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07年國家司法考試“卷一”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部分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馬克思曾說:"社會不是以法律為基礎,那是法學家的幻想。相反,法律應該以社會為基礎。法律應該是社會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現,而不是單個人的恣意橫行。"根據這段話所表達的馬克思主義法學原理,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強調法律以社會為基礎,這是馬克思主義法學與其他派別法學的根本區別
B.法律在本質上是社會共同體意志的體現
C.在任何社會,利益需要實際上都是法律內容的決定性因素
D.特定時空下的特定國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
2.我國《憲法》第26條第1款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該條文體現了國家政策,是典型的法律規則
B.該條文既是法律原則,也體現了國家政策的要求
C.該條文是授權性規則,規定了國家機關的職權
D.該條文沒有直接規定法律后果,但仍符合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
3.關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則、法律規則的理解和表述,下列哪一選項不能成立?
A.法律規則并不都由法律條文來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條文都規定法律規則
B.法律原則最大程度地實現法律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C.法律概念是解決法律問題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單獨適用
D.法律原則可以克服法律規則的僵硬性缺陷,彌補法律漏洞
4.關于法律與人權關系的說法,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人權的法律化表明人權只能是一種實有權利
B.保障人權是
C.人權可以作為判斷法律善惡的標準
D.法律可以保障人權的實現,但是法律并不能根除侵犯人權的現象
5.2005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婦女權益保障法》進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的規定,但沒有對"性騷擾"予以具體界定。2007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會通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規定"禁止以語言、文字、電子信息、肢體等形式對婦女實行騷擾"。關于該《辦法》,下列哪一選項可以成立?
A.《辦法》對構成"性騷擾"具體行為所作的界定,屬于對《婦女權益保障法》的立法解釋
B.《辦法》屬于《婦女權益保障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規的原則其效力較低
C.《辦法》屬于對《婦女權益保障法》的變通或補充規定
D.《辦法》對"性騷擾"進行了體系解釋
6.關于法律語言、法律適用、法律條文和法律淵源,下列哪一選項不成立?
A.法律語言具有開放性,因此法律沒有確定性
B.法律適用并不是適用法律條文自身的語詞,而是適用法律條文所表達的意義
C.法律適用的過程并不是純粹的邏輯推理過程,而有法律適用者的價值判斷
D.社會風俗習慣作為非正式的法律淵源,可以支持對法律所作的解釋
7.下列哪一選項體現了法律的可訴性特征?
A.下一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因與上一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沖突而被宣布無效
B.公民和法人可以利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利
C."一國兩制"原則體現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制定過程中
D.道德規范上升為法律規范
8.關于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國變法,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商鞅取消郡縣制,實行分封制,剝奪了舊貴族對地方政權的壟斷權
B.商鞅"改法為律",突出了法律規范的倫理基礎
C.商鞅推行"連坐"制度,鼓勵臣民相互告發奸謀
D.商鞅提出"輕罪重刑",反對赦免罪犯,認為凡有罪者皆應受罰
9.關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經濟刑、死刑
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連刑、死刑
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
10.關于中國古代婚姻家庭與繼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西周時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為宗法制度下夫權專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著眼于保護妻子權益
B.西周的身份繼承實行嫡長子繼承制,而財產繼承則實行諸子平分制
C.宋承唐律,但也有變通,如《宋刑統》規定,夫外出3年不歸、6年不通問,準妻改嫁或離婚
D.宋代法律規定遺產除由
11.關于清末"預備立憲",下列哪一選項可以成立?
A.1908年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憲法性文件,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國家制度
B.《十九信條》取消了皇權至上,大大縮小了皇帝的權力,擴大了國會與內閣總理的權力
C.清末成立的資政院是中國近代第一屆國家議會
D.清末各省成立了諮議局作為地方督撫的咨詢機關,權限包括討論本省興革事宜、預決算等
12.關于古羅馬法與近代歐洲大陸法律制度的關系,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在羅馬法復興運動中成長起來的法學家階層,為近代民法的形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B.大陸法系國家民法中的法人制度和民商分立制度發源于古代羅馬法時代
C.近現代法律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之規定沒有受到羅馬私法精神的影響
D.《德國民法典》采用了潘德克頓法學派按照《十二銅表法》闡發的民法體例
13.關于英國陪審制度,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陪審制度是民主原則在英國司法中的具體體現
B.陪審團既可以就案件事實部分進行判決,又可以對法律的適用提出意見
C.陪審團的裁決一般不能上訴,但當法官認為陪審團的裁決存在重大錯誤時,可以撤銷該陪審團,重新組織陪審團審判
D.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由于對司法效率的日益重視,陪審制度的運用逐漸受到了限制
14.根據憲法和國家賠償法的規定,我國國家賠償實行的是哪種歸責原則?
A.過錯原則 B.無過錯原則
C.違法原則 D.違法原則為主,過錯原則為輔
15.根據我國憲法規定,關于決定特赦,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決定特赦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特赦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特赦
D.決定特赦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的專有職權
16.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關,根據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多項職權,但下列哪一職權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
A.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B.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
C.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
D.審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國家預算部分調整方案
17.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某市擬將所管轄的一個縣變為市轄區。根據憲法規定,上述改變應由下列哪一機關批準?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國務院 D.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8.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有關村規民約的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村民委員會有權制定村規民約,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批準生效
B.村民會議有權制定村規民約,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備案
C.村規民約由村民會議制定,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備案
D.村規民約由村民委員會制定,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備案
19.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從事下列哪一行為?
A.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B.制定具有民族特點的政府規章
C.自行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 D.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20.根據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法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B.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官,根據當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推薦,由行政長官征得立法會同意后任命,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C.澳門特別行政區檢察長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由行政長官提名,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D.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行政法院。行政法院是管轄行政訴訟和稅務訴訟的法院。不服行政法院裁決者,可向終審法院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