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自考試題
導語:大學語文是大學里的公共課,比較基礎的文學知識。下面是《大學語文》的自學試題,歡迎參考!
1.孟子《寡人之于國也》認為,為了使“民加多”,而且“天下之民至焉”,君王應持的正確態度是
A.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B.王好戰
C.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D.王無罪歲
2.梁啟超《論毅力》反駁“旁觀者”說:“所謂蹇焉、幸焉者,皆彼與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與否,即彼成我敗所由判也!边@里反駁的是
A.論據 B.論點
C.論點和論證 D.論據和論證
3.羅素《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認為,為了避免愚蠢的見識,“尤宜提防”的是
A.自以為是 B.激烈的主張
C.心理想象力 D.容易助長你狂妄自大的意見
4.《垓下之圍》中,項羽三次稱“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所顯示的個性特點是
A.英雄多情 B.自矜功伐
C.優柔寡斷 D.知恥重義
5.下列《張中丞傳后敘》人物中,為國讓賢的是
A.張巡 B.許遠
C.南霽云 D.賀蘭進明
6.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的文體是
A.人物傳記 B.諷刺小品
C.山水游記 D.政論文
7.《前赤壁賦》貫穿全文的內在線索是
A.作者情感的變化 B.辯駁思路的交替
C.明月的自然升落 D.游歷空間的轉移
8.《馬伶傳》:“兩肆皆奏《鳴鳳》,所謂椒山先生者。”其中的“椒山先生”是
A.組織兩部大會的新安賈 B.《鳴鳳記》的作者
C.因彈劾嚴嵩被害致死的楊繼盛 D.金陵之貴客文人
9.《西湖七月半》以“避月如仇”四字來表達對杭州人賞月的看法。下列成語中,與文章作者意圖相近的是
A.趨吉避兇 B.求仁得仁
C.葉公好龍 D.有所不為
10.《秋夜》中用代詞“她”指代的象征性形象是
A.棗樹 B.小粉紅花
C.猩紅色的梔子 D.小青蟲
【《大學語文》自考試題】相關文章:
大學語文自考試題08-10
自考《大學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09-10
大學語文(本科)自考試題06-28
自考《大學語文》模擬試題10條08-11
《大學語文》自考試題及答案「重點」09-26
自考《大學語文》模擬試題選擇題08-11
大學語文自考試題考試技巧09-25
全國2013年4月自考《大學語文》試題08-05
2017年大學語文自考模擬試題08-07
2017年大學語文自考專項試題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