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離信息技術最近,也是各專業最普及的基礎課程的授課模式也在發生這巨大的變化。微課一般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10鐘左右的教學。它是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微型在線視頻課程。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具備使用微視頻教學的有利條件:
首先學科優勢。而作為操作性強,知識點多,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相對其他學科來說并不太難,則更容易使用微視頻教學。老師將本節課的知識點課前制作成一個或多個微視頻,通過網絡提前發送給學生。課堂上學生對難點進行在學習或提問,教師對易錯點進行強調演示。對于大部分學生都掌握的知識點和操作技能就不必再講,從而為學生的實際操作練習留出了大量的時間。
其次學生特點。作為中職學生雖然自學能力差,學習的主動性不強,但是對于這門操作性強,理論知識不深的學科,學生并不像學習初中語數外一樣持有畏懼和排斥的心理。反而他們對計算機的有幾分的興趣。所以微視頻的發放使得學生提前預習成為可能。以第一節《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領域》為例,老師將計算機的發展史以故事的形式制成微視頻,讓學生以輕松的狀態進入學習。在課堂上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去預測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在學生預測的同時逐步引導學生從計算機的軟、硬兩個方面去聯想預測。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暢所欲言說出計算機在目前生活中的應用。然后再以視頻的形式展示目前計算機的各行各業的前沿的應用。
二、微課教學的優勢展望
拓展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便于實現分層教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操作性強,知識點瑣碎。任務驅動教學,老師在課堂上演示一遍,大部分學生記不住詳細的操作步驟,若老師做一步學生做一步,勢必會影響有限時間的課堂教學。最后導致會做的學生不聽,不會的學生也跟不上,最后是浪費了時間,效果不好。將任務分解做成小視頻,可以讓學生有困難或基礎不好的不斷反復觀看學習,直至理解看懂學會,對于有基礎的學生對已經熟悉了解的'內容可以快進或者跳過去,從而實現哪里不會點哪里。較好地關注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全面關注每一個學生,是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可以實現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共享。《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中《因特網接入》一課的教學中,對于經常用到的家庭局域網連接,學校若沒有實際的實訓空間,老師便可以在自己家錄制一段家庭無線網絡的設置和鏈接的視頻。不僅有效彌補實訓條件的不足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學習。根據操作步驟錄像隨時隨地學習,不僅拓寬了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時間和空間,同時也可以在家幫助鄰居或社區服務,在一定的時間段內,老師的教學微視頻也能成為互聯網共享的資源。
微視頻教學對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有促進作用。微視頻教學會給《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學生帶來很大的便利和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微課制作畢竟不是每一個老師順手拈來的事情。因此大部分老師除了能用一小部分網上或別的老師已經制作好的視頻外,還需要自己制作來動手制作符合自己學生情況的視頻。在此過程中對計算機老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也是一個極大的提高的促進的過程。
三、微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是數字技術的鴻溝,不是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用到電腦,不能享受技術帶來的方便。學生學習微課需要在校有開放的機房,在家有網絡和電腦。因此微課的實施對硬件要求比較高。對農村落后地方的學生不太實用,這就需要學生在校期間有全天候的開放網絡機房。
其次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首先要求教師要改變原來的觀念,是否愿意轉變,是一個問題。但即使改變了,這種形式又要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素養,比如錄制視頻、編輯視頻等等,如果想要做得更好,我們還可以做專題網站,開通個人博客等,這無疑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教育技術能力。
基于翻轉理念的微課教學思想很好,但是無論從實施還是從效果來看,我們都不能急功近利,還需要不斷地探索,找到一條適合于我們實際情況的道路。 只要是對學生好的,有益于學生的發展,有助于培養創新人才的方法都值得一試!
【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相關文章:
微課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12-13
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12-11
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12-09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應用探究12-14
淺析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12-15
有關《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12-14
計算機應用基礎微課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