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
難忘的大學生活將要結束,大家都知道畢業前要通過最后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有計劃的檢驗大學學習成果的形式,那么問題來了,畢業論文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畢業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畢業論文 篇1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愛花、種花 、賞花 已經很普遍了。遍及城市大街小巷中美麗的花壇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享受。現在,人們出門不僅以能見到綠色為滿足,同時還要以見到更多的鮮花為要求。而花壇藝術,正是戶外展示花卉的最佳方式。它以獨特的花語向人們 描述著美好的生活,同時也陶冶著人們的美好情操。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盛花花壇,又稱(集栽)花壇,是將幾種不同種類、不同高度及不同色彩的花卉栽植成花叢狀,一般是中間高,四周低,以供全方位欣賞或后高前低供單面欣賞。
盛大的集會,就會出現花壇,大小不一,形式多樣,五彩繽紛,給節日披上盛裝,增添節日熱烈和歡快的氣氛。有生命力的花卉組成的花壇,有較強的裝飾性,還可以美化環境,一舉兩得。
設計步驟
(1)植物選擇
(2)植物栽培
(3)色彩搭配與圖案設計
(4)花壇的應用
植物選擇
(1)具有多花性、能耐干燥、抗病蟲害品種。
(2)以觀花草本植物為主
(3)植物緊密、著花繁茂
(4)花期長,花期一致選擇的
(5)選擇草花品種應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
XX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特征是:氣候變化明顯,降水充沛,雨熱同期。所以早春盛花花壇可選用三色堇、金盞菊和矮牽牛。
選擇植物的意義
三色堇的花語:沉思,快樂,請思念我。
金盞菊的花語:高潔的情懷。
我們選擇的植物是紫色和黃色。
植物栽培
金盞菊
中文學名:金盞菊
拉丁學名:potmarigold
別稱:金盞花,黃金盞,長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盞。
形態特征:金盞菊株高30~60cm,為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白色茸毛。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全緣,基生葉有柄,上部葉基抱莖。頭狀花序單生莖頂,形大,4-6cm,舌狀花一輪,或多輪平展,金黃或桔黃色,筒狀花,黃色或褐色。也有重瓣(實為舌狀花多層)、卷瓣和綠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種。花期12-6月,盛花期3-6月。瘦果,呈船形、爪形,果熟期5-7月。
生長習性:喜陽光充足環境,適應性較強,能耐-9℃低溫,怕炎熱天氣。不擇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生長快,較耐寒,不擇土壤。耐瘠薄干旱土壤及陰涼環境,在陽光充足及肥沃地帶生長良好。
繁殖的條件
1.溫度控制: 喜陽光充足環境,適應性較強,能耐-9℃低溫,怕炎熱天氣。
2.光照: 在陽光充足及肥沃地帶生長良好。
3.土壤: 不擇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生長快,較耐寒,不擇土壤。耐瘠薄干旱土壤及陰涼環境。
栽培技術
播種繁殖:播種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進行。苗長出3-5片葉時定植。盆栽金盞菊宜施足基肥,生長期不宜過多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每隔15-20天施一次稀薄肥,則開花大而美麗。苗期摘心可促進多發側枝多開花,使植株生長茂盛。冬季不必防寒,如置于室內向陽處,整個冬春都可不斷開花。
扦插繁殖:金盞菊扦插主要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扦插枝條的選擇,二是扦插基質,三是扦插后的管理,我們逐一來分析介紹。扦插枝條的選擇:用來扦插的枝條稱為插穗。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直接用頂梢扦插。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堿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分株繁殖:常在花后進行,將帶不定根的側枝或根莖處萌發的帶根新枝剪下,可矗接盆栽,并放半陰處恢復。
壓條繁殖: 在初夏進行的金盞菊很高,與扦插繁殖法是最常見的金盞菊繁殖方法。
培育方法:金盞菊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播種繁殖,春播的在7-9月開花,夏播的在9-11月開花,秋波的則在早春開花。雖說四季都可以播種,但是春播的明顯不如秋播的開花繁密,生長茂盛,究其原因,大約是由于金盞菊不耐高溫酷暑,在幼苗生長期遇到高溫則生長衰弱,容易導致生長不良。因此金盞菊的最佳播種時機應是秋播,能夠給植株的生長提供更有利的生長。一般在8月底9月初播種最好,選用光照充足和排水良好沙質土壤地塊作為育苗地,整成苗床,壓平后再播種,也可選用淺泥盆播種。覆土厚度均為種子直徑的2~3倍。播種后澆1次透水并立即適當遮蔭,當種苗出齊時將遮蔭物揭去。
盆栽方法
金盞菊盆栽每17厘米盆植1株,花壇株距15-20厘米。栽培土質以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為佳,或用泥炭土30%、細蛇木屑20%、壤土40%、腐熟堆肥10%混合調制。生育期間每20-30天追肥1次,各種有機肥料或氮、磷、鉀均佳。花謝后立即剪除殘花,能促使再開花,至春末以后氣溫較高,開花漸少也漸小。金盞菊性喜冷涼或溫暖,忌高溫多濕,生育適溫5-23C,若有乍熱、高溫達28C以上天氣,應力求通風良好,使溫度降低,以防枯萎死亡。病害可用普克菌、億力或大生防治,蟲害可用速滅松、萬靈等防治。栽培中的注意事項夜間溫度16℃至18℃,白天18℃至24℃,當植物放置在室外時很難保持最佳生長條件,用負晝夜溫差有助于使植株變矮,質量高。注意不要出現高溫。金盞菊且需全光照,零售擺放時最好部分遮陰,減少水分散失。不要澆水過多,因為金盞菊在陰涼地區生長,水分不會散發很快,需要的水分不多。
繁殖技巧
金盞菊的繁殖多用播種法,為保留優良品種的特性,也可在初夏時行扦插或壓條繁殖。金盞菊可四季播種,全年開花。其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為15-20度,所以播種一般以9月份為好,這樣早春即可開春花。扦插3-7月均可進行,以初夏為最好。一般剪取植株中心根莖處萌發的短枝作插穗比較好,開花枝條不能作插穗。扦插后約2-3個星期即可生根,成活率很高。壓條繁殖,也很容易成活。
花期調控
采用不同的播種時間:金盞菊一般在播種后2個月左右開花,因此在春季播種6-9月份開花,夏季播種9-10月份開花,秋季播種12月份開花,11月份播種第二年2-3月份開花。
花期控制的主要技術措施有控制光照、改變溫度、應用生長調節物質、控制水肥、改變播種期以及修剪等。
(1)控制光照。各類花卉花芽分化需要的日照不同。按照花芽分化對日照的要求可分為短日照花卉(如菊花、一品紅、葉子花、蟹爪蘭等)、長日照花卉(如紫羅蘭、翠菊、唐菖蒲等)和中日照花卉(月季、扶桑、香石竹等)。人為地控制光照時間,采用遮光和補光等措施,使光照縮短或延長,就能使需要不同光照時間的花卉在它們不開花的季節里開放。
(2)改變溫度。大多數中日照花卉,對光照時間長短不敏,只要能滿足它們開花時的溫度,就能提前開花。
(3)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花卉有促使和抑制兩方面作用。
(4)改變栽培方法。利用干旱處理、分期播種、加強修剪等措施控制花期,對某些花卉很有效果。
病蟲害防治
病和霜霉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初夏氣溫升高時,金盞菊葉片常發現銹病危害,用50%萎銹靈可濕性劑2000倍液噴灑。早春花期易遭受紅蜘蛛和蚜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幼苗期防治:暖棚內高溫高濕的環境極適于多種病原菌的繁殖,而發病最重、危害最大的是立枯病,它是由鐮刀菌、絲核菌、腐霉菌共同引發的。一般在小苗出土20天左右發生最嚴重,土壤帶菌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其表現癥狀有:植株立枯、猝倒及腐爛。此時要控制澆水,適當通風,在幼苗出土后,噴灑綠亨1號、綠亨2號進行藥劑防治。
灰霉病:這是草花常見的真菌病害,病害為灰葡萄孢菌,可危害葉、莖、花及果實。葉片受害初期呈水漬狀斑點并逐漸擴大變成褐色、黑褐色軟腐。花蕾也如此。當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灰色霉狀物,此病極易反復,所以對灰霉病的防治必須持之以恒。在養護管理上要少施氮肥,在藥劑防治上要選用農利靈、施佳樂、灰霉克、雷多米爾等。
疫病:也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從花的根部、莖基部侵入。早期患病部位呈水漬狀暗綠色斑點,可發展成黑褐色斑塊,嚴重時整株莖部變黑、腐爛,使皮層的疏導功能失調,最終導致植株死亡。發現此病可選擇霜疫速康、安泰生、代森錳鋅、雷多米爾等進行噴灑防治。
紅蜘蛛:發生于高溫、低濕的環境,受害部位失綠有灰黃色斑點,最后葉片枯落。藥劑防治可選用樂果、氧化樂果、貝樂霸、天王星、敵敵畏等。
蚜蟲:多在葉片背面吸取花卉養分,使葉片變色、卷曲。藥劑防治可選用敵敵畏、樂果、一遍清、康福多等。
介殼蟲:種類較多,蟲體小,其體表常覆蓋有蠟質介殼。藥劑防治可選用速殺介、氧化樂果、敵敵畏。
粉虱:體小,白色,飛翔力不強,受害葉片枯黃脫落。可選用敵殺死、樂果、氧化樂果、敵敵畏噴霧等進行防治,
斑潛蠅:幼蟲鉆入花卉的葉肉里把葉片穿成一道道彎彎曲曲的黃白色隧道。從5月份開始危害,持續到8月份。可根灌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
色彩搭配
a:對比色應用:這種配色較活潑而明快。深色調的對比較強烈,給人興奮感,淺色調的對比配合效果較理想,對比不那幺強烈,柔和而又鮮明。
b. 暖色調應用:類似色或暖色調花卉搭配,色彩不鮮明時可加白色以調劑,并提高花壇明亮度。這種配色鮮艷,熱烈而莊重。
c. 同色調應用:這種配色不常用,適用于小面積花壇及花壇組,起裝飾作用,不作主景。
圖案設計
外部輪廓主要是圓形和四葉草形狀的組合。
設計理念
早春盛花花壇選擇在各大公園入口,公園入口人流量聚集的地方,可以很快的給人展示XX風貌。
花壇為一個圓形,中間是時鐘的指針,分別有時間的提示。
小組設計:早春盛花花壇
結 論
本次畢業設計是關于XX地區早春盛花花壇的植物選擇和研究,該課題的開展培養了自己的獨立考察、記載的實踐能力,通過學習,培養了濃厚的花卉興趣以及熱愛專業的目的。仔細了解了XX盛花花卉在XX地區的生長情況與觀賞作用,根據花卉的產地、氣候類型與植物習性的關系;掌握不同地域花卉選擇應用的特點;結合盛花花卉識別聯系盛花花卉應用形式及特點,進一步熟悉和掌握了盛花花卉的生長發育與環境的關系。
畢業論文 篇2
關鍵詞:
化學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方法能力培養
摘要:
在化學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中,結合專業英語的特點,改革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通過實踐培養和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專業信息和交流的能力。我國的大學專業英語教學是大學基礎英語的后續階段,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運用專業英語,把語言能力同專業知識融為一體。
21世紀是國際化的世紀,如何應對國際化的挑戰,培養一大批既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有很強的英語能力的高水平的創新人才是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英語正成為一種真正的世界語,據統計,講英語、學英語的人多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二,世界上有85%的科技資料用英語出版,國際學術會議的工作語言一般都是英語。本文試從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科技英語及化學工程專業英語的特點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進等方面來談一談化學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業成功最重要的心理動力
一個人的潛能能否充分發揮出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是否有穩定的興趣。學校的課程及各種教學安排要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學習的習慣,熟悉學習的方法。在給學生用英語講授第一次課時,筆者試圖從五個方面激發學生學好專業英語這門課程的興趣和緊迫感。首先,讓學生了解中國化學工業和世界化學工業的狀況,中國化學工業在深化改革中發展,在困難中前進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技術方面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需要向他們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21世紀的中國化學工業充滿希望和機遇,也充滿競爭和挑戰。作為未來的化工工程師,為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也同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第二,讓學生了解化工工程師由于在科學和工程學方面有著廣泛的知識和技能背景,可以勝任許多部門的工作。正因為此,化工工程師的薪水是比較高的,從表1美國1999年各類工程師的年薪可以看到本科畢業的化工工程師的薪水比其他各類本科畢業的工程師的薪水要高。第三,讓學生了解中國化學工業日益成為世界化學工業發展中一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重要力量。美國和歐洲大型化工公司把中國作為投資和貿易合作的熱點。巴斯夫、拜耳、杜邦、ICI、旭化成等眾多西方大型化工公司已在中國投資發展。這樣,學生在這些外資、合資企業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多。要想進入這些公司發展,首先面臨的問題是求職,求職的時候常常面對的是公司的外籍主管,這就要求學生有著良好的語言能力和豐富的專業知識。第四,告訴學生現在對他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畢業前必須經歷的畢業論文環節就要求學生必須仔細閱讀理解并翻譯一篇長度適中的,與畢業論文有關的英文文獻,成績計提供入畢業論文中。這也要求學生要努力學好專業英語這門課程。第五,總體上向學生介紹我們所用的教材。我們選用的是華東理工大學胡鳴老師編寫的大學英語專業閱讀教材系列中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均來自原版的英文書籍、期刊,是地道的英語,而且材料的內容較新,通過對此教材的學習,對學生的英語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可以了解化工的一些發展動態。通過這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和緊迫感。
二、教學方法的改進要在教學方法上有所改進,首先要了解課程的特點
化學工程專業英語同其他理工科專業英語一樣主要是以傳遞和獲取信息為目的,從文體特征上說化學工程專業英語屬于科技英語的范疇。化學工程專業英語由于題材、內容和使用方式的特殊性而形成了自身的語言、詞匯和語法的特點。Bloor認為學術英語閱讀技能和學習技能是高層次的語言技能,即使是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也需要在課堂上經過教師的指導才能習得。針對上述特點,在教學中采取以課堂英語講授為主,輔之以口頭報告、復述、討論等靈活多樣的活動教學方式。
1.課堂講授化學工程專業英語教材從化學加工工業、化工工藝、化學工程及化學工程前沿進展等方面介紹化工專業知識。課文中語言點多,句子結構復雜,專業詞匯量大。針對專業詞匯量大的問題,有意識地介紹給學生一些基本的詞匯構造規律。如遇到生詞polyethylene,這個單詞詞頭poly-是多、聚的意思,ethyl是乙基,詞尾-ene一般是指烯烴,因此意思是聚乙烯。就這個詞匯進一步展開,一些基團如methyl(甲基),propyl(丙基),butyl(丁基)等,一些詞尾如-ane(烷烴),-ol(醇),-one(酮)等,再舉一些例子如propylene(丙烯),butane(丁烷),methanol(甲醇)等。這樣,可以在較短時間大大增加專業詞匯量。教學中針對難易程度不同的課文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對難點較多的先疏通語言點,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有意識地給學生講一些閱讀方面的技巧,對課文中一些好的句型和表達方式專門提出來,讓學生通過練習熟練地掌握并有意識地讓他們用到寫作中,提高寫作能力,從而提高他們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
2.口頭報告為了讓學生了解化學工程的一些最新進展和動態,要求學生輪流在每次上課前用英語口頭報告一則化工方面的新聞或動態,每次4~5人,總共大約15分鐘。學生擔心沒有東西可講,于是我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在這樣一個互聯網高速發展,信息量巨大,信息傳遞速度如此之快的年代,網絡信息資源對大學生的學習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學生在上網查閱資料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如何利用網絡獲得有用信息,而且也提高了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口頭報告也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3.復述教材中的課文篇幅比較長,可采取讓學生把課文的某一部分經過自己的濃縮和修改后用作復述練習,同時也可以補充課外的內容作為復述材料。通過復述練習,不僅讓學生加深對化學工業、化學工程方面知識的認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口語的流利程度。
4.討論首先,指定教材中某一篇課文要求學生用課余時間閱讀、準備,然后在課堂上就這一篇課文進行發言,大家一起進行討論。剛開始時學生可能會有些拘謹,這時老師可以先介紹一下課文內容并就課文提一些問題,指定一些學生來展開討論,然后慢慢地帶動其他同學一起展開。這樣的形式,教師的角色進行了轉換,由教育的操縱者、主宰者轉變為引導者、激發者和指導者,培養學生質疑、提問和批評、爭論的習慣,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這樣一個良好的、自由探討的環境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5.寫作能力的培養對于大學本科生來講,通過專業英語的`學習一般不要求他們能直接用英語撰寫論文,但應該能用英語寫學術論文的摘要。在該門課程快要結束的時候,筆者覺得有必要給學生補充這方面的知識。于是給學生講授有關摘要的類型、句子的結構、句型變化以及摘要的整體結構等方面的知識。結合一些實例給學生講解,并要求學生結合課文中出現的一些好的表達方式和句型結構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6.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隨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進需要加以改進。以前的開卷考試的題型比較單一,而且考試的內容基本局限于教材的內容,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學生的懶惰情緒,覺得不怎么努力也可以通過考試。現在考試的題型由簡答、填空、閱讀理解以及翻譯或寫作等組成,考試覆蓋的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教材,閱讀理解材料取自于課外的內容,而且一般涉及到化學工業及化學工程一些較新的動態和發展。平時課堂和課外的練習作為平時成績計入最后的考核成績。綜上所述,根據化學工程專業英語課程的特點,采取課堂講授并結合一些新穎有趣的活動教學法如口頭報告、復述、討論等方式,創造良好的、自由的、寬松的環境,提供條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性,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隨著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要求高校教師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不斷為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人才做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宗柱.十年專業英語教學心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4:87.
[2]吳啟金,李娜.從科技文獻譯寫看專業英語教學.機械工業高教研究,1992,2:68.
[3]瞿云華.大學專業英語閱讀教學探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3:77.
[4]王義遒.關于培養創新人才的一些想法.高等理科教育,2002,1:13.
畢業論文 篇3
摘要:
社會發展使得人們對居住環境、尤其是外部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重視居住空間外部環境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居住區空間環境中,外部空間環境是不可或缺的,同時也是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應當重視的必要環節,有利于改善居住區的外部形象,同時也能夠推進城市整體形象的建設。本文在對影響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的因素加以概述的基礎上,分析了居住區的外部空間環境,并提出了相關的設計優化策略。
關鍵詞:
居住區;外部空間環境;居住區設計
一、關于相關概念的概述
1.關于居住區的概述
居住區屬于公共用地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城市中住宅集中、并形成了相應規模與數量公共基礎設施的區域,能夠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而服務。居住區包括了數量不一的居住社區與居住組。居住區也可以理解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居民聚居地。
2.關于居住區外部空間環境的概述
住宅群是居住區外部空間環境的重要組成。在外部空間環境中除了住宅群之外,還包括了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聯的市政公用設施、公共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小品等。具體說來,居住區外部環境是由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構成:(1)建筑環境,囊括了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的大小與質量,如為居民休息活動提供服務的基礎設施與質量,環境設施配置質量等;(2)道路及場地環境,指道路規劃、停車規劃、應急通道規劃等,道路及場地的規劃將直接影響居住區內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等;(3)生態環境,指居住區范圍內的綠化覆蓋率、“綠色建材”的應用、太陽能的應用等;(4)品味環境,指居住區內住宅相互間的層次搭配、建筑空間質量和整體布局等。
3.關于居住區環境設計的概述
從整體來看,居住區環境設計屬于城市規劃中的環節,其設計質量直接影響到城市發展、城市居民生活、城市綠化建設的水平;從局部來看,居住區環境設計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居民,與住宅區居民的日常活動以及心理需求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可以說居住區環境景觀既是給居民看的,更是給居民用的。
二、制約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水平的原因
1.居住主體的不間斷改變
在城市住房制度變革的背景下,為了優化城市居住空間,實現住房商品化是主要任務,這就導致了許多新建居住小區的住戶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開放性與社會性特征更加明顯,在功能上也隔年齊全。盡管有利于改善城市居住用地結構與城市形象。但是,這種變化也對居住區的環境設計在技術和社會問題解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現代居民對居住區具有較高的活動需求,需要各類戶外活動空間。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外部空間在功能范圍上十分廣泛,除了基本的出行之外,還需要娛樂、休閑、交流、運動、觀賞等可供停留的空間。再加上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職業類型的人群對日常休閑空間的需求不同,因此構建多元化的住宅區外部空間是十分重要的。與此同時,在進行規劃設計時還要考慮到居住區本身的特點,既要體現出社會公開性,又要保證社區私密性。
2.交通壓力逐年遞增
車輛已經成為人們出行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車輛人均保有量的逐年快速增長在對城市交通提出難題的同時,也是居住區的空間環境設計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在有限的空間環境中,不僅要節約行車道路占地的同時,還要滿足居民的安全出行的需要需求。外部空間中應當構建不受行車影響的安全環境,以避免因為快速行車對居民人身安全所造成的威脅,同時也防止大量外來人員的往來為居住區帶來不穩定因素。
3.對生態生活的重視
居住區的規劃設計到了生態環境的建設,對改善居住環境、調節居民心理情緒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優化小區生活質量與品位。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國許多城市都面臨著城市空間不足的現狀,尤其是綠化空間非常有限等特點。在進行綠化空間的設計時,應當在生態性原則、美學性原則、質量性原則、實用性原則的基礎上進行。
4.現代化的審美特征
居住區環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基本環境,在保證其實用性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審美特征的呈現。隨著生態城市建設理念的形成,尤其是城市居民“環境意識”的覺醒,當前城市住宅區景觀建設已經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有了更高的設計要求,應當重視美學價值的體現。
三、居住區外部空間環境設計的建議
1.以人為本為原則
人們需要安寧、愉悅的空間環境,以及豐富的社交空間需求。空間環境設計要將“人本化”原則作為設計的基礎性原則,根據居民生活節奏、生活方式的不同,保證其多元化與舒適性,在符合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時提升居民的居住滿意度。環境設計最基本的是滿足居民的物質生活需要,居住環境對居民的心理、行為活動等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了解居民對公共基礎的應用,分析出其在行為方面的特點,進而明確心理活動和趨向。居住區環境設計必須以居民行為與需求作為基本出發點,協調各類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構建出有利于居民居住的空間環境。在滿足人們生理、心理需求的基礎上,還應當為人們的安全出行、日常社交、日常休閑、親子活動、社區安全管理等提供有利條件,充分體現出“人本化”的設計理念,使居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較高的安全感與幸福感,保證居住區氛圍的和諧與穩定。
2.道路的合理規劃
在進行居住區道路規劃時,其首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居民日常出行的有效性,要考慮到建筑與設施這兩個重要因素,從而構建出合理的道路網絡。同時,在道路規劃時,還應當保證建筑布置的多樣化,且不會對居住空間的日照、通風、衛生環境等造成影響,從而打造出一個良好的居住空間,起到優化設施布置的作用。要基于經濟性與實用性原則。對道路線路和路基斷面加以優化;使道路布置與地形相協調;有效利用已有的設施。充分考慮到住宅區交通的出行可能對周邊交通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要盡可能地不再主要交通干道上建立設出入口,或者通過協調出入口位置與數量來加以控制,與此同時還應當避免出入口與道路交叉口相鄰,以此來避免影響城市交通。考慮到空間性質與道路位置,保證道路的類型、寬度、等級以及斷面形式符合設計需求,從而實現其有序銜接、有效運轉,達到合理規劃用地資源的目的,保證住宅區交通安全、環境安靜以及居住空間領域的完整性。
3.注重生態環境
充足的光照、良好的通風、新鮮的空氣,是居住環境的基本要求,也是居民基本的生理需求,合理布局建筑可滿足充分的口照和良好的通風;高質量的綠地空間能夠改善居住區空氣質量,并提供大面積的休息地,同時也可也有效降低噪聲對社區環境的影響,因此必須將建筑功能和植物類型有機結合。在進行居住區綠化帶設計時,除了要對多種綠地類型加以優化之外,還應當構建新型的綠化空間,例如山墻攀懸綠化、立體綠化、屋頂綠化等,構建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綠化網。與此同時,在綠化布局、植物配置、色彩選擇、季相相宜等方面要做到精益求精,體現出綠化空間的和諧與自然,從而為居民提供一個宜居的生態環境。此外,在綠化設計中還需要對系統的綠化布置進行優化,為投入使用之后的系統管理提供便利,按照地形特征合理配置綠化種植,能夠有效減少后期的維護成本。居住區的綠化設計并非是隨機而零散的分布設計,要著眼于全局,進行合理地平面分區,保證各局部之間的密切聯系。綠化設計還應當與空間環境的層次性相結合,形成一定的等級系統。
4.打造“美麗”空間
自然和諧的居住空間,不但能夠為居民日常交流提供條件,還可以在潛移默化對居民的心理與精神產生有利的影響,眾多的研究結果證實,優化景觀設計、提高美學價值能夠緩解壓力,甚至如降低血壓、減慢心跳、放松肌肉等,通過對美的感受,使得心理上感到一定的愉悅。四、結語綜上所述,在對設計居住區空間環境進行規劃時,要從“人本化”原則出發,根據項目建設條件與設計要求,在科學設計理論的指導下,提高設計的整體性與實用性,從而滿足居民在居住環境中的各項日常活動、社交、安全、審美、健康等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偉星.以人為本的居住區公共空間環境設計[J].中華民居,2014(1).
[2]曹曉明.居住區景觀空間環境設計探討[J].中華民居,2014(8):59-61.
[3]彭李忠.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的影響因素與設計創新研究[J].藝術科技,2016:57-58.
【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畢業論文評語12-19
畢業論文報告03-08
寫畢業論文01-21
畢業論文致詞12-13
自考畢業論文致謝09-01
畢業論文致謝模板05-17
畢業論文最后致謝04-08
畢業論文致謝信01-24
英文畢業論文致謝11-19
致謝英語畢業論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