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論文
摘要:
加入WTO組織后,伴隨國外大型檢測機構爭相進駐我國,國內檢測市場的競爭也迫切需要質檢機構按照與國際通行準則相一致的科學、公正的原則建立并運行檢側質檢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分析了質量檢測機構如何有效的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運行,以保證檢測機構自身檢測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
質量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質量
1、引言
質量檢測機構的主要職責是依法客觀、公正地開展檢測工作,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質量檢測機構在檢測產品的質量時,首先應能保證自身檢測工作的質量,這是前提和基礎,也是保證檢測結論始終保持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的關鍵。如何保證檢測機構自身檢測工作的質量,這取決于檢測機構自身質量管理體系是否規范和持續有效,也是眾多檢測機構比較關注的問題。
2、質檢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
質檢機構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是為了實施質量管理,并使其實現和達到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以便以最好、最實際的方式來指導質檢機構的工作人員、設備及信息的協調活動,從而顧客對質量滿意和降低成本。
2、1質檢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構成
質量管理體系由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體現,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是質檢機構工作的指令性文件,主要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質量文件。質檢機構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時,首先要按其工作范圍設置組織結構,規定各部門間的隸屬關系和聯系方式,以保證質檢機構各項質量活動的協調統一。質量管理體系還必須對所有影響工作質量的活動規定相應的文件化程序,程序化的文件是質檢機構人員工作的行為規范和準則。質量管理體系要求質檢機構人員在進行檢測、報告等工作中均按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執行。質量管理體系應根據質檢機構的組織結構、崗位職責、檢測工作范圍等因素配備人員和檢測儀器設備,質檢機構人員應由經過培訓具有豐富經驗、有資歷的實驗和管理人員組成,檢測儀器設備應經過檢定和校準并處于良好狀態。
2、2質檢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質檢機構初次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1、領導的認識階段。
質檢機構領導是質檢機構的領導核心和決策者。質檢機構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產品的質量,進而提高自己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取得最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保證質檢機構的持續發展和提高。質檢機構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涉及質檢機構內部諸多部門,是一項全面性的工作。因此,領導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改進資源的配備等方面發揮著決策作用。
2、宣傳培訓、全員參與。
質檢機構人員是質檢機構組織的根本,只有他們充分參與才能發揮他們的智慧,才能為質檢機構帶來收益。質檢機構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時,要向全體人員進行認可標準和管理體系方面的培訓。使質檢機構全體人員了解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理解認可標準的內容和要求,理解他們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工作中的職責和作用,認識到建立健全質檢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工作中人人有責。
3、組織落實,擬定計劃。
質檢機構可根據體系建立的要求,組建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有質檢機構領導層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其任務是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制定質量方針和目標等;第二層次是由各職能部門領導組成的工作小組,其任務是按照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具體組織實施:第三層次是成立要素工作小組,根據各職能部門的分工明確質量管理體系要素的責任單位。
4、確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質量方針是由質檢機構最高領導者正式發布的質量宗旨和質量方向。質量目標是質量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質量方針又是質檢機構各部門和全體人員檢驗工作中遵循的準則。所以,質檢機構的領導要結合本質檢機構的工作內容、性質和要求,主持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以便指導質量管理體系的設計、建設工作。
5、確定過程和要素。
質檢機構的最終目標是提供合格的檢驗報告,由各個檢驗過程來完成的'。因此,對各質量管理體系要素必須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去考慮,了解和掌握各要素達到的目的,按照認可標準的要求,結合自身的檢驗工作及實施要素的能力進行分析比較。確定檢測報告形成過程中的質量環,加以控制。
6、確定機構,分配職責,配備資源。
為了做好質量職責的落實工作,質檢機構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籌劃設計組織機構的設置。組織機構的設置必須有利于質檢機構檢驗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于質檢機構各環節與管理工作的銜接,有利于質量職能的發揮和管理。將各個質量活動分配落實到有關部門,根據各部門承擔的質量活動確定其質量職責和各個崗位的職責以及賦予相應權限。
7、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化。
質量管理體系多是通過文件化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或者叫做建立文件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就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它是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的基礎和證據,是規范質檢機構工作和全體人員行為,達到質量目標的質量依據。
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一般包括4方面的內容: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記錄。它是描述質量管理體系的完整文件,是質量管理體系的具體體現,是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法規,也是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依據。
質量手冊是質檢機構根據認可標準規定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描述與之相適應質量管理體系的基本文件,提出了對過程和活動的管理要求。
程序文件是針對質量手冊所提出的管理與控制要求,規定如何達到這些要求的具體實施辦法。程序文件為完成質量管理體系中所有主要活動提供了方法和指導,分配具體的職責和權限,包括管理、執行、驗證活動。
作業指導書是表達質量管理體系程序中每一步更詳細的操作方法,指導員工執行具體的工作任務。
記錄是為了使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而設計的一些實用的表格和給出活動結果的報告,作為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證據。
3、質檢機構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要求
質檢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在正式運行中的要求:一是領導重視。最高領導者要確保建立和實施一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應有的資源,并隨時將組織運行的結果與目標比較,根據情況決定實現質量方針、目標及持續改進的措施;二是全員參與。質檢機構的所有工作人員要充分參與,才能使檢測的各個過程的實施處于受控狀態達到預期的目標;三是建立監督機制,保證工作質量。質檢機構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立質量監督員,形成質量監督系統,確保各個檢驗工作的質量;四是認真開展審核活動,促進質量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的評審是對體系是否按體系文件運行的評價,以確定體系的有效性,對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糾正措施,是體系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五是加強糾正措施落實,改善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水平。糾正措施是改善和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水平的一項重要活動,是體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六是適應市場,不斷壯大,提高能力。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和檢測標準的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檢測機構能不斷改進以滿足市場需求。
4、結語
加入WTO組織后,伴隨國外大型檢測機構爭相進駐我國,國內檢測市場的競爭也迫切需要質檢機構按照與國際通行準則相一致的科學、公正的原則建立并運行檢側質檢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質檢機構的監督管理,重視質檢機構的基礎建設,提高質檢機構測技術水平和檢測工作質量,確保質檢機構以公正的行為、科學的手段、準確的結果,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質量檢測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論文】相關文章:
質量管理體系心得05-05
質量檢測專業實習生的自我評價03-25
質量管理體系在企業管理運用方式07-11
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自查報告04-05
縣物價局價格檢測質量的自查報告08-05
決定學位論文答辯質量的重要元素論文09-19
質量管理論文開題報告10-21
質量宣傳口號06-18
關于質量口號10-09
班組質量口號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