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三中考常見物理重點知識點大全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三中考常見物理重點知識點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中考常見物理重點知識點大全1
機械能
(一)功
1、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兩個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4、比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
做功相同,比時間。時間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時間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時間均不相同,比比值。
做功/時間的值越大,做功越快。
(二)機械效率
1、機械效率是指機械在穩定運轉時,機械的輸出功(有用功量)與輸入功(動力功量)的百分比。
2、增大機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2)額外功: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3)總功:W總=W有用+W額=FS
(三)機械能
1、機械能是動能與勢能的總和,這里的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2、決定動能的是質量與速度;決定重力勢能的是質量和高度;決定彈性勢能的是勁度系數與形變量。
3、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稱為物體的動能。
4、勢能和動能的關系:動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勢能減少量。
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堿鹽溶液
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2、絕緣體: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
物理汽化和液化
1、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影響因素:
⑴液體的溫度;
⑵液體的表面積;
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
⑴達到沸點。
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2、液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方法:
⑴降低溫度;
⑵壓縮體積。
力學知識點
1、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錯誤可以避免。
2、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杠桿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調,右偏左調”。
3、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4、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5、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初三中考常見物理重點知識點大全2
1、質量的定義: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3、質量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單位還有噸、克、毫克。
4、質量的測量:常用測質量的工具有桿秤、案秤、臺秤、電子秤、天平等。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質量。
5、托盤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桿的平衡條件制成的。
(2)調節:
①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線處。
②調節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橫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橫左、右兩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們的使用方法是一樣的。當旋轉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動時,相當于向左盤增加質量,或認為從右盤中減少質量。當旋轉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動時,情況正好相反。
(3)測量:將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4)讀數:被測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5)天平的“稱量”和“感量”。
“稱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大質量數。“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小質量數。稱量和感量這兩個數可以在天平的銘牌中查到。有了這兩個數據就可以知道這架天平的測量范圍。
6、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7、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8、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9、天平讀數時,游碼要看左側,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10、受力分析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1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12、物體運動狀態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就不變。
13、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只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14、物體受平衡力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
15、畫力臂的方法:一找支點(杠桿上固定不動的點),二畫力的作用線(把力延長或反向延長),三連距離(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四標字母。
16、動力最小,力臂應該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17、壓強的受力面積是接觸面積,單位是㎡。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個還是多個,更要注意單位換算:1c㎡=10—4㎡。
18、電磁繼電器是具有隔離功能的自動開關元件,當滿足一定的條件時候,如電流、電壓、功率、溫度、壓力、速度、光等就會改變原來的“通”“斷”狀態。可能你還不知道,電磁繼電器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家用產品,如汽車、空調器、彩電、冰箱、洗衣機等;也應用于遙控、遙測、通訊、自動控制、機電一體化及電力電子設備中。
19、汽車工業正在越來越廣泛地使用繼電器。比較常見的繼電器有:啟動電動機的啟動繼電器、喇叭繼電器、電動機或發電機斷路繼電器、充電電壓和電流調節繼電器、轉變信號閃光繼電器、燈光亮度控制繼電器以及空調控制繼電器、推拉門自動開閉控制繼電器、玻璃窗升降控制繼電器等。
20、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表現為: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體積不同。
【初三中考常見物理重點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三歷史中考重點知識點09-26
初三歷史中考重點知識點實用[2篇]11-22
中考物理知識點03-12
中考數學重點知識點歸納04-26
中考物理的知識點總結12-31
【精品】中考物理知識點05-08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03-20
中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03-12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