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論文開題報告
工商管理碩士(MBA)一種專業碩士學位,與一般碩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養目標不同,MBA是培養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工作需要的務實型、復合型和應用型高層次管理人才,特別強調在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商業案例分析、實戰觀摩、分析與決策技能訓練等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學生接受知識與技能、個性與心理、目標與愿望等方面的挑戰,更具有職業競爭的實力,而其他研究生則側重于理論學習、學術研究。
mba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一:
一、選題來源和論文形式
1.選題來源:自選題目
2.論文形式:企業問題診斷
二、課題的研究意義
航空港(airport),民用航空機場和有關服務設施構成的整體。保證飛機安全起降的基地和空運旅客、貨物的集散地。包括飛行區、客貨運輸服務區和機務維修區三個部分。
迄今為止,我國民用航空機場共有175個(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與此同時在臨空經濟成為重要經濟現象、樞紐型機場所特有的集聚效應更加明顯的今天,民航事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已不再是傳統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航空經濟不僅賴以經濟發展的堅實依托,而且要擔當起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龍頭并融入當地經濟中,因此以機場為核心的領空經濟的發展不再局限于服務經濟發展這一單純目標,而是要實現融入經濟發展、拉動經濟發展、服務經濟發展等多重目標。為適應這一趨勢, 2003年底,機場屬地化管理以后,各機場著眼經濟發展的大局,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主動進行戰略謀劃,紛紛把建設樞紐型機場作為發展戰略規劃的基本著力點。
S航空港位于國內機場進出港流量的前列,所以在航空港業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我們利用五力模型、SWOT分析模型等工具,結合公司實際生產經營及建設情況做系統、全面分析,找到S航空港在融入經濟發展、拉動經濟發展、服務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制定出相適宜的發展戰略,有利于其在競爭激烈的臨空經濟市場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并對我國航空港的合理建設開發和行業服務標準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1.國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戰略管理理論起源于20世紀的美國,從20年代到21世紀的今天,人們對它的認識和發展經歷了一個較曲折的過程。戰略一詞原來是軍事術語,英語中戰略叫“strategy”。1965年,美國著名的戰略學家安索夫在其著作《公司戰略》一書中開始使用戰略管理一詞,將戰略從軍事領域拓展至經濟管理活動。
對于戰略管理的看法有兩大學派,行業結構資源學派和內部資源學派。加拿大管理大師明茨伯格將戰略管理劃分為十個學派:設計學派、計劃學派、定位學派、企業家學派、認識學派、學習學派、權力學派、文化學派、環境學派、結構學派。這十個學派可以分成三類:最前面的三個學派屬于說明性的學派,它們關注的是戰略應如何明確地表述;其后六個學派對戰略形成過程中的具體方面進行了思考,它們側重于描述戰略的實際指定和執行過程,而不是側重于描述理想的戰略行為;最后一個學派是其它學派的綜合。各個學派都是從某個角度定義和論述企業戰略。明茨伯格提出了企業戰略“5P”觀點,即計劃(Plan)、計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觀念(Perspective)。
1962年,美國著名的管理學者錢德勒發表了《戰略與結構》一書,掀起了研究企業戰略的浪潮,提出了“結構追隨戰略”的觀點。
1971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安德魯斯(Kenneth Andrews)教授著作了《公司戰略概念》,他認為戰略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企業內部條件因素與企業外部環境狀況相匹配的過程,在此基礎上,他把戰略分成戰略制定和戰略實施兩個階段。安德魯斯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了戰略制定的SWOT分析框架。
美國國際大學的著名戰略管理學專家安索夫被譽為“公司戰略之父”,1965年出版了《公司戰略》一書,其核心理論是以環境、戰略、組織這三種因素作為支柱,構建戰略管理理論的基本框架,他認為戰略的構成要素應當包括產品與市場范圍、增長向量和競爭優勢。1972年,安索夫在《企業經營政策》雜志上發表了《戰略管理思想》一文,正式提出了“戰略管理”的概念。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邁克爾•波特是目前世界上關于競爭戰略的最高權威,1996年發表了《戰略是什么》,他認為戰略的本質就是選擇,即選擇一套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活動,以提供獨特的價值。1980年,邁克爾•波特出版了《競爭戰略》一書,提出了用于產業結構分析的五種作用力模型,進而提出了通用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聚化戰略),把戰略管理研究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1985年,他又出版了《競爭優勢》一書,引入了價值鏈的概念,用于系統識別和分析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認為企業經營活動可以分解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
199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爾(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企業核心能力》一文,掀起了核心能力研究的高潮。他認為,核心能力是“組織中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的學識,它是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與新事業發展的源泉,應該成為公司戰略的焦點”。
1984年,沃納菲爾特(Wernerfelt)在《戰略管理雜志》上發表的《公司資源學說》一文。他認為對于競爭優勢的獲取和保持,公司內部環境同外部環境相比,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企業內部的組織能力、資源和知識的積累是解釋企業獲得超額收益,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
21世紀,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市場變化和競爭加劇,也需要新的戰略理論來挑戰。
戰略管理思想是指導戰略制定實施的基本思路和觀點,是企業戰略管理的靈魂。目前西方最新的戰略管理思想主要有三種:戰略聯盟、戰略競標和戰略再造。
1996年,美國學者詹姆斯•莫爾(Moore)出版了《競爭的衰亡》,提出了一種新的競爭戰略形態—企業生態系統觀,明確將生態學的原理應用于商業研究,提倡使大家共同生存在一個富有協調的動態系統中,即生存在一個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體中。
1996年,納爾巴夫和布拉登伯格(Nalebuf & Brandenbuger)合作出版了《合作競爭》一書,他們認為,企業經營獲得是一種可以實現雙贏的非零和博弈。
1998年,布朗與艾森哈特(Brown & Eisenhardt)合作出版了《邊緣競爭》一書,他們認為,由于環境的高速變化和不可預測性,傳統的戰略理論將趨于失效,進而提出企業應該不斷利用變革的動態本質來構建一系列的競爭優勢。
2.國內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在我國,對戰略管理研究起步較晚,在分析研究西方先進成果的同時,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以借鑒就顯得很重要。主要成果如馬浩的《戰略管理學精要》,從戰略、戰略學和戰略管理諸種ABC開始,將戰略管理的起源、學派歷史演進和流派分野講述得條理分明,為定義“戰略管理”打下了一個扎實的語境和規則基礎。由中國著名管理專家王璞主編的《戰略管理工具與案例》,匯集了各種戰略管理工具,成為企業做戰略規劃的“大夫的出診箱”;王璞主編的《新編戰略管理咨詢實務》,將多年在管理咨詢實踐中總結的理論和方法貢獻給我國各行業。陳繼祥、黃丹、范徽《戰略管理》,在多種層面對經濟管理領域內的各種問題作全面、系統和深入的研究。這些文章通過對西方戰略管理的研究,得出對我國企業發展的途徑和借鑒意義。
而在航空港產業實踐運行方面,我國的空港行業專家、 中國民航學院管理學院院院長曹允春發表了《中樞機場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一文,為我國航空港戰略發展做出了深入研究。
四、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研究目標
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發展,經濟活動正逐步擺脫過多依賴有形資源的約束,由重型化向輕型化、知識化轉變,與此相適應,交通運輸方式也開始由與工業經濟時代相適應的海運為主向與知識經濟時代相適應的空運為主轉變,空運將迅速成為世界各國主要交通運輸方式之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重新認識S航空港發展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認識到企業戰略管理在經營活動中的重要性,就企業管理的相關戰略做探討,制定出一些適合S航空港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方案,提升其在空港行業中的市場競爭力,形成C地區的最大樞紐空港。
2.研究內容
從經濟發展的邏輯上講,臨空經濟的出現表明一個國家的經濟達到了一定水平,是國家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現象是產業形態演變和運輸方式變革的共同產物。在臨空經濟發展的初期起步階段,航空港或者機場的功能與區域經濟的結合比較弱,臨空產業除為機場服務的航空服務業外,以傳統的制造業為主,航空樞紐指向性弱;在臨空經濟發展的快速成長階段,航空網絡覆蓋面擴大,機場綜合型增強,臨空經濟區內的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迅速上升,產業的航空樞紐指向明顯強化,機場功能與所在區域的融合性加強,臨空經濟的外向型產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在臨空經濟發展的.成熟階段,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共同成為臨空經濟區的主要產業,航空制造業和航空服務業結合成為航空產業集群,復合型的航空樞紐功能與區域經濟完全融合,成為區域經濟的增長點。
3.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S國際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快速成長階段”,在這一階段S國際航空港發展戰略必須隨之發生變化和配合,怎么樣才能最有效的優化航空港資源來為“快速成長期階段”奠定好堅實的基調。在關于“S國際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著重闡述了S空港現有問題和擬解決方案和如何在S國際航空港應對臨空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五、擬采取的研究方法、實施方案及其可行性
1.擬采取的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廣泛查找圖書館資料、報刊等信息資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閱讀文獻。檢索與戰略管理相關的著作和文章;檢索國內外相關學術成果及其實施辦法和實施效果。
(2)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提出實踐方案,在現有生產設備、設施條件下進行有目的、步驟的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確定適宜的生產與運作戰略方案。
(3)調查法:通過對不同空港實地了解、調查和電話垂詢等形式,了解空港經營方式和現狀,同時了解空港臨空經濟需求狀況,提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措施。
(4)經驗總結法: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具體情況的歸納與分析,總結出臨空經濟運作、市場變化的特點,提出相應的措施。
2.實施方案
(1)通過搜集文獻資料,對S航空港戰略管理進行理論分析,并形成本課題的分析研究框架。
(2)通過調研,收集調查數據和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實證分析,并得出分析結論。
(3)提出S航空港持續發展戰略的方案,并形成一篇2萬字以上的論文。
3.可行性
(1)理論可行性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空港經濟承載著引領產業升級,面臨全球市場的重要使命,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國外在企業戰略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權威理論和成果,在不同企業運作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S航空港作為首要的航空樞紐,雖然面臨著臨空性經濟一些發展問題,但在企業戰略范疇內的課題研究仍是有章可循的。同時,國內在企業戰略方面的研究和應用也有很多成果,特別是類似《中樞機場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專業對應研究,對本課題都有現實的指導意義。此外,航空港的競爭力研究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對臨空經濟圈內機場規劃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宏觀調控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文獻資料支持:學校和學院兩級圖書館藏書及報刊雜志、人大復印資料網絡版、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等。
(2)操作可行性
本人
六、課題的創新性
七、論文進度安排
收集資料 20XX年9月-10月
開題報告 20XX年11月
調研及數據分析 20XX年12月
撰寫論文初稿 20XX年1月
修改與完善 20XX年2月
定稿 20XX年3月
八、參考文獻
1.Michael A.Hitt,R.Duane lreland,Robert E.Hoskisson 著,呂巍等譯.戰略管理競爭與全球化(概念).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年.
2.陳繼祥,黃丹,范徽.戰略管理.第二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馬浩.戰略管理學精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4.王璞.戰略管理工具與案例.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
5.馬瑞民.新編戰略管理咨詢實務.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
6.孫林巖.中國制造業發展戰略管理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7.何海燕 等.戰略管理.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
8.彭娟.戰略財務管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
9.(美)明茨伯格 等著,劉瑞紅 等譯.戰略歷程:縱覽戰略管理學派.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
10.鄧富民.戰略管理.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年.
11.譚開明,魏世紅.企業戰略管理.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
12.赫連志巍.企業戰略管理/高等學校教材.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
13.王翔.企業戰略管理:理論框架與實踐技術(普通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精選教材).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年.
14.(美)威廉.B.勞斯 著,胡平,葉軍 譯.戰略管理的主要挑戰.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
15.黃丹,余穎.戰略管理研究生注記.案例.第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16.龔荒.企業戰略管理—概念、方法與案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17.吳照云 等.戰略管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18.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加里.阿姆斯特朗(Gary Armstrong) 著,樓尊 譯.市場營銷原理.第1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19.吳德慶,馬月才,王保林.管理經濟學.第五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20.李延喜,秦學志,張悅玫.財務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21.陳志祥,李麗.《生產與運作管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
22.吳德慶,馬月才,王保林.《管理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mba論文開題報告范文二:
題 目
中 文 電力企業運行人員安全行為與控制研究
英 文 Study of Safe behavior and control in Electricity
論文摘要
電力行業事故中,人因事故占到絕對多數,研究如何控制人員安全行為對于降低事故率有積極的意義。運行專業是電力生產的主要組成部分,研究運行人員的安全行為和控制模式對于降低運行操作導致的事故,降低人員設備運行風險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現有行為安全控制管理模式(如美國杜邦公司的STOP安全審計、英國BP石油公司的ASA管理模式)進行分析,結合電力企業運行人員行為特點,分析現有行為安全控制模式的優劣,通過分析研究制訂優化方案,并同時小范圍試驗進行驗證,達到完善控制模式的目標,通過改進控制最終達到降低運行人員人因事故率的目標。
關鍵詞
1.關鍵詞限3~5個;2.關鍵詞之間用“;”分隔。
中 文 電力企業;運行人員;安全行為;安全管理
英 文 Electricity;Operating personnel;Safe behavior;Security Management
一、論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安全生產事故給國家個人帶來巨大損失
據統計2001-2008年,全國安全生產事故導致死亡人數超過97萬人,平均年因事故造成傷殘約70萬人;平均每年因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500億元。
電力工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電力生產牽動千家萬戶,牽動社會生產,因此,安全對電力生產極為重要。發電企業事故會造成設備損壞、供電中斷,導致重大經濟損失,嚴重的事故對人員安全會造成重大威脅。據電監會在2009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責任事故29起,死亡49人。其中電力生產人身傷亡責任事故17起,死亡22人;電力建設施工人身傷亡責任事故12起,死亡27人1。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安全生產事故會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巨大損失,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大局。
2.人為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事故致因理論,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環境的不安全因素。
有關數據顯示:1977日本制造業歇業4天以上的傷亡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占到94.5%。1996年我國電力系統事故中78.1%是由人為因素導致。海因里希從美國75000例安全事故中總結出有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10%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狀態,2%是不可抗力。
所以對于人的安全行為進行研究是降低事故發生率的根本切入點。
3.電力企業運行部門模式不斷變革,對其人員安全行為管理模式研究必須與時俱進
運行部門是發電企業主要生產部門,承擔電力生產運行管理工作,在當前電力生產過程中,運行人員數量已經占到生產人員比例的50%以上。運行人員的安全行為對于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有重要的影響。
隨著電力技術的發展,運行部門的生產管理模式也隨著技術變革不斷變化。在新的形勢下,如果仍舊研究原有模式進行人員行為管理,必然會造成與實際的脫節,降低管理效率,進而引發由于管理不到位導致的安全事故。所以對于運行人員的行為管理也必須的新的模式下與時俱進,不斷深入。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安全是電力企業永恒的主題,安全管理是生產管理中重要的環節。是預防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安全管理科學化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設備健康狀態不斷好轉,對人類的安全生產、安全生活發揮了重大的作用。隨著電力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安全管理的方法已成為必然。
二、本選題研究領域的歷史、現狀、發展趨勢分析
安全行為科學是安全管理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他是通過揭示人們在勞動生產和組織管理中的安全行為及規律,去研究如何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行為科學是把社會學、心理學、生理學、人類學、文化學、經濟學、語言學、法律學等多學科理論應用到安全管理和事故預防的活動中,為保障人類安全、健康,防止環境污染和安全生產服務的一門應用科學。安全行為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社會、企業或組織中的任何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與此相關的安全行為,包括個體安全行為、群體安全行為和領導安全行為等方面的理論和控制方法。
1.關于安全行為的理論研究
有關行為安全的理論研究起源于西方國家工業已經初具規模的20世紀初期。1919年,英國的格林伍德和伍茲對許多工廠里的傷亡事故數據中的事故發生的次數和相關數據,根據不同的統計分布進行統計檢驗。結果發現工人中的某些人較其他人更容易發生事故。后經1926年紐伯爾德以及1939年法默等人研究4,逐漸演化成事故傾向性理論。該理論是對人不安全行為的首次定性研究。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包括事故因果連鎖論、危險源理論等許多事故致因理論被提出。在這些理論中無一例外對人的不安全行為與事故致因之間的關系作了系統、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強調人在安全生產和事故發生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有力推動了安全行為科學基礎理論年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系統安全理論和安全系統工程才大大推動了人安全行為分析和評價技術的發展。
在安全工程領域的研究中,主要從行為學原理、心理學原理等法規難免研究人的不安全行為。國內專家對事故原因研究中,通過案例分析,得出了事故的共性直接原因是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和安全習慣所引起的組織成員個體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5。
西安科技大學田水承教授在兩類危險源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第三類危險源的概念,即由于安全管理決策、組織失誤組織程序、組織文化規則等人的不安全行為、人因失誤造成系統失衡的這種不安全因素稱為第三類危險源。
2.安全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有的學者從心理學角度研究,認為安全行為由人的心理因素影響,包括性格、能力、動機、情緒、意志3。也有的認為造成事故的人的行為受到以下心理因素影響:僥幸心理、麻痹心理、偷懶心理、逞能心理、莽撞心理、心急心理、煩躁心理、粗心心理、自滿心理、好奇心理等。
國外學者有研究認為影響行為的因數有安全態度、之前的行為、社會規范和壓力、風險知覺、動機、個體差異以及企業因素等,安全態度只是影響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2。
安全文化對安全行為影響方面提出較晚,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于人為原因發生爆炸,釀成核泄露的世界性大災難,由此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提出核電站“安全文化”概念,此后安全文化研究在自然科技界和人文社會科學界都得到了大力發展,安全文化建設也在其它企業生產和政府報告中得到了重要體現。
3.安全行為管理研究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對于安全行為管理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也形成了多種管理方式,如美國杜邦公司的STOP安全審計、英國BP石油公司的ASA管理模式以及BBS管理流程等。以上管理方式均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NASA提出了機組資源管理,歐洲非技術技能研究小組提出了非技術技能系統,都認為提高操作員工的非技術技能和知識是減少風險和不安全行為的關鍵措施。
電力行業安全管理研究歷來是管理重點,主要管理模式是通過行業安全規范來約束企業安全行為,對于人員的安全行為管理沒有專門的管理體系,主要靠企業結合自身特定形成的各項管理制度來約束人員行為。隨著國內各行業對于人員行為安全導致事故的研究正在不斷深入,電力行業人員安全管理也在不斷深化。神化集團國華電力公司于2003年左右引入了南非的NOSA管理體系,該體系管理的核心是以控制人員傷亡事故為目標,建立安全健康環保方面的各項監督體系,通過閉環管理監督實施的有效性。其中對于人員行為的管理也是側重于安全意識、安全行為、安全監督機制等各方面的建立健全。
三、本文研究的內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 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研究.
研究現有國內外人員安全行為基礎理論的主要特點。綜合分析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研究現文獻中對不安全行為的理論研究成果,分析不安全行為的影響因素。
2. 電力行業運行人員不安全行為研究
收集國內電力企業運行人員事故案例,結合企業實際,分析事故中人的因素對事故的影響,為控制決策提供支持。
3. 電力企業不安全行為管理模式研究
結合國內外安全行為控制理論,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事故案例及各種理論的基礎上,對電力企業運行人員安全行為控制的現有方式進行分析。對比現有控制方式與國內外其他控制方式的優缺點,為改進策略提供依據。
4. 電力企業安全行管理模式改進探討
提出發電企業運行人員安全行為控制模式改進的建議,建立發電企業運行人員安全行為控制模型
四、本文研究方案
1、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安全行為管理理論為基礎,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文獻分析與比較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國內外安全行為管理策略的特點,結合研究對象(國華北京熱電)自身特殊性,研究安全行為控制策略。最終形成適用于研究對象的控制模型。
本文技術路線:理論分析主要采用文獻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對于人員行為管理策略的制訂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現狀分析—對比優劣—形成方案的方式實施,制定方案后在小范圍進行實施,通過實踐效果檢驗的方式進行研究。
可行性:研究前進行了大量文獻閱讀,目前行為控制理論相對成熟,電力企業安全行為控制也越來越收到企業重視.本文主要以理論研究和分析為主,小范圍實施驗證作為輔助,可行性較高.
2、實施研究方案所需的條件(調研條件、試驗條件)
結合本人實際工作,在國華北京熱電廠發電運行部實施,調研工作采用網絡等方式實施。
3、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技術關鍵
研究運行人員安全行為控制的關鍵是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制定針對性控制措施。由于不安全行為涉及人的心理、組織機構、實際工作環境等多方面影響。所以控制措施應從多方面入手,而且許多因素的分析難以實施驗證,存在不確定因素.
人員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較為復雜,受內外各種因素影響,本文主要研究通過制度規范、績效激勵等外在手段對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影響,最終改進不安全行為管控措施。
4、預期能夠達到的研究目標(明確新見解及其創新點)
通過研究國內外安全行為控制理論,對比分析目標現狀等內容,通過分析對比最終能夠形成一套完整的運行人員行為控制管理方案。
主要創新點:目前國內對不安全行為控制研究文獻多見于對煤礦交通等行業,對于電力企業運行專業的人員不安全行為較少,本文將控制理論與電力企業運行專業的實際相結合,具有特定的適用范圍。
五、研究計劃進度表
1、20XX.10-20XX.03數據收集整理階段
2、20XX.09-20XX.11方案分步實施階段
3、20XX.11-20XX.12數據分析總結
4、20XX.12-20XX.3論文整理答辯
六、經費預算
1.文獻資料查閱 1000元
2.調研費用 500元
3.其他費用 1000元
七、參考文獻
[1]電監會 2009.2008年電力安全監管報告[J] 中國水能及電氣化 12(8):55-62
[2]Wagenaar WA,1993 A model-based analys of automation problems[A],BWilpert,TQvale(Eds) Reliability and Safety in Hazardous Work Systems [C] Hove,UK:Lawrence ErIbaum:71-85
[3]郭伏等 人因工程學[M] 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
[4]Famer E,1939.Chambers EG:www.51lunwen.com/MBAkaitibaogao/ A study of accident proreness amorg motordrivers.Ind Health Res Bd Report No.S4.
[5]傅貴等 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為科學預防策略[J] 安全與環境學報 5(1):80-83
[6]田立斌等 倒閘操作全面安全管理_TSC_可行性研究[J] 中國電力 2001(7):37-39
[7]陳新輝 電氣誤操作心態分析與防范對策[J] 湖南電力 2000(1):22-24
[8]曹慶貴等 安全行為管理預警技術研究[J] 遼寧工程技術學院學報 2003(8):555-558
[9]霍志勤 航空安全中人的因素芻論[J] 中國民用航空 2008(2):33-35
[10]曾淑蘭等 加強電廠運行管理的途徑[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0(7):142
[11]諸葛福民等 人安全行為的構成模式理論研究[J] 山東煤炭科技 2009(1):145-147
[12]劉慶 運用現代管理科學方法培育職工安全行為[J] 理論學習與探索 2007(6):67
[13]王茜 組織安全氣氛的實質及對安全行為的影響[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09(1):96-97
[14]張彥 談火電廠運行管理工作[J] 電力安全技術 2004.7
[15]顏燁 我國安全理論研究現狀分析[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05(7)184-186
[16]徐江 淺談影響工作情緒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 中國金屬學會2009’冶金安全年會:323-325
[17]邢慶貴 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控制研究[J] 工業建筑 2008(38)增刊:979-985
[18]王志剛 人因事故的控制與管理方法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19]葉龍 李森 安全行為學[M] 北京情況大學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5
[20] Roy Fray. Compact Simulators for fossil fueled power plants [J].Ieee spectrum February. 1995, :46~51
[21] Electronic Shore Power Station Based on Matrix-style Frequency Algorithm[A]. 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Volume 1)[C], 2010
[22] Amaury A.Caballero,Kang K.Yen,Gustavo Roig. Risk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Using Fuzzy Logic[A].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s[C], 2005 .
[23] Nick Boreham. Orienting the W ork-based Cur-riculum towards Work Process Knowledge:A Rationale and a Germ an Case Study [J].Studie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2004,Vol.26, Vol.26 (No.2,)
[24] K. Li,S. Thompson,P. A. Wieringa,J. Peng,G. R. Duan. Neural networks and genetic algorithms can support human supervisory control to reduce fossil fuel power plant emissions[J] 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 2003,5, (2) .
【mba論文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MBA開題報告論文05-09
MBA論文開題報告范本07-29
mba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6-21
mba論文開題報告構成01-06
mba論文開題報告范文推薦12-31
MBA畢業論文開題報告陳述01-26
同濟大學MBA論文開題報告02-03
關于MBA開題報告論文的格式標準01-05
MBA開題報告論文格式標準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