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錄取需要防范的9大騙局
本市高招錄取工作正有序進行。往年,在高考錄取期間,有些不法分子打著各種招生旗號到處行騙。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業內人士,看看常見騙局有哪些,騙局又是如何被拆穿的。
1. “軍校指標”一抓一把?
騙局:
近幾年,社會上有些不法人員,謊稱掌握軍事院校或國防生“內部招生指標”,向考生家長詐取錢財。
拆穿:
軍隊院校招生在教育部和軍委訓練管理部統一領導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考試委員會和軍隊院校招生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按照“院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原則實施錄取工作。教育部和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訓練管理部聯合下達軍隊院校招生計劃,軍隊各大單位招生主管部門負責所屬院校及省軍區(警備區、衛戍區,下同)招生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各招生院校負責招生宣傳和錄取,各省軍區負責組織政治考核、面試和軍檢。軍隊院校招生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遠程網上錄取。
軍事院校和國防生招生計劃向社會公開發布,沒有所謂的“內部招生指標”。繳納費用即可辦理入學的謊言不可信。在北京地區,軍校和國防生是在本科提前批A段錄取。如之后還有人聲稱組織招生錄取,肯定是詐騙行為。遇到上述情況,考生和家長要向當地招生部門和有關院校反映并報警。
2. 征集志愿還要交錢?
騙局:
一些詐騙分子會打著征集志愿(或稱“補錄”)的旗號行騙,聲稱考生“只要交錢,就能被錄取”。
拆穿:
北京市順義區高招辦副主任鮑文表示,招生學校在錄取期間會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和各省市招生政策,全面執行并推進“陽光工程”,落實以“十公開” 為主要內容的信息公開制度,嚴格執行“六不準”、“十嚴禁”、“26個不得”等規定。錄取期間,北京市按考生已填報志愿錄取結束時,如當前批次高校招生計劃未完成,將根據情況征集考生志愿。各批次征集志愿填報及錄取均在下一批次錄取開始前進行。每次征集志愿時間較短,考生要隨時關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一旦錯過將無法填報。
參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及專業信息、條件要求會及時通過正規途徑統一發布。任何團體或個人都無法通過交錢占有“補錄”名額。
3. 定向招生定向交費?
騙局:
一些騙子利用國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騙考生和家長,吹噓可以弄到某大學定向招生計劃,保證錄取,公開喊價,收取所謂“定向費”,以詐取家長錢財。
拆穿:
首都醫科大學招生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華表示,部分高校定向招生計劃已向社會公布,其招生錄取辦法嚴格按照教育部和省市的規定執行,不會收取與定向招生掛鉤的任何費用。如為解決北京地區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缺乏的問題,首醫大受北京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委托,為北京郊區招收五年制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專業本科定向班、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專科定向班。定向班面向定向單位所在區戶籍的考生,不能跨區報考,只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專科定向班中山區、半山區定向生要為農村戶籍的考生。因此,沒有填報定向班志愿的考生莫輕信花錢能上定向班的謊言。
4. 分數不夠拿錢來湊?
騙局:
去年,小李等20多名考生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遇到聲稱可以幫忙花錢低分進名校的`蔣某,于是每人交15萬至20萬元就讀某南方“知名大學”。上學期間,小李雖與其他學生一起上課、參加活動,但不會被老師點名,考試時也單獨考,名字不會出現在全班成績排名表中。小李提出質疑,被蔣某用“你們是花錢進來的,肯定和普通生會有區別”搪塞了過去。直到畢業時,小李才發現自己沒有學籍,更不會有畢業證書。
拆穿:
北京科技大學招辦老師王進提醒,不法分子用“花錢抵分”行騙,往往是抓住考生和家長迫切希望被錄取的心理。高校錄取有著嚴格的規范和程序,任何人不能違規操縱。錄取時,北京教育考試院高招辦嚴格按批次、按各校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從高分到低分投檔,不會“低分高投”。分數不夠,不能“花錢上大學”。考生和家長不要信所謂“能人”散布的以錢換分言論,謹防上當受騙。最終的錄取結果以北京教育考試院、各高校官方網站查詢為準。收到通知書時,考生也要注意鑒別真偽。
5. 內部關系特殊解決?
騙局:
陸先生的兒子成績一直不理想。去年3月,他認識了自稱是某軍官學院團級干部的周某。周某表示有渠道讓陸先生的兒子進入某大學讀書,但需要錢打點。對此,陸先生深信不疑,將12.5萬元交給周某。錢剛交出不久,周某就“升官”到另一所高校工作,又表示可以讓陸先生的兒子上更好的大學。之后,周某又以面試、體檢、蓋章需花錢打點為由,再次騙取陸先生31.5萬元。高考結束后,陸先生的兒子并沒被該校錄取。這時,他才發現上當受騙。
拆穿: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招辦副主任馮杰梅表示,以內部指標、定向招生等為名的高考招生詐騙,是最近幾年家長遇到比較常見的詐騙方式。考生和家長要盡量通過正規渠道查詢錄取的相關消息。如果遇到有人說能提前獲取招錄信息、利用“特殊關系”拿到“內部指標”,千萬不要輕信。高校所有的招生工作都是公開公正的,不會出現招生人員索取錢財的情況。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嚴格執行招生政策規定和招生計劃,嚴格執行“26個不得”招生工作禁令。其中,第20條規定:不得在錄取工作結束前以各種方式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簽訂預錄取協議”“新生高額獎學金”“入校后重新選擇專業”等方式惡性搶奪生源。第21條規定:不得向中學、考生及家長收取禮金、禮品、有價證券或與招生掛鉤的任何費用。
考生、家長要通過省級教育考試部門及各高校公布的指定方式,查詢相關錄取結果,以免上當受騙。
6. 特殊類型特殊渠道?
騙局:
有的考生和家長對藝術類、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招生政策不甚了解,容易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每逢招考季,就會有一些不法分子以能辦理各類“特長”照顧資格,幫未上線考生獲取降分優惠為誘餌,自詡能夠通過特殊關系或渠道幫分數不夠的考生以“特長生”的名義提檔錄取。還有人打著 “自主招生”、“單獨招生”的幌子,向考生和家長宣揚此類考試是由學校自主隨意招生的,只要交錢,就可以不受約束。
拆穿:
北京林業大學招辦副主任朱慶表示,招生部門對特殊類型考生的招生、錄取有著明確規定。教育部《關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強調,在開展特殊類型招生中要深入推進“陽光工程”,未經公示的有關特殊類型考生一律不得錄取。教育部也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和公示平臺,用來查詢考生是否具備招生學校的照顧資格。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和報考院校的官方招生網站查詢是否具備照顧資格。按規定,在錄取階段,各地高考錄取分數線嚴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錄取,任何個人和機構都不可能在考生沒達到分數要求的情況下“破格”錄取。
7. “學歷性質”混淆視聽
騙局:
近些年來每到錄取季,社會上總有一些不法分子、中介或個別高等教育機構故意混淆成人高考、自學考試、網絡教育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學歷性質以及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之間的區別,以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這類補習機構的辦學等同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錄取為名,蒙騙落榜考生及家長。
拆穿:
門頭溝區考試中心高招辦主任楊景全表示,雖然高考是進入高校深造的主要渠道,但進入大學學習有多種途徑,比如:成人高等教育、遠程網絡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社會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抓住部分落榜考生迫切圓夢的心理,故意混淆普通高校招生與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網絡教育等招生類型的區別,以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這類補習機構的辦學等同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錄取為名,騙取考生和家長的信任。
錄取階段,考生和家長要從正規渠道詳細了解錄取信息,不要輕信他人忽悠,避免落入混淆辦學類型欺詐的圈套。
8. “草臺班子”冒充合作辦學
騙局:
每年高考之后,各類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會成為眾多家長和考生的又一選擇。然而,近幾年中外合作辦學招生市場呈現出迷局重重的景象。名目繁多的中外合作辦學廣告鋪天蓋地,國內大學的金字招牌加上外國大學的文憑,著實令許多高考失利的考生和家長為之心動。殊不知,如今中外合作辦學市場中存在不少不具備資質的“草臺班子”。
拆穿:
北京化工大學招生辦副主任李慶提示,考生在選擇中外合作辦學類項目報考時要仔細甄別、考量。根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和《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中外合作辦學是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依法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
辦學主體一般有兩類:一是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法工程師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二是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北京化工大學與美國底特律大學合作舉辦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北京工業大學與美國新澤西理工大學合作的工程管理理學碩士)。
考生在報考前要關注想就讀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是否經過合法審批。為便于社會各界查詢和了解中外合作辦學的各類信息,教育部在其官網設立了專門的欄目,具有合作辦學資質的招生機構在信息平臺都可以查到,平臺網址:www.crs.jsj.edu.cn/in?鄄dex.php /default/index。
報考前,考生可通過向在讀學生詢問等多種方式了解實際辦學情況。在質量方面,要關注決定與影響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的幾個關鍵因素,如學生入學標準;師資配備情況,包括是否配備一定比例的較高水平的外方教師;教授什么樣的課程;在什么地方辦學,有無很好的教學環境和條件,有沒有足夠的圖書館、實驗室、操場等教學輔助設施可供使用等。另外,考生和家長還要關注和了解畢業生(如果已有)的就業情況,比如就業率和就業去向,必要時向相關單位確認有關信息。考生做好上述工作,可以規避落入非正規項目騙局。
9. 交錢再發通知書?
騙局:
隨著各高校的招生工作進入錄取階段,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搜集考生個人信息。在掌握信息后,這些人往往假扮成高校招辦工作人員,通過信函或者電話的方式與考生取得聯絡,并告知考生在接到錄取結果后,要先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才能拿到錄取通知書。
拆穿: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招生辦主任崔穎提示,考生要通過正規渠道獲取被錄取信息。
考生可通過北京教育考試院官網或官方公布的查詢方式查詢錄取結果,一旦被錄取要記住學校和專業名稱。
各高校會根據北京教育考試院寄發的《錄取考生名冊》填寫考生《錄取通知書》。《錄取通知書》由錄取高校校長簽發并加蓋本校校章。學校寄發《錄取通知書》時會把有關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一并直接寄送給被錄取考生。
考生可關注錄取學校招生辦公室的官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大多數學校會通過官網或微信公眾號發布有關寄發《錄取通知書》及入學報到須知等內容的通知或信息。
崔穎表示,在通過官方渠道核實錄取信息后,考生就可靜候錄取通知書。拿到通知書后,考生要按照院校統一要求,在相應時間內辦理入學手續、繳納學雜費。
【高考錄取需要防范的9大騙局】相關文章:
石油投資理財騙局怎么防范03-26
創業投資者該如何防范原始股騙局?05-05
2015高考錄取賀詞05-30
祝賀高考錄取的賀詞最新06-04
高考錄取祝福語01-27
新疆高考錄取時間通知02-24
浙江高考錄取時間通知07-26
高考資訊:成人高考錄取照顧政策01-19
2017高考志愿填報防范10個錯誤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