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注冊會計師造假及監管機制比較研究的審計畢業論文
從20世紀90年代深圳原野、長城機電、海南新華到近年的瓊民源、鄭百文、銀廣廈等系列造假案,把中國注冊會計師及整個行業一次又一次推上風口浪尖;而世界五大會計公司之一的安達信為美國安然公司出具虛假審計報告也絕非個案。美國SEC前總會計師林恩。E。特納(LynnE。Turner)指出,“在過去6年里,金融欺詐和隨之而來的公司財務報表修正等行為已使投資者的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美國過去三年中,涉及盈利報告數據失真的大公司數量達到233家。審計做假已漸成世界難題。
一、中美注冊會計師財務造假丑聞
。ㄒ唬┟绹旒偈录l頻曝光
安然公司賬面記錄的資產高達330億美元,實際只有100億美元,為安然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是安達信國際會計師事務所,該所不僅幫助安然設計財務結構并且收取咨詢費。 施樂公司1997年至2000年4月間總共虛報近3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和15億美元的稅前利潤。為施樂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審計的是畢馬威國際會計師事務所。 世界通訊公司在2001年初至2002年第一季度里,通過將一般性費用支出計入資本項目的不正當手段,共虛增收入38。52億美元,虛增利潤16億多美元。為該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審計的也是安達信國際會計師事務所。 默克制藥公司在1999年至2001年3年間,虛報124億美元的營業收入。為默克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審計的是普華永道國際會計師事務所。 此外,威廉姆斯通訊、泰科通用電氣等公司也受到調查。據有關報道,美國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公司盈利不實。
。ǘ┪覈詴嫀熢旒倭钊丝皯n
2001年《財經》雜志一篇題為《揭開銀廣廈陷阱》的文章披露,“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銀廣廈”1999年、2000年的業績嚴重造假,其子公司天津廣廈獲得“暴利”的萃取產品出口純屬子虛烏有,銀廣廈從利潤猛增到股價離譜上漲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為其1999、2000年度財務報表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機構是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銀廣廈事件被曝光剛剛過去20多天,三九醫藥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達25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的96%的事實,在公司公開發布的中報中,并未完全披露。而三九醫藥委托的審計機構,也是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深圳中天勤成立于2000年7月,有16名合伙人,執業注冊會計師近100名,經批準獲得證券業務資格的注冊會計師40名,目前擔任國內60多家上市公司的審計業務。據稱,2000年,中天勤國內事務所業務量居全國第一[1]。
二、中美注冊會計師造假成因機制的比較分析
國內外一系列的注冊會計師造假案說明,無論是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還是處于經濟轉型期的國家,如何使審計公司切實遵循“公眾看門狗”準則,保證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是困擾各國專家的問題之一。另外,中國與美國不同的是,美國曾經運行良好的制度也暴露出了缺陷,而中國還處在制度建設的過程當中;美國迫切需要的是修補他們的制度,而我們則應該多方吸取經驗教訓,建立更趨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法律和制度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斷博弈的結果,如何用創新的思想和科學的態度發展審計理論與實踐,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監管制度和機制,是我們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ㄒ唬┟绹詴嫀熢旒贆C理分析
美國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市場經濟體制最完善的國家,世通案暴露出了美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弱點和經濟制度的缺陷。 經濟制度的核心是激勵和約束機制,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由良好的激勵機制保證,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則需要合理的約束機制保障。公司的股票期權是主要的激勵機制。股票期權的本意是通過公司業績—股票價格—高層管理人員回報,建立一套科學的激勵制度,但是高層管理人員為了保證公司股票的持續上漲,會導致企業經營的短期行為,甚至不計后果地做假虛增利潤。在約束機制方面,高層管理人員不愿對公司管理進行實質性改革,CEO掌握著龐大的財權,從而導致財務失控。金融市場監管不力是導致財務作假的另一重要原因,美國在證券監管方面很大程度上依靠華爾街的行業自律和投資者的市場選擇,資本市場多年來沉淀的問題在世通公司等一系列會計丑聞發生之后顯露出來,如會計公司為了獲取咨詢費而屈從于客戶的不正當要求;投資銀行和證券分析機構為了更多地獲利,不向投資者公正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
由此可見,美國經濟制度的缺陷是引發世通等一系列公司會計丑聞的“原動力”。 美國的財務會計準則和財務報告體系一直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健全、最有效的。在資本市場里比較成熟的華爾街接二連三地爆發丑聞事件引發了對美國資本市場和財務報告制度的討論。新經濟使得美國會計準則的缺陷變得非常突出,利用這些漏洞與缺陷足以把陷入困境的公司打扮成實力非凡的公司。 盡管華爾街丑聞與美國的公司制度、會計制度、證交會、會計事務所、投資銀行、媒體等諸多因素有關,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也需要檢討美國的會計準則是否適應日新月異的經濟環境,重新審視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 目前FASB是一個非盈利的民間組織,它的權威來源于法律要求公共公司的財務報告必須遵守公認的會計準則。它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大公司的自愿捐款。以非盈利的民間機構來制定會計準則的初衷,是希望會計準則的制定過程免受政治或商業利益的影響。而事實上,每當FASB擬發布的準則可能降低公司的盈利時,特別是當一個會計準則對企業財務報告影響較大時,實力強大的美國大公司往往通過國會對FASB施加壓力。FASB必須為平衡各方利益而妥協,結果是準則的制定過程漫長,而最后公布的準則在為投資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上又大打折扣[2]。
。ǘ┲袊詴嫀熢旒俪梢蚍治
第一,制度缺陷。眾所周知,中國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是從原來掛靠在各個財政部門的內部審計機構脫鉤而來的。但是二者之間的血緣關系,卻是一刀不能兩斷。各種掛靠的遺留問題,使得這種脫鉤迄今為止仍然只停留在形式上。
第二,利益驅動。處于快速原始積累階段的各個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生存,為了搶奪市場,自然把掙錢作為終極目標。
第三,監管不力。由于監管不力,中介機構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關系也扭曲變形。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中介機構,都存在消極的心理對策:只要不被監管抓住,賺到錢,就算是成功的經營。
第四,民事賠償與刑事處罰!吨腥A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明確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違反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會計師事務所給委托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虛假會計信息泛濫成災說明證券市場和上市公司存在著對虛假會計信息的旺盛需求,只要造假預期成本小于造假預期收益,上市公司就有“博弈”的理由和沖動。應當盡快建立民事賠償機制,加大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造假成本,使會計造假成為無利可圖的行為。
第五,企業組織形式。截至2000年年底,我國九成以上的事務所仍是有限責任公司,合伙制的很少;二者最本質的區別是:合伙人制的事務所,是以事務所所有資產和合伙人個人財產來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則是僅以公司資產承擔責任。在注冊會計師行業大力推行合伙人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監管力度。
第六,公司治理結構缺陷。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了不利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經典的解決辦法有兩種:一是公司治理結構,二是經理人股票期權,都需要高質量的會計信息,為此作出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制度安排。但不剝奪大股東在獨立董事聘任方面的投票權,獨立董事立得起來嗎?如何確定獨立董事的報酬?拿了錢該為誰說話?
第七,現行聘任制度。為什么“銀廣廈”的問題不是由審計人員發現,而是由記者發現?是因為記者所擁有的獨立性恰好是審計人員所缺少的。內部人控制下,審計人員由管理層與大股東聘任,股東大會在審計人員聘任方面沒有決定權。由此可以想象審計人員行業的困境:規范執業等死,不規范執業找死,反正“死路一條”;審計人員干得好進醫院,干不好進法院,成為“兩院院士”。建議終止由上市公司聘任審計人員的做法,改由證監會或交易所聘任審計人員,所需資金由特別基金解決。若短期內難以實施,可選擇績差公司以及有違法違規記錄的公司先行試點。并實行上市公司審計強行輪換制度。 第八,剝離與模擬。剝離與模擬與企業改制上市相伴而生,它從根本上動搖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通過“整容”上市后業績滑坡了怎么辦?保持“資金運動”,通過配股、增發“圈錢”,以增量掩蓋存量的不足,再剝離,再模擬[3]
【中美注冊會計師造假及監管機制比較研究的審計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及其防范的畢業論文05-09
美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收費研究論文05-10
審計的開題報告審計畢業論文05-08
員工激勵機制的研究05-12
員工激勵機制研究05-10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與控制方法畢業論文04-27
關于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簡答題及答案02-07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論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