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錢學森》電影個人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很多人觀看之后都有不一樣的心情。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錢學森》電影個人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錢學森》電影個人觀后感1
近日,為了更好的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了學習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為了緬懷這位享譽海內外為中國軍事、航天事業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西壩河第三小學黨支部組織本校全體黨員、積極分子觀看了電影《錢學森》。
科學家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之父,他發明制造了很多導彈,而且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你大概不知道,錢學森3歲的時候以可背誦百首唐詩宋詞了,鄰居都說錢家出了神童,5歲時他以可以讀水滸傳了,還有一次他在測試中得了100分,但是他卻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錯誤,他立刻舉手,向老師指出自己的`錯誤,并要求扣分,老師感動了,主動收藏了他的卷子,這份卷子在老師那里一放就是40年。他這種認真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想回到祖國來,但是美國設置了重重障礙,回國的時間長達5年,他是靠著信心和聰明才智回來的。
回到祖國后,他投入到武器制造中,領導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否搞成導彈,錢學森回答;為什么不能搞,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頭嗎,陳賡說;太好了,錢學森帶領大家克服重重困難,由于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作為祖國的花朵,肩上擔負著民族未來的希望。我們一定要學習錢學森爺爺愛國、勇于奉獻自己的精神,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成為棟梁之才!
他的嚴謹的學習態度,愛國的思想,克服困難的信心是我學習的榜樣。
《錢學森》電影個人觀后感2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的偉大人物,正是他們的付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錢學森——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讓我們一輩子懷念的名字。
今天中午,我們觀看了《錢學森》這部影片,再次走進了這位偉人的崢嶸歲月。他是世界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學生,1911年出生于上海,為了能夠更好地報效祖國,于1935年留學美國。看完電影,我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震撼于錢學森波瀾壯闊的一生,震撼于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努力趕超的干勁。
對國家的深沉愛意決定了錢學森一生的方向,也造就了錢學森偉大的一生。假若錢學森沒有堅持報效祖國的決心,而是留在美國,也許他仍舊會是一個享譽全球的.科學家,但他絕不會是這樣一個偉大的錢學森——報效祖國的行動卻需要一個人的高尚的愛國之心作為支撐,這就是錢學森最讓人敬佩的一點。
錢學森在美國的導師曾經這樣問過他:你回到中國能做什么?現在中國的航天業沒有任何基礎,你回去相當于回到了農耕時代。錢學森堅定的說:祖國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就算只是回去種蘋果!所以最終,回國愿望強烈的錢學森幾經輾轉回到了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
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各方面的空白,錢學森帶領科研人員從仿制入手,根據現有技術和條件逐步研究、完善,奠定了中國導彈的基礎。第一枚原子彈試驗成功,接著,他帶領科研人員克服了天氣地理等困難,完成兩彈對接,并且在羅布泊靶場成功試射新中國第一枚核導彈!
縱觀影片,錢學森的臉上都帶著自信和堅定的笑容,這一點讓我為之動容。一個科學家不能只做好科學就夠了,更重要的是他要用他的人格魅力,彰顯著科學的魅力和人格之美。
《錢學森》電影個人觀后感3
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偉人,他們甘愿奉獻自己,為了祖國,他們可以犧牲一切,都在所不辭。而錢學森這位偉人,正如他們一樣,為了中國的發展耗盡了一生的心力。這次,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錢學森》,我深深地被他感動了。
影片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錢學森在上海與蔣英結為夫妻,共同來到了美國。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知道了祖國的危難,這讓他回國的決心更加堅定。可是,由于美國政府的百般阻撓,錢學森被迫留在了美國,期間他忍辱負重,等待時機,還發表了一些文章。終于在總理的幫助下,錢學森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開始了自己的.事業。隨著一次次試驗的成功,影片進入了高潮。這時,一次失敗的實驗如同錘子般重重地敲擊在了錢學森和隊員的心上,但錢學森很快振作起來,他安慰隊員說,這次失敗只是短暫性的,他們應該得到一個教訓,應該讓錯誤在地面消失,今天發射失敗落下來了,明天再把它射上去!這樣的事件在他的工作中多如牛毛,可他就是不放棄。
錢學森是一個偉人,他所做的事情也是偉大的,他為國家奉獻自己,付出一切。他所做的我們都會銘記在心,并學著他的樣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祖國付出。
錢學森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欽佩的。他不顧美國政府的阻撓,執意要回國,這是出于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在無數次的失敗面前,他沒有低頭卻步,而是拿著不屈不撓之盾和堅持不懈之劍勇敢地將它打敗。正是因為他擁有如此堅定的信念,才取得了別人不可取代的成就。
錢學森是好樣的,他向世界證明:中國人沒有什么是比外國人差的!
《錢學森》電影個人觀后感4
今天早上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讀完了《建黨大業》這本書,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導彈之父》這篇文章。
錢學森自小就受到家庭和學校良好的教育,立志長大后獻身于祖國的科技事業。上世紀30年代中期,他從交通大學畢業后,赴美留學,師從航空動力大學馮。卡門,獲得航空博士學位,成為美國知名的火箭專家。
新中國成立之后,錢學森急切盼望回到祖國,但受到美軍的強烈反對,因此他遭到多年的.軟禁,失去了自由,甚至被關押在一個孤島上15天,作為普通人誰能忍受得了呀!但錢學森回國的夢想從沒有破滅,進過他不屈不撓的長時間斗爭,以及周恩來總理在與美國外交談判上不斷努力——甚至不惜釋放15名在朝鮮戰爭中俘虜的美軍高級將領作為交換,錢學森終于沖破種.種阻力,回到他一心報效的祖國,之后,他一心撲在中國科技事業中,他所從事的火箭、導彈研制獲得巨大的成功,被譽為中國的“航天之父”、“導彈之父”。
錢學森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去醫院拔牙,我死活不讓媽媽帶我去,經過媽媽的一番打罵后,我才進了醫院,拔牙之中,我疼得哇哇大哭,我成了牙齒的俘虜,一顆小小的蛀牙竟把我“打”得哇哇大哭。我和錢學森相比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啊。
當讀了這篇文章之后,我感慨萬分,但今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那天,媽媽帶我去醫院掛水,醫院里的阿姨提著兩瓶水準備幫我掛水,那筆直而又細小的針頭把我嚇了一大跳,但想到了錢學森受的種.種代價,我心里想:錢學森面對外國人的迫害,都不害怕,著細小的針頭又能算什么呢?于是,不顧一切的伸出手臂,掛完了水。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要努力地去學習,當面對險阻的時候,我們要不屈不撓,要與困難作斗爭,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不要怕,因為如果你害怕,就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如果你不怕的話,還可能會有一線希望,所以,我們要勇敢的與困難作斗爭,這樣我們就能戰勝它。
【《錢學森》電影個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錢學森電影觀后感07-02
錢學森的名言警句07-03
錢學森聽課心得04-19
錢學森的航天歲月06-30
《錢學森》觀后感03-01
錢學森觀后感11-11
錢學森觀后感優秀12-24
《錢學森》觀后感15篇12-01
錢學森觀后感(通用30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