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的琴》電影觀后感范文
作為一個鞍山人,看電影很少能有看到自己家鄉的興奮感,一座以鋼聞名的純工業城市似乎也很少入導演的法眼。因此一個半小時的鋼的琴讓自己暗暗樂了一回,鞍山的景,鞍山的話,虛幻之間,自己仿佛活在了電影之中。
電影的背景選在了那個大部分國企員工都不愿回憶的年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鞍山再也不是響當當的老大哥了。下崗、買斷和再就業成為那十幾年不間斷地被提及最多的'幾個詞;一浪又一浪從破舊廠房里傳出的麻將聲,一個接一個等待買賣重建的工廠,一群又一群圍在XX門口討要工錢或是工作的下崗者,電影的調調讓自己想起了好多那時候的所見所聞。
在那段糾結的歲月里,有的人富了,“二斤爐果摻一片撲熱息痛”也好,開飯店也行,開賣店也行,包個出租開的都算是有本事了。能在舊廠區里翻廢鐵的就是神人。沒了工作卻找了份更賺錢的差事。有的人頹了,成天抱著買斷得來的“賣身錢”打麻將、玩撲克,做著荒唐的白日夢,得過且過。還有足不出戶,閉門造車的,拉不臉面出來找事做的,面條拌著醬油也能湊合活著了。當然了,大部分的人沒富也沒頹,他們就像陳桂林一樣,硬挺著,拉幾個哥們組個小樂隊給紅白喜喪事連彈再唱的維持生活。人脈廣的托層層關系回廠里,結果也最終逃不掉再就業的惡夢。性格直的就干脆與過去告別,哪怕是擺地攤,總之倆字:挺著。挺過去的,擠出幾個笑容,哭、打、砸、罵或是瘋。沒挺過去的,就是死了。
仔細想想,那些挺過來的并且還要繼續挺下去的人真的不容易,無奈但堅強。
當下社會上的年輕人純粹且真實。因為就沒有挺這個字眼。沒吃過大鍋飯,還真想不出那鍋里能煮出什么好東西來,一點不惦記。咱們就用付出回報法則來享受且熱愛生活得了。
【《鋼的琴》電影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鋼的琴》觀后感05-03
有關電影的觀后感02-22
1921電影觀后感02-22
《1921》電影觀后感02-21
電影《1921》觀后感02-17
電影超越觀后感03-20
電影搜索觀后感03-19
電影觀后感【熱】03-15
電影《袁隆平》觀后感03-11
電影刮痧觀后感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