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后擇校的注意事項
在中考一門課程的考試結束同時也意味著將要面臨另一門課程的考試,中考后注意事項。所以一門考試結束后,是沒有時間回味的;如果考的不好,也沒有時間沮喪或埋怨;更不要跟同學對答案,或打開書本查答案,這除了自討苦吃外,對整個考試沒有任何好處。中考考完一門后,應及時調整心態,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到下一門考試中。
怎樣幫孩子考上他理想的高中
作為一名家長,如何讓孩子有這樣的動力和能量,那么就是讓她他確立一個目標,如果他有了目標,他的內心當中的潛意識自然給她他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能量,讓他不斷地向這個努力。但如果沒有這個目標,或者目標太低,你就會發現他沒有動力和能量了。
只有在制定了目標以后,實際上我們的潛意識會幫我們創造出很多條件。我所說的目標是要跳起來才能摘到的蘋果。如果隨隨便便就可以摘到的,這個目標就沒有什么意義了。所以,我告訴我的孩子,成功的人是先有目標后有條件,但實際上是先看條件的。如:在學校里的名次是多少,看現有的條件再去確定目標。
怎么確立這個目標呢?首先和我的孩子分析幾個問題,就是她的理想分數是什么。那是她內在的聲音,不要聽她說口頭上的聲音,那個不重要。她想要的理想生活是什么,用這些的標準來啟動她內在的那份力量。所以和她一起去要去的高中校園轉轉,那么她的標準就會變得更切實際了。然后,這個目標應該是具體的,可以計量的,可以達到的。我的孩子成績不是很理想,讓她去考杭二,杭高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有合理性,我的孩子從小就學習美術,愛好美術,有美術特長。我與她交流之后,決定報考杭七中的美術特長班,而實際上,這所高中也是一所不錯的學校。我在這段時間在陪伴她時,要幫助她做好這個計劃,最終目標是數學考多少,英語考多少,語文考多少,科學考多少。設計一個大概的分數在那里,離這個成績有怎樣的差距,哪些地方需要補充,再去參加杭七中美術班的考前培訓班,提高美術水平,逐步走向成功。
所以有時我會發現,你可以給孩子一個蘿卜,讓她很樂意的去做一件事,也可以參評那個后面用棒子打她,說你必須前進,什么才是對孩子好呢?其實就是讓她知道正面的價值,讓她真正挖掘出自己的動機,而不是家長的。要把她內心的動機挖掘出來,讓她知道讀這所高中對她有什么好處,那她肯定很樂意去學,進入了目標,就是打開了網絡激活系統,她自然會找到一些可達到目標的條件。
考志愿的填報看似比較簡單,因為無論是師生還是家長,主要看的是各高中的錄取分數線,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就可以了。但實際操作并不真的那么簡單。中招咨詢會上,不少家長迷失于各所高中學校的自我宣傳之中,加上自主招生、推優、名額分配等新的中招形式所占份額越來越大,使得學生和家長選擇的機會更多,但同時把握的難度也在提高。除了學校的知名度和升學率,考生和家長在選擇高中志愿時,不妨再關注一些"細節"。
一看教師實力
不要沉迷于一些學校所宣傳的擁有多少特級教師和區級骨干教師的數字,有些擔任校領導的特級教師,其實課時數很少,其影響并不在校內,有些地區的"骨干教師"稱號是按照比例分配給學校的,并不足以證明學校的質量。學生和家長更應該關注的是一線教師的實力和口碑。所以家長不妨多問一聲:"特級教師上幾個班的課,帶教了幾個青年教師?學校有幾位富有特色和個性的一線教師?"
二看實踐活動
要關注高中的實踐活動。高中階段是學生思想由啟蒙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即使高中課業負擔會有所加重,但一個負責任的學校決不會因此弱化學生的實踐鍛煉和心靈體驗。不少高中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思想特點,固定有豐富扎實的德育課程和系列活動。家長應該看到,擁有豐富實踐體驗的學生,其理想的廣度、寬度和發展的勇氣、潛力,遠遠超過了局限在課堂和書本深處的同齡人。所以家長不妨多問一聲:"高中三年,貴校將會帶我的孩子在多少地方留下足印?"
三看選修課程
有些工作,是具備實力的高中才能做到的:高一高二年級,在國家課程之外,學校的校本課程乃至選修課程的數量、質量和新意,是檢驗學校師資水平和教育境界的重要標尺,而重點大學錄取率高的高中,更是在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方面有著自己獨道的做法,所以家長不妨多問一聲:"給我看一下貴校的選修課程清單,有多少是給予孩子空間的創造,有多少是課內應試的翻版?"
四看教育細節
有些細節,是一般"世俗"的高中所做不到的,所以尤其顯得可貴:當學生高考金榜題名的時候,有的學校首先想到的不是自我宣揚和居功,而是發出公開感謝信,把成功的喜悅告訴金字塔下一層面---學生初中所在的學校和老師,潛移默化中涵養學生感恩的心靈,而決不是把感恩僅僅放在說教里;當學生走進高三,填報高考加試科目的時候,有的學校哪怕報考生物和地理的學生少到個位數,都不計成本不辭辛勞,堅持為學生開出所有的加試科目課程,而不是把"一切為了學生"的口號放在嘴巴上…所以家長不妨多問一聲:"貴校現在的高三,學校開設了地理和生物這兩個高考加試科目嗎?"
【中考后擇校的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小升初擇校面試簡歷模板08-07
小升初面試與擇校技巧攻略08-09
2017考研擇校:門檻較低的985名校07-31
留學澳洲,擇校誤區切勿忽視07-27
美國名人的擇校潛規則08-06
2014年新加坡留學擇校建議07-28
美國本科留學擇校參考的要素04-12
2017哈爾濱中考:擇校的三條準則07-27
2018考研擇校:怎樣評估院校報考難度08-03
考研專碩:五大熱門碩士的擇校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