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泉州古詩詞
泉州,從六世紀就是馳名歐、非和中東諸國的歷史文化古城,早在南朝時,它就是中國海外交通貿易的重要港口,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宋、元時泉州進入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外國商人、旅行家、傳教士達數萬人。它依山面海,景色嫵媚如畫,城北、城西、城南有清源山、羅裳山、紫帽山等“泉州四大名山”,寺觀亭臺,文物古跡,不可勝數。佛教有開元寺,道教有老君巖,還有中國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一清凈寺。開元寺的東西二石塔,東門外的伊斯蘭教圣墓,以及長1200米的石梁大江橋——洛陽橋,都是泉州市輝煌歷史的見證。
開元百柱話桑蓮,留得殘枝枕石眠。
妙相毗盧持法戒,柱端伎樂盡參禪。
[詩名]泉州開元寺
[作者]樂時鳴
[注釋]●百柱:開元寺大雄寶殿有石柱百根,極為雄偉,又名百柱殿!裆I彛洪_元寺相傳原名蓮花寺,是園主因桑樹開白蓮花,而捐地為寺,現該古桑樹仍在,斜欹枕石,或云即是唐代開白蓮之樹。●法戒:大雄寶殿后有甘露戒壇,建筑宏偉,塑像嚴整,頗具特色!裰思繕罚洪_元寺大雄寶殿 (又名紫云大殿) 內斗拱刻有 “飛天樂伎”24尊。
紫云孤戲拜亭邊,雙塔對瞻古殿前。
情灑春風十萬戶,飛天樂伎奏天歡。
[詩名]泉州開元寺
[作者]王樹遠
[注釋]●開元寺:閩南規模最大的`古剎。始建于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今名,至今已有1300年歷史。大殿供奉著唐玄宗御賜的、以釋迦牟尼居中的五方佛,這在福建省內梵剎所僅見,在全國也屬少見!耠p塔:開元寺紫云大殿兩側有被目為泉州城標志的東西兩座花崗石塔,各高44.06米,是13世紀南宋紹定年間建成的,至今已有760年歷史。東塔正名鎮國塔,西塔曰仁壽塔。
天然玉骨略工成,坐眼云空認晦明。
栩栩神飛猶話語,襟山帶海笑東風。
[詩名]泉州老君巖
[作者]王樹遠
[注釋]●老君巖:在泉州市北郊清源山右峰,有一尊露天的太上老君的巨石雕像,老君席地而坐,面容慈祥和靄,微帶笑容,是一塊天然巖石略加雕琢而成,高5.1米,寬7.3米,厚7.2米,是宋代作品,一任風雨侵蝕八、九百年,至今神態生動猶昔,是難得的宋代道教石刻佳作。每天參拜者數以千計。
踞雄九驛欺天塹,風雨固安九百年。
扶海涌出千尺雪,金梁飛駕玉龍歡。
[詩名]泉州洛陽橋
[作者]王樹遠
[注釋]●洛陽橋:原名萬安橋,是一座巨大的石橋,在泉州市東約10公里的洛陽江上。建于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原橋長1 200米,寬約5米,有46個橋墩,500個扶欄,9座石塔,7座石亭,28個石獅,另有武士石像等石雕,是我國著名的梁式石橋。洛陽江當江海交匯處,江闊水深,當年造橋工程之艱巨可想而知,這也說明我國古代造橋技術水平之高。當代著名的橋梁學家茅以升說:它是福建人的驕傲,中華民族的光榮!袂С哐;形容海潮涌來時的浪濤。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關泉州古詩詞】相關文章:
有關古詩詞作文08-20
泉州住房公積金新政03-08
有關立夏的古詩詞05-08
泉州過年風俗和禁忌09-01
泉州公積金提取材料02-13
泉州生育保險報銷條件04-05
泉州中考科目分值分布04-16
有關古詩詞的作文六篇02-26
有關古詩詞的作文6篇02-26
有關古詩詞的作文3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