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床執業醫師歷年高頻題解析(五)
題目41:對醫師的業務水平、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狀況,依法享有定期考核權的單位是
選項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選項B: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選項C: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機構或者組織
選項D:醫師所在地的醫學會或者醫師協會
選項E:醫師所工作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
答案:C
考查目的:執業醫師法。
解析:第三十一條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機構或組織應當按照醫師執業標準,對醫師的業務水平、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狀況進行定期考核。對醫師的考核結果,考核機構應當報告準予的衛生行政部門備案。對考核不合格的醫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其暫停執業活動三個月至六個月,并接受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暫停執業活動期滿,再次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的,允許其繼續執業;對考核不合格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注銷注冊,收回醫師執業證書。
題目42: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違反《獻血法》規定,將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由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給予的行政處罰是
選項A:警告
選項B:罰款
選項C: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選項D:責令改正
選項E:限期整頓
答案:D
考查目的:獻血法。
解析:第二十一條血站違反本法的規定,向醫療機構提供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血液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造成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限期整頓,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十二條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違反本法規定,將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患者健康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題目43:《執業醫師法》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履行的義務之一是
選項A: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選項B:從事醫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
選項C: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醫學教育
選項D:努力鉆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水平
選項E:獲得工資報酬和津貼,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
答案:D
考查目的:執業醫師法執業規則。
解析:第二十二條醫師在執業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二)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三)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四)努力鉆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五)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
題目44:下列哪項不屬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級預防措施
選項A:控制體重
選項B: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及康復
選項C:控制飲酒量
選項D:控制食鹽攝人量
選項E:戒煙
答案:B
考查目的: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
解析:健康教育是第一級預防的重要環節。健康教育旨在改變有關疾病的知識結構和信念的基礎上,進而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倡導“忌煙酒,少食鹽,合理膳食,加強鍛煉”的健康生活方式。
題目45:飲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選項A:預防化學性中毒
選項B:預防食物中毒
選項C: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選項D:預防“三致”作用的發生
選項E:保證水的感官性狀良好
答案:C
考查目的:傳染病。
解析:病原體自宿主體內排出后,到進入新的宿主之前,在外環境中所經歷的一切途徑,稱為傳播途徑。外界病原體必須借助一定的物體(水、空氣、食物等)才能進入易感宿主體內。所有的腸道傳染病、某些寄生蟲病以及個別的呼吸道傳染病(如結核、白喉等)都可以通過污染食物進行傳播。
經食物傳播的傳染病有如下流行病學特征:
①病人都有吃某種污染食物的歷史,不吃者不發病;
②疾病突然發生易形成爆發;
③停止食用污染食品后,爆發即可平息;
④爆發持續時間較短,不形成慢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