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

時間:2024-05-17 11:12:14 古詩詞 我要投稿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優秀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典的梅花古詩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優秀15篇]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1

  梅花絕句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雜詩》之一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楊柳枝詞 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初識梅花 盧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

  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十一月后庭花盛開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次韻中玉早梅 黃庭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

  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絕句 陸游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梅花絕句之一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紅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墨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 庚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真適園梅花盛放 王鏊

  花間小坐夕陽遲,香雪千枝與萬枝。

  自入春來無好句,杖藜到此忽成詩。

  梅花絕句之二 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嶺上紅梅 范大成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

  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

  梅花絕句之三 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題梅花圖 楊無咎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

  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眾香國里人來去,花信風中鳥倒懸。

  更喜水光相映發,橫斜疏影托波來。

  雪梅之一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題畫梅 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雪梅之二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嶺梅 張道洽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觀梅有感 劉因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2

  1、是時重陽后,天氣曠清肅。——吳融《綿竹山四十韻》

  2、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3、舊知山里絕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王績《北山》

  4、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張籍《重陽日至峽道》

  5、正去重陽近,吟秋意未闌。——朱慶馀《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6、濁酒悶人聊飲濕,小樓攜客準登高。——劉克莊《九日二首戲馬呼鷹蓋世豪》

  7、今歲重陽經閏早,金蕊粲繁枝。——曹勛《武陵春今歲重陽經閏早》

  8、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里開。——魚玄機《重陽阻雨》

  9、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宋無名氏《行香子天與秋光》

  10、三逕雖荒菊尚存,重陽想見露花繁。——趙蕃《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三逕雖荒菊尚存》

  11、重陽卻喜無風雨,野菊迎人亦自花。——方岳《九日道中》

  12、萸津菊潤齋醅熟,共助重陽辟惡杯。——宋祁《重陽前二日喜雨答泗州郭從事雨洗淮天旱始摧》

  13、重九仍重歲漸闌,強開病眼更登攀。——司空圖《歌者十二首》

  14、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陽。——杜甫《惜別行送劉仆射判官》

  15、客中忽忽又重陽,滿酌葡萄當菊觴。——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16、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杜甫《復愁十二首》

  17、明日乃重九,今晨更天涯。——趙蕃《重九前一日東流道中》

  18、新樣西風較劣些,重陽還放海棠花。——楊萬里《張子儀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新樣西風較劣些》

  19、留得典刑傳菊圃,別篘新酒待重陽。——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見和茉莉小詩甚工南花宜夏不禁涼》

  20、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杜甫《云安九日鄭十八攜酒陪諸公宴》

  21、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22、高秋風日過重陽,佳節坤成啟未央。——王國維《頤和園詞》

  23、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司空圖《重陽阻雨》

  24、常年九日倍悲秋,況在長途獨倚樓。——戴良《九日感傷》

  25、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白居易《九日登巴臺》

  26、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27、重陽雖過黃花少,尚有遲來玉雪團。——范成大《閶門戲調行客》

  28、田父遮我說,重九最喜晴。——仇遠《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秋空不肯明》

  29、風雨重陽又一秋,白衣人至復何憂。——方岳《次韻杜監簿風雨重陽又一秋》

  30、今歲重陽日,憑欄氣候遲。——邵雍《重九日登石閣三首今歲重陽日》

  31、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32、去日重陽后,前程菊正芳。行車輾秋岳,落葉墜寒霜。 ——賈島《送友人如邊》

  33、節逢重九海門外,家在五湖煙水東。——趙嘏《重陽》

  34、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5、愧君相憶東籬下,擬廢重陽一日齋。——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

  36、九月重陽還又到。東籬菊放金錢小。——歐陽修《漁家傲九月重陽還又到》

  37、病思漸輕重九近,又將烏帽插黃花。——陸游《自詠宦游疇昔偏天涯》

  38、重九謂胥會,獨醉南山秋。——方回《喜賓旸歸》

  39、雨深更覓山寒甚,過了重陽菊未知。——方岳《洞元小集》

  40、家人欲釀重陽酒,香麴甘泉家自有。——蘇轍《釀重陽酒家人欲釀重陽酒》

  41、何須一醉獨重九,但是相過多幾回。——陳著《次韻戴帥初不赴丹山醵飲二首危時時節已難得》

  42、但愿有錢堪對菊,莫愁無手可持螯。——仇遠《九月八日持螯》

  43、漫從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陽摘未堪。——趙蕃《從鄭秀才覓菊二首漫從僧舍移甘菊》

  44、儋耳重陽菊滿頭,恰如佳月即中秋。——曾幾《九日二首儋耳重陽菊滿頭》

  45、送人冠獬豸,值節佩茱萸。——司空曙《九日送人》

  46、一年秋節重陽濃,園林上下皆清風。——喻良能《重陽》

  47、定是登高九月頭,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風滿鬢秋。——吳潛《南鄉子黃耳訊初收》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3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梅花》譯文

  三月春風吹拂,冰雪漸漸消融,湖的南面山色翠綠,如同被水淋洗過。

  聽到一聲悠悠的羌管,卻無人出現,只見無數的梅花,飄落在野橋上。

  《梅花》注釋

  東風:春風。

  湖南:指湖的南面。

  羌管:羌笛。

  《梅花》賞析

  《四庫全書·竹齋集提要》說:“作者集中無絕句,唯畫梅乃以絕句題之。”元張辰《王冕傳》也說:“每畫竟則自題其上,皆假圖以見志云。”可知此首為自題畫梅詩。畫不可得見,題詩則別具一格。

  歷來詠梅之作指不勝屈,對梅花備加贊賞,有詠其凌霜傲雪的品格,有詠其姿色超凡的風韻,或高潔,或清香。這一首卻獨詠落梅。詩人采用畫龍點睛的手法,上聯不寫梅花,卻寫暮春三月的景物,“三月東風吹雪消”,和煦的春風,把殘留大地的冰雪也消融了。“湖南山色翠如澆”,湖南,西湖南邊。以“翠如澆”比喻山色極為傳神。翠,青翠,已是春意濃郁。“澆”字更使青翠濃郁中閃現出鮮嫩的光彩,這正是江南春天山色的寫照。一首絕句寫了一半還沒點到標題所示的“梅花”。下聯突然一轉,“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羌管,也作羌笛,原為羌族民間樂器,后以吹羌笛表示惜別,表示春將盡。元曲家喬吉《雙調水仙子·尋梅》:“酒醒寒驚夢,笛凄春斷腸”,寫正在與梅花繾綣癡迷之際,設想羌笛一聲,春盡梅落,心情無比惆悵。這里是雖聞羌管之聲,仍無人見到梅花,當人們發現的.時候,已是無數梅花飄落在野橋邊。上聯寫得春意盎然,美麗如畫,下聯寫得冷落孤寂,頗有陸游《卜算子·詠梅》的意味。陸游積極用世,報國心切,卻屢受投降派排擠打擊,但能貞潔自守,寫梅明志。王冕這首詩雖也寫孤寂冷落,卻無失落之感,甘愿深隱不出。陸王兩詩人的品格有共同之處,所處時代卻不相同。陸游至死不忘興宋復國,雖百折而不回。王冕是看透黑暗社會必將崩潰,隱居山林,不與黑暗社會同流合污,他的這首梅花詩就是他生活環境的寫照。而且詩中有畫,畫中有人,落梅的形象就是詩人的自況。詩中并無消極傷感的情調。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4

  海棠

  【唐】崔鎮蠻

  數萼初含雪,孤標遠山難。香中別有韻,清極無人知曉寒。短序和愁聽,斜枝倚病看。丁年如解意,容易莫蹂躪。

  譯文

  海棠初放,雄花中還含著白雪;海棠美麗高傲,即使要世傳,單廂擔心難畫的傳神。香氣中別有婉約,淡雅的都無人知曉道冬的寒冷。心中憂愁之人不愿聽那哀怨的笛聲,病軀倚著野扇獨看這風景。北風如果理解我憐梅之意,就請不要輕易的`蹂躪它。

  注釋

  萼(è):雄花,花萼的總稱。由若干花萼組成,一般呈綠色,保護幼苗。孤標:獨立的標識,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朔(shuò):北方。

  大千

  崔鎮蠻《海棠》詩中的海棠卻非眩耀的海棠。“數萼初含雪,孤標遠山難。”馬耳他共和國寫“冷”。只是“數萼”,TNUMBERGC冷清。詩人家中必無Villamblard。無朋無友,遺我一人,隱隱花開,淡淡看來。在文壇眾多的國雄詩中,林逋《SE9小梅》云:“眾芳蕭然獨妍,占盡風情向球蓋。李雪健橫斜水清淺,月兒浮動月黃昏。”李商隱《早梅》云:“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東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熱鬧,獨不似崔鎮蠻國雄詩的“冷清”“香中別有韻,清極無人知曉寒。”先寫科柵,唯讀香氣。關于這一點李商隱的《早梅》詩和林逋的《SE9小梅》詩也與之十分相似。

  “香中別有韻,清極無人知曉寒。”先寫科柵,唯讀香氣。齊詩林詩。齊之句:風遞芬芳出,禽竊素艷來。林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灰蝶如知合猛推。三者意境則各不相同。崔詩清。香為香氣,以清替寒。齊詩雖有一幽字,其境不覺其幽,唯覺流暢而已。林詩著一趣字,所謂文人雅事沃蘇什卡趣味則是。

  “短序和愁聽,斜枝倚病看。”馬耳他共和國愁。于香氣之后,寫花事。李商隱《從軍西征》云:天山雪后海風寒,短序遍吹PR白銀城。律然《落梅》云: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短序是特指,故和愁聽。齊詩無此寫人之句。林之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不離其雅趣。

  “丁年如解意,容易莫蹂躪。”馬耳他共和國苦。苦苦哀求之意。唯此相慰,不忍見其凋殘。此寫花愿。齊之句: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就花寫花,不似崔詩化人入花,其情深切。林詩至上句已畢。

  崔鎮蠻四句詩,冷、清、愁、苦,皆出寂寞。人無伴,心亦無寄。偶見之數萼海棠,戀戀不已,卻無大地春回的歡樂。只因心間的孤寒不因人間的寒暑而遷移。律然《落梅》全之句: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云。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灰蝶任紛紛。意境與崔詩較近。然此為落梅,正當有嘆惋之意。崔鎮蠻寫初發之梅,清寒遠甚于此,可想見其人之寂寞何等之深。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5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譯文

  梅花開滿了路邊,亭亭而立,花容艷麗;未到時節就開放了,散發著濃郁的芳香。

  嫦娥與月光相伴,一副清冷的樣子;青霄玉女之冷峭勝過了嚴霜。

  手中空握滿把的梅花,卻不知寄往何方;與梅花傷心離別的時候又恰好碰上我悲憤欲絕。

  梅花為了誰造成了過早開花,而不等到報春才開花,成為舊歷新年時的香花呢?

  注釋

  扶風:即今陜西扶風縣。

  匝路亭亭艷:匝(zā)路,圍繞著路;亭亭,昂然挺立的樣子。

  非時裛裛香:非時,不合時宜,農歷十,一月不是開花的時節,梅花卻開了,所以說“非時”;裛裛(yìyì),氣味郁盛的樣子。

  素娥惟與月:素娥,嫦娥;惟與,只給。

  青女:霜神。

  贈遠虛盈手:贈遠,折梅寄贈遠方的親朋;虛,空;盈手,滿手。

  傷離適斷腸:傷離,因為離別而感傷;適,正。

  早秀:早開花。十一月中旬開的梅花,是早開的梅花。

  不待作年芳:待,等待。作年芳,為迎接新年而開花芬芳。

  全文賞析

  “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首聯奇峰突起,異彩光芒。裛裛(yì),香氣盛貌。雖然梅樹亭亭直立,花容清麗,無奈傍路而開,長得不是地方。雖然梅花香氣沁人,可是過早地在十一月中旬開放,很不適時宜。作者的.品格才華,正像梅花的亭亭艷、裛裛香。作者牽涉到牛李黨爭中去,從而受到排擠,正是生非其時。長期在過漂泊的游幕生活,正是處境艱難。“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頷聯清怨凄楚,別開意境。同是月下賞梅,作者沒有發出“月明林下美人來”的贊嘆,把梅花比作風姿姣好的美人;也沒有抒寫“月中霜里斗嬋娟”一類的頌詞,贊美梅花傲霜的品格;而是手眼獨出,先是埋怨素娥(指月里嫦娥)的“惟與月”,繼而又指責主管霜的青女“不饒霜”。在作者眼里,嫦娥讓月亮放出清光,并不是真的要給梅花增添姿色,就是沒有梅花,她也會讓月色皎潔的。嫦娥只是贊助月亮,并不袒護梅花。青女不是要使梅花顯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凍摧殘梅花,這種難言的怨恨,正與作者身世感受相映照。

  寫到這里,作者的感情已達到飽和。頸聯突然筆鋒一轉,對著梅花,懷念起朋友來了:“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想折一把梅花來贈給遠方的朋友,可是仕途坎坷,故友日疏,即使折得滿把的梅花又有什么用呢?連寄一枝梅花都辦不到,更覺得和朋友離別令人哀傷欲絕,愁腸寸斷。“傷離”句一語雙關,既含和朋友離別而斷腸,又含跟梅花離別而斷腸,這就更加蘊蓄雋永。尾聯“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作者發問:梅花為了誰過早開花,而不等到報春才開花,成為舊歷新年時的香花呢?在此詩人表達了對梅花的悲痛,這種悲痛也正是對自身遭遇的悲痛。詩人自己就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來而過早開放。這一結,就把自傷身世的感情同開頭呼應。

  作為詠物詩,最好的是“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篇》)。此詩寫梅花,同時又寫作者身世。這兩者結合得如此完美,正像天衣無縫,看不出點拼湊的痕跡,這就顯出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寫作背景這首詠物詩寫于何年,諸說不一,可能是詩人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應東川節度使柳仲郢聘請為書記,入蜀時所作。扶風,在今陜西寶雞市東。他的《韓冬郎即席二首》,有“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冬雪到時春”句。作者赴蜀,在這年冬天,有《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一詩。這首詩或者是在這年所作。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6

  【雙調】新水令冬怨梅花一

  元代·張弘范

  冬怨

  梅花一夜漏春工,隔紗窗暗香時送。篆消金睡鴨,簾卷繡蟠龍。去鳳聲中,又題覺半衾夢。

  【駐馬聽】心事匆匆,斜倚云屏愁萬種。襟懷冗冗,半欹鴛枕恨千重。金釵剪燭曉猶戲,膽瓶盛水寒偏凍。冷清清,掩流蘇帳暖和誰共?

  【喬牌兒】悶懷雙淚涌,恨鎖兩眉縱。自從執手河梁送,離愁天地永。

  【雁兒落】琴閑吳爨桐,簫歇秦臺鳳。歌停天上謠,曲罷江南弄。

  【得勝令】書信寄封封,煙水隔重重。夜月巴陵下,秋風渭水東。相逢,枕上歡娛夢。飄蓬,天涯悵望中。

  【沽美酒】龍濤傾白玉鐘,羊羔泛紫金觥,獸炭添煤火正紅。業身軀自擁,聽門外雪花風。

  【太平令】悔當日東墻窺宋,有心教夫婿乘龍。見如今天寒地凍,知他共何人陪奉?想這廝指空、話空、脫空,巧舌頭將人搬弄。

  【水仙子】朔風掀倒楚王宮,凍雨埋藏神女峰,雪雹打碎桃源洞。冷丁丁總是空,簌湘簾翠靄重重。寫幽恨題殘春扇,敲郁悶聽絕暮鐘,數歸期曲損春蔥。

  【折桂令】數歸期曲損春蔥,魚深潛鴨頭綠寒波,雁唳殘羊角轉旋風。碎寒金照腕徒黃,收香鳥藏煙近黑,守宮砂點臂猶紅。雪一番、霰一陣時間驟擁,云一攜、雨一握何處行蹤。途路西東,煙霧溟濛,魂也難通,夢也難通!

  【尾聲】這冤仇懷恨千鈞重,見時節心頭氣擁。想盼的`我腸斷眼睛兒穿,直摑的他腮頰臉兒腫!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7

  《海棠》

  唐·崔鎮蠻

  數萼初含雪,孤標遠山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無人知曉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蹂躪。

  《上堂修持頌》

  唐·黃櫱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海棠撲鼻香。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卜算子·國雄》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一人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探春》

  宋·黃庶

  雪里猶能醉落梅,好營杯具待春來。

  東風便試新刀尺,萬葉千花一手裁。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8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么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注釋:

  【1】玉骨:梅花枝干的美稱。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二:“袁豐居宅后,有六株梅……(豐)嘆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

  【2】瘴霧:猶瘴氣。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3】冰姿:淡雅的姿態。

  【4】仙風:神仙的風致。

  【5】芳叢:叢生的繁花。

  【6】綠毛幺鳳:嶺南的一種珍禽,似鸚鵡。

  【7】涴(wò):沾污,弄臟。

  【8】唇紅:喻紅色的梅花。

  【9】高情:高隱超然物外之情。

  【10】“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注釋】

  ①瘴霧:南方山林中的濕熱之氣。

  ②倒掛綠毛:似鸚鵡而小的珍禽。

  ③幺風:鳥名,即桐花鳳。

  ④涴:沾污。

  ⑤“不與”句:蘇軾自注:“詩人王昌齡,夢中作梅花詩。”

  【評解】

  此詞據《耆舊續聞》、《野客叢書》記載,乃蘇軾為悼念死于嶺外的歌妓朝云而作。

  詞中所寫嶺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紅,高情逐云,不與梨花同夢,自有一種風情幽致。

  【集評】

  楊慎《詞品》:古今梅詞,以東坡此首為第一。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冷齋夜話》謂東坡在惠州作《梅花》時,時侍兒

  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為朝云作也”。

  ——引自惠淇源《婉約詞》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軾為悼念毅然隨自己貶謫嶺南惠州的侍妄朝云而作。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云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

  詞的上闋寫惠州梅花的風姿、神韻。起首兩句,突兀而起,說惠州的`梅花生長在瘴癘之鄉,卻不怕瘴氣的侵襲,是因這它有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致。接下來兩句說它的仙姿艷態,引起了海仙的羨愛,海仙經常派遣使者來到花叢中探望;這個使者,原來是倒掛在樹上的綠毛小鳥(狀如幺鳳)。以上數句,傳神地勾勒出嶺南梅花超塵脫俗的風韻。

  下闋追寫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嶺南梅天然潔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鉛粉來妝飾的;施了鉛粉,反而掩蓋了它的自然美容。嶺南的梅花,花葉四周皆紅,即使梅花謝了(洗妝),而梅葉仍有紅色(不褪唇紅),稱得上是絢麗多姿,大可游目騁情。面對著這種美景的東坡,卻另有懷抱:“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東坡慨嘆愛梅的高尚情操已隨著曉云而成空無,已不再夢見梅花,不象王昌齡夢見梨花云那樣做同一類的夢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曉云”而來。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里的“曉云”,可以認為是朝云的代稱,透露出這首詞的主旨所在。

  這首詠梅詞空靈蘊藉,言近旨遠,給人以深深的遐思。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云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作者既以人擬花,又借比喻以花擬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張貴《詞源》論及詠物詞時指出:“體物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此詞,可以窺見其高超的藝術技巧。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9

  故人溪上,掛愁無奈,煙梢月樹。一涓春水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

  曾把芳心深相許。故夢勞詩苦。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賞析/鑒賞

  詠物詞在南宋時已發展成熟,周邦彥人稱“縝密典麗”,“富艷精工”,史達祖繼承了這種創作風格,而其除了字鍛句煉外,又使情景融合無際,更加渾融。

  上片寫溪上月下賞梅情景。詞人自號梅溪,作詞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愛梅之情可見一直很深。他曾往好友張镃(功甫)南湖園中賞梅,《醉公子·詠梅寄南湖先生》云:“秀骨依依,誤向山中,得與相識。溪岸側。……今后夢魂隔。相思暗驚清吟客。想玉照堂前、樹三百。”訴說與梅花溪畔相識,鐘愛情深,別后夢魂相隔,相思暗驚,弄得多情鬢白,剪愁不斷,沾恨淚新。這首《留春令》在詞意和感情上與此極為相似,由詞意可知詞人是大約在春天的一個傍晚來到梅花溪的。此時太陽落山,月亮升起皓空,但見那梅樹在明月清光的映照下,銀光素輝,清奇幽絕,分外動人。可是,那梅樹梢頭卻因暮色尚未散盡,而月色又不明朗,朦朦朧朧,看不清梅花的冰姿雪容。這情景對一心賞梅,愛之情深的詞人來說,自然是很掃興的,心中不覺浮起難以抑制的怨愁,顯出百般無奈的神情,因而以清空騷雅之筆寫出兩句奇妙的詞句:“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前句寫情,后句寫景,情由景生,妙合交融。其中“掛愁”很是形象,也是詞人愛用的字眼。他曾在《八歸》中說:“只匆匆眺遠,早覺閑愁掛喬木。應難奈,故人天際,望徹淮山,相思無雁足。”這“掛愁無奈,煙梢月樹”八個字,清辭奇思,深得詞家三昧。姜夔說:“邦卿詞奇秀清逸,有李長吉之韻,蓋能融情景于一家,會句意于兩得。”就此而論,實在是恰切之評。過拍兩句:“一涓春月點黃昏,便沒頓、相思處”,寫詞人月下徘徊,愁思難釋的情景。暮色已濃,明月倒映,把一涓春水照得上下透明,打破了溪上昏暗的暮色,仿佛一切都無所隱匿,連詞人的滿懷相思也沒有可安頓的地方,真個是“寸心外,安愁無地”,閑婉深曲的細膩感情在低低的訴語中得到全面的吐露。“春月”,一作“春水”。水字不如月字。用月字,既寫月光月色,又映帶出水光水色,水月相融的.清美含蓄意境宛然可見。句中的“點”字形象地寫出月光映澈溪水,點破黃昏,消去暮色的明秀清幽景象。而且春月點破黃昏又富有一種動態感,化靜為動,饒有情趣。

  下片寫月下的回憶和遐想。第一句“曾把芳心深許”,上承“相思”二字,用擬人化手法敘說梅花相愛情深,曾兩情相悅,此時猶沉浸在昔日歡愛的回憶中。梅花本來無情,而詞人以情觀花,故而花亦有情。但“相思一度,秾愁一度”吧,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了,往事猶記,舊情依然,魂牽夢隨,柔情似水,滿腹衷腸,急切欲訴,卻又思緒紛亂,欲說又不知從何說起,于是悲戚戚地吐出一句:“故夢勞詩苦!”這個“苦”字,是相思之苦、想說而說不出的苦,感情份量很重,著力表達了詞人對梅花相愛之深、相思之切的感情。當他無計可訴相思的時候,驀然想起東風或能傳達相思之苦,是它最先把春的信息帶給梅花。所以殷切地盼望這多情的使者能把刻骨的相思帶給梅花。可是,聽說多情的東風早被那竹外的梅花留住,迷戀著梅花沁人的幽香,難以拿它作使者了。因而詞人無限哀怨地說出末結兩句:“聞說東風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寫到這里,詞人的心頭更加沉重了。雖然梅留東風只是“聞說”,未必是真,但在詞人想來,疑慮難釋。只能失望地將之當真。怨恨、痛苦、失望、悲傷的復雜感情一齊涌了出來。

  從這結尾兩句來看,詞人詠梅花,似別有懷抱,但詞人卻未未明,大概是留給有心的讀者探尋其心曲的奧妙吧。這首小令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對所詠之物不露一字,通篇不見梅字而處處梅在,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詞意深曲含蓄,詞情跌宕低徊,奇思巧語,妥貼輕圓,確為詞中俊品。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10

  賦梅花初月酬汪古義諸公

  明代朱升

  冬至之后江上春,來車去馬秦淮濱。峨峨鐘山樓觀古,翼翼南國衣冠新。

  此時游子逸興發,客衾忽夢歙溪云。金陵子弟來相送,梅花初月尤殷勤。

  我昔盛年學書史,擔簦載贄非隱倫。中遭喪亂百念息,揣分甘作山中人。

  山中得此構重屋,惜其背寅乃面申。清宵魂交古君子,為云安名一何神。

  寒梅始花日出辰,當樓新月懸鉤銀。天根陽生花實茂,月窟魄死光輝沉。

  蓓蕾數點春,我巳見其映雪千樹之玉津。漂渺一眉金,我巳看作行天五夜之冰輪。

  功名事業塞宇宙,斂之方寸謂之仁。隆中窺此諸聞達,莘野抱此稱天民。

  即今誰因乃成此,故人陶侃與賀循。未能陳力當引去,山中梅月姑相親。

  天根月窟古所云,動靜之機斡洪鈞。世人漫作復姤二卦看,緣何得見梅花初月之景象與夫隱者之天真。

  再拜文儒領佳貺,長歌作謝聊自申。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11

  吉祥寺古梅花下醉歌巨源王孫招游

  明代鄧云霄

  東風醉客勝醍醐,春情流轉如轆轤。官閑鎖印一事無,聯鑣載筆多酒徒。

  看花踏遍金陵都。金陵梅花雖滿眼,標格不足驕狂夫。

  吉祥一株最奇古,白龍鱗甲拿云舞。練裳縞帶態自輕,仙姿不老臨瑤圃。

  香魂應自雪山來,群芳共讓花神祖。巨源王孫興有馀,攜壺花下揚輕裾。

  繁英十畝團成幄,廣蔭四座紛扶疏。舉杯酹酒聊索笑,憐君逸韻殊恒調。

  凌霜掛月不知年,粉臉煙鬟長窈窕。茫茫歲序如飛梭,問君閱人人幾多。

  妝殘閣下魂醒否,鶴去孤山客若何。曾識騎驢高士面,曾臨水部琉璃硯。

  庾嶺人歸可有書,羅浮夢后誰能見?花如解語訴知心,愿托香風達玉音。

  脫盡鉛華空色相,朅來忘卻古還今。齊梁臺殿知何處,還同一陣催花雨。

  屈指當年歡賞人,賢愚貴賤總成塵。燕歸不識烏衣巷,水落難尋桃葉津。

  問君何事綿多歷,托根應借空王力。可悟靈椿有大年,榔梅曾說證真仙。

  王孫王孫且盡醉,醉歸好著淮南篇。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12

  1、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

  2、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李日華《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3、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方回《春晚雜興》

  4、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劉過《柳梢青·送盧梅坡》

  5、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

  6、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白居易《新栽梅》

  7、天涯除館憶江梅。幾枝開?使南來。

  8、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瑞龍吟大石春景》

  9、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10、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明本《九字梅花詠》

  11、雪里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辛棄疾《念奴嬌·梅》

  12、古石埋香,金沙鎖骨連環。《高陽臺落梅》

  13、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愁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王維《雜詠》

  14、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15、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6、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云間水遠。

  17、駕飛虬羅浮路遠。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18、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19、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香。

  20、疏籬護竹,莫礙觀梅。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2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

  22、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23、燕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24、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25、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6、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王冕《白梅》

  27、韻宜禪榻閑中領,幽愛園扉破處行。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題名。

  28、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黃升《南鄉子·冬夜》

  29、為伊寫在春風扇。周純《菩薩蠻題梅扇》

  30、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風飚,徒有霜華無霜質。——鮑照《梅花落·中庭多雜樹》

  31、為誰憔悴損芳姿。——李清照《臨江仙·梅》

  32、騷人去赴湘。

  33、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34、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曹雪芹《詠紅梅花得“梅”字》

  35、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36、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卜算子·詠梅》

  37、雪向梅花枝上堆。——吳淑姬《長相思令·煙霏霏》

  38、春來茗葉還爭白,臘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39、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40、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13

  一、《山園小梅》(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二、《早梅》(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三、《梅花》(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詩人通過對梅花的細致描繪,展現了梅花的清香與孤傲,讓人贊嘆不已。

  四、《落梅》(劉克莊)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詩人通過對落梅的描繪,表達了對梅花命運的感慨,也透露出自己的.憂國憂民之情。

  五、《梅花》(高啟)

  瓊枝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詩人通過對梅花的贊美,表達了對高尚品德的追求,也透露出對世俗風氣的鄙夷。

  六、《早梅》(李商隱)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詩人通過對早梅的描繪,展現了梅花在嚴寒中獨自盛開的生命力,也傳達出詩人對春天的期盼和祝福。

  總之,這些經典古詩詞不僅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姿態和獨特魅力,還表達了詩人對梅花高尚品德的追求和贊美。讓我們在欣賞這些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智慧。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14

  銹針刺破紙糊窗,引透寒梅一線香。

  螻蟻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東墻。

  《梅花》譯文

  用繡花針刺破紙糊的窗戶,引入梅花的一線清香。螞蟻也知道春天的美好,倒拖著梅花的花瓣往東墻爬。

  《梅花》賞析

  宸濠翠妃的這首詩,用了敏銳的審美情趣、充滿童趣的觀察視角,細膩傳神,堪稱不可多得的詠梅佳作。

  詩人運用側面描寫,通過捅破紙窗、引透寒香,隔紙看梅,螻蟻拖花,寫出了可梅花盛開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

  女子向往春色,禁不住用繡針刺破一點窗紙,卻驚奇發現,滿園春色撲面而來,梅花香氣透過紙窗,沁人心脾。而螞蟻也似乎“聞香而動”,在春日里忙碌,倒拖梅花花片上了東墻。

  “刺破””“引透”“倒拖”幾字,恰似一個個小小細膩的片段,把春色之濃之嫵媚,以及對春的向往,表達的淋漓盡致。

  與歷來的'詠梅詩相比,這首詩,以新穎的角度,細膩的筆法,表現了獨特的意趣。這首詩構思巧妙,主人公歌詠梅花,始終不從正面描寫,無論是捅破窗洞,引透寒香,還是隔紙看梅,螻蟻拖花,都在側面點染,形成一句一折,句句間隔之勢,然毫無“隔靴搔癢”之感,反覺疏而不淡,興味盎然。此詩從小處入筆,觀察細微,情思宛轉,意態悠閑,這種審美情趣和作者的宮廷貴婦身份是頗為契合的。

  《梅花》鑒賞

  首句用“繡針刺破紙糊窗”,既點明了主人的女子身份,又暗示賞梅地點系在室內,前人詠梅詩句,如陸凱的“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贈范曄》)。陸游的“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卜算子·詠梅》)。何應龍的“云繞前岡水繞村,忽驚空谷有佳人”(《見梅》)。作者都是身處戶外,直接觀物而得,而此詩別出心裁,主人捅破窗紙,隔室從孔縫窺看,所見者如何呢?這個問題,詩人并不忙于回答,而是先折一筆,“引透寒梅一線香”,使人未見其形,先聞其香。香味因從縫隙透入,所以縷縷如線,而由一也已即能得其香味,可見梅香之濃郁了。若從紙洞向外看,自可見寒梅盛開,一派生機勃勃的早春景象,但主人公對這樣常見的套路已不感興趣,她將視點集中在東墻一隅:原來,一只小小的螻蟻正拖著一片梅花往墻上爬著。

  這一“倒拖花片上東墻”的情形,本屬無情無意的自然現象,但經詩人“螻蟻也知春色好”的妙筆點染,頓成一幅充滿詩意生趣的精彩畫面。梅花不僅有傲霜斗雪的品格,而且以自己開放,報道著春天的信息,因此人們詠梅,往往寄托著對春天的欣喜,所謂“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馮山《山路梅花》)是也。這里,詩人借螻蟻拖花之舉,曲曲傳出對梅花的喜愛,即清新生動,又含蓄有味。試思,自然界蟲蟻尚知春天之美好,梅花之可貴,那么,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們不更應該珍視這早春的信使嗎?

  《梅花》作者簡介

  翠妃即宸濠翠妃,朱宸濠的妃子,南昌人,《堅瓠巳集》載道:“宸濠寵甚,翠妃者,居綠英宮,宮飾綠。翠能吟善畫,尤被寵幸,尤《梅花》此作甚為濠所賞。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15

  1、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江梅》

  2、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早梅》

  3、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梅花》

  4、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落梅》

  5、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紅梅》

  6、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憶梅》

  7、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早梅》

  8、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紅梅》

  9、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詠早梅》

  10、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嶺梅》

  11、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喜晴》

  12、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虞美人》

  13、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漢宮春·梅》

  14、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梅》

  15、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雪里梅花詩》

  16、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梅花》

  17、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小至》

  18、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瓶梅》

  19、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落梅》

  20、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墨梅》

  21、樓上有人凝佇,似舊家曾識。——雷應春《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22、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王十朋《點絳唇·素香丁香》

  23、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柳宗元《早梅》

  24、謝卻蘭橈信杖藜,千峰盤磴入花畦。——德元《玄墓看梅》

  25、粉墻低,梅花照眼,依然舊風味。——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26、晴云度影迷三徑,暗水流香冷一溪。——德元《玄墓看梅》

  27、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28、蟫葉黏霜,蠅苞綴凍,生香遠帶風峭。——吳文英《天香·蠟梅》

  29、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陰鏗《雪里梅花詩》

  30、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李方膺《題畫梅》

  31、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晏幾道《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

  32、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周邦彥《瑞龍吟·大石春景》

  33、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周邦彥《菩薩蠻·梅雪》

  34、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陸游《落梅》

  35、正重簾護暝,窗色試新晴。——朱曦顏《一萼紅·盆梅》

  36、嘆花與人凋謝,依依歲華晚。——周密《獻仙音·吊雪香亭梅》

  37、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司空曙《新柳》

  38、駕飛虬羅浮路遠。——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39、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40、旋小筑吳宮閑地。——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41、此心與、東君同意。——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42、客子短篷無據,倚長風掛席。——雷應春《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43、怕天教何處,參差雙燕,還染殘朱剩粉。——陸叡《瑞鶴仙·梅》

  44、又晴霞、驚飛暮管。——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45、駕飛虬、羅浮路遠。——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46、蟫葉黏霜,蠅苞綴凍,生香遠帶風峭。——吳文英《天香·蠟梅》

  47、玉痕銷,似梅花,更清瘦。——吳文英《夜游宮·春語鶯迷翠柳》

  48、回頭流水小橋東,煙掃畫樓出。——雷應春《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49、向消凝里,梅開半面,情滿徐妝。——史達祖《夜合花·柳鎖鶯魂》

  50、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張孝祥《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

  51、吹香自許仙人下,照影還容高士來。——晏敦復《題梵隱院方丈梅》

  52、離魂難倩招清此,夢縞衣、解佩溪邊。——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53、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54、嘗記寶篽寒輕,瑣窗人睡起,玉纖輕摘。——辛棄疾《念奴嬌·梅》

  55、縱使畫工奇妙也縮手,我愛清香故把新詩嘲。——明本《九字梅花詠》

  56、數點酥鈿,凌曉東風□吹裂。——吳文英《暗香疏影·夾鐘宮賦墨梅》

  57、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冰。——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58、爭似湖山歲晚,靜梅香底同斟。——吳文英《木蘭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59、茅店兒前,竹籬笆后,初見橫枝。——趙長卿《柳梢青·過何郎石見早梅》

  60、有恨難傳,無腸可斷,立馬多時。——趙長卿《柳梢青·過何郎石見早梅》

  61、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柳如是《金明池·詠寒柳》

  62、海仙時遣探芳叢。——蘇軾《西江月·梅花》

  63、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64、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與恭《思母》

  65、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66、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詠紅梅花得“紅”字》

  67、梅蕊新妝桂葉眉。——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68、草薰風暖搖征轡。——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69、任是春風不管,也曾先識東皇。——陸游《朝中措·梅》

  70、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王世貞《憶江南·歌起處》

  71、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柳宗元《早梅》

  72、古石埋香,金沙鎖骨連環。——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73、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汪藻《點絳唇·新月娟娟》

  74、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秦觀《如夢令·春景》

  75、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趙令《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

  76、雪花全似梅花萼。——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77、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78、白璧青錢,欲買春無價。——朱翌《點絳唇·梅》

  79、遙憐花可可,夢依依。——姜夔《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80、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81、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相關文章:

經典的梅花古詩詞05-17

梅花古詩詞鑒賞12-08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02-20

關于梅花的古詩詞05-08

贊美梅花的古詩詞10-16

《梅花》古詩詞鑒賞08-09

關于梅花的古詩詞11-04

贊美梅花古詩詞12-14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優選)01-27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名句09-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山县| 农安县| 龙陵县| 敦化市| 内丘县| 望城县| 城口县| 云林县| 石狮市| 青川县| 大英县| 连城县| 惠安县| 大宁县| 新河县| 丘北县| 开江县| 固镇县| 洪泽县| 孝义市| 金川县| 嘉祥县| 哈尔滨市| 丰台区| 赤城县| 白银市| 米泉市| 社会| 九台市| 玉田县| 昂仁县| 溆浦县| 富裕县| 尼勒克县| 平安县| 荆州市| 崇明县| 临夏市| 公安县| 延川县|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