙·伯克
45、同聲自相應,同心自相知。——傅玄
46、為朋友而死不難,難在找一個值得為之而死的朋友。
47、一日為師,終生為友。
48、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
49、朋友之間的意見,不要留到第二天。
50、虛偽的朋友,遇事常點頭哈腰。
51、古者,自天子達于庶人,必須師友以成其德業。——程顥
52、人要長交,帳要短結。
53、交上壞朋友,很難得到人們的敬重。
54、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司空曙
55、聞見廣則聰明辟,勝友之而學易成。——魏源
56、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李賀
57、選擇朋友要慢,改換朋友要更慢。——富蘭克林
58、交朋友必擇勝已者。——何坦
59、同道者相愛。
60、友誼中的小爭吵如在食物中加些胡椒粉一樣好。
61、活著記在心,死了記在骨。
62、壯心剖出酬知已。()
63、情深恭敬少,知已笑談多。
孔子名言警句14
1.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 孔子名句
2.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6.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孔子名句
7.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8.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1.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 孔子名句
12.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3.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4.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5.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名言
17.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9.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0.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21.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孔子語錄
22.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3.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4.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5.不學禮,無以立。
26.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 孔子名句
27.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2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29.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31.過,則匆憚改。 —— 孔子名句
32.不遷怒,不二過。
33.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34.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5.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語錄
37.聽其言而觀其行。
38.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9.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4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孔子名言警句15
關于孔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孔子名言大全
人生態度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孔子名言警句】相關文章:
孔子的名言警句06-19
孔子名言警句01-12
孔子經典名言警句04-30
孔子的名言警句11-08
孔子名言警句解釋01-12
孔子名言警句大全01-04
孔子讀書的名言警句01-07
孔子勵志名言警句01-09
論語孔子名言警句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