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理·中國》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地理·中國》觀后感1
《地理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科普類電視欄目。該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并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對于我們正在汲取知識營養的青少年來說,觀賞性特強。
這些山脈阻擋著南來氣流的北上和北來氣流的南下,對中國南北地理環境有巨大的影響。中國自然地理的三條明顯的分界線,實際上就是與三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相對應的。其中,南嶺為熱帶與亞熱帶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地理分界線;天山-陰山是暖溫帶與溫中國地形上最高一級的階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積達23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它雄踞西南,在高原上橫臥著一列列雪峰連綿的巨大山脈,自北而南有昆侖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唐古拉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
第二級階梯:越過青藏高原北緣的昆侖山祁連山和東緣的岷山邛崍山橫斷山一線,地勢就迅速下降到海拔1000~20xx米左右,局部地區可在500米以下,這便是第二級階梯。它的東緣大致以大興安嶺至太行山,經巫山向南至武陵山、雪峰山一線為界。這里分布著一系列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和盆地,自北而南有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秦嶺山脈;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第三級階梯:翻過大興安嶺至雪峰山一線,向東直到海岸,這里是一片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它們可作為第三級階梯。在這一階梯里,自北而南分布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以南還有一片廣闊的低山丘陵,一般統稱為東南丘陵。前者海拔都在200米以下,后者海拔大多在200~500米之間,只有少數山嶺可以達到或超過千米。
從海岸線向東,則是一望無際的碧波萬頃、島嶼星羅棋布、水深大都不足200米的淺海大陸架區。也有人把它當作中國地形的第四級階梯帶的地理分界線。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識性強。
《地理中國》欄目,以對自然現象的探問為發端,以地質科考為線索,通過展示地質科考的推理和求證過程,揭示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以滿足觀眾對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其三它行進式科考拍攝,可視性強。以行進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制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既有科考問題求證過程的懸念吸引,又有行進式拍攝的新奇看點,使節目具備很強的期待性和可視性。
《地理·中國》觀后感2
在看了《地理。中國》后,了解了火山。講的是地理學家盧老師帶領地理小組探究潿洲島的事。在探究中困難重重。
當我看到"在斜陽島的海岸,到處是懸崖峭壁,探究小組……其中還有一位女性"時,我欽佩不已,想著:懸崖下面是一望無盡的大海,若稍不留神或有恐高癥,就一定會掉下大海。還有,一位女性竟然也有勇氣來攀懸崖,一路一定困難重重,天下有幾個女性能有這樣的膽量與勇氣,太令人欽佩了。
當我看到"這是火山灰,是由火山噴發落到地面形成,在潿洲島距離不遠的地方,有一……一幅千年的潿洲島最大的火山口出現在眼前"時,我太佩服盧老師了,佩服盧老師的膽量和智慧了,竟然利用一絲絲平常人無法發現的線索,根據一點線索可推理出潿洲島旁的斜陽島的中心是一個火山口,(故事!每看完一期我都會感動好久!大自然可真神奇啊!
"蓬萊灘尋夢"這一期,當我看到那些重重疊疊的巖石交織在一起,我整個人都被吸引了!金玉軒教授無數次的來到這里考察。這些奇異的巖石的秘密?就是金教授的。他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巖石,有幾次他都病倒了,但他還是堅持工作,帶病繼續考察。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研究終于取得了重大成果———在這里的沙灘中,他發現了一個"金釘子","金釘子"記錄了兩億多年前生物滅絕與演化的時間點。這些巖石的重重疊疊,標志著上世紀以來,從用生物從一個物種到另一個物種的一演變的地質的時間點。
在"地理中國"欄目中,還看到了其他的很多的自然景觀!我國的喀斯特地貌很多,你見過在溶洞里的"蓮花盆"么?他們好多個像佛祖打坐的蓮花盆,靜靜地呆在溶洞深處的凈水潭里,有大的,有小點的',在盆里面還有"佛珠",一粒粒的,每一顆都記憶著他們所經歷過的歲月!蓮花盆的形成可證不容易啊!那是巖洞頂端的水滴,一滴一滴的積累,把水里的礦物質集合到一塊的神奇之作!至于"佛珠"更神奇了,他么在盆里滾來滾去,打磨的如此的圓滑!他們的存在已經有上萬年的歷史了!
每當打開電視,看到"地理中國"我就感覺特別親切,每當看到科學家走進那神奇的地方,我就很向往,多希望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愛"地理中國",在這里我吸取了好多的科學知識,知道了大自然的神奇!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肯定還有好多神奇的未知的迷,等著我們去探測,去解析!
《地理·中國》觀后感3
熟記中國地理行政區劃和城市的技巧
技巧1:熟記中國經緯度空間分布格局圖
填寫省級行政區名稱,簡稱及行政中心。
技巧2:了解省區俗稱:1、“祖國心臟”—北京市2、“華北門戶”—天津市3、“燕趙沃野”—河北省4、“遼海重地”—遼寧省5、“齊魯大地”—山東省6、“富饒水鄉”—江蘇省7、“東方明珠”—上海市8、“錢塘江畔”—浙江省9、“東南僑鄉”—福建省10“祖國寶島”—臺灣省11、“嶺南熱土”—廣東省12、“繁華都會”—香港特別行政區13、“海上花園”—澳門特別行政區14、“錦繡壯鄉”—廣西壯族自治區15、“天涯海角”—海南省16、“雪原林海”—吉林省17、“北國糧倉”—黑龍江省18、“草原氈鄉”—內蒙古自治區19、“天山南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區21、“彩云南國”—云南省22、“黃河之源”—青
海省23、“絲路咽喉”—甘肅省24、“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25、“古樸秦川”—陜西省26、“烏金之鄉”—山西省27、“中原之州”—河南省28、“天府之國”—四川省29、“西南山城”—重慶市30、“壯美高原”—貴州省31、“芙蓉國度”—湖南省32、“物華天寶”—江西省33、“江淮之濱”—安徽省34、“千湖之省”—湖北省
技巧3:你知道的省級之最:面積最大的是新疆;海南省是中國海域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的省。澳門是我國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區;跨經度最多的省區內蒙古;中國島嶼最多的省份是浙江;鄰國最多的省區是新疆;臨省區最多的省區是內蒙古;海岸線最長的省區是廣東;跨熱量帶最多的省區是甘肅;跨自然區最多的省區是黑龍江;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是廣西;我國地震最多的省區是臺灣;管轄海域最廣的省區是廣東;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區是云南;海外華僑最多的'省區福建;人口總量最多的省區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區廣東;甘蔗最多的省區廣西;小麥最多的省區河南;大米最多的省區四川;花生最多的省區山東;煤炭最多的省區山西。
技巧4:省級行政區記憶歌訣:本來是周總理的詩,后來經人改了一下,包含了34個省、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便于記憶: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疆)二寧青陜甘,云貴西四北上天,內蒙臺,海福吉安重港澳。兩湖:湖南湖北。兩廣:廣東廣西。兩河:河南河北。兩上:山東山西。五江:江蘇,江西,新疆(諧音),浙江,黑龍江。二寧:寧夏,遼寧。青陜甘:青海,陜西,甘肅。云貴西四北上天:云南,貴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內蒙臺:內蒙古,臺灣。海福安重港澳:海南,福建,吉林,安徽,重慶,香港,澳門。練習1:按一定的空間順序排列:(技巧5)
【《地理·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地理中國觀后感03-10
地理中國觀后感06-24
觀看地理中國觀后感05-23
地理中國江山多嬌觀后感優秀05-23
地理中國觀后感錦集[3篇]11-17
地理中國江山多嬌觀后感(通用8篇)02-02
觀看地理中國觀后感15篇【必備】05-25
中國文化地理學習心得12-19
(集合)中國文化地理學習心得02-18
地理節目觀后感范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