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學校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總結
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人增長見識,談吐不凡;讀書,使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下面是CN人才網給大家帶來的2016學校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總結,歡迎閱讀。
2016學校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總結(1)
這次學校開展親子讀書活動以來,我們家長把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抽空學習了許多家教方面的書籍。在親子閱讀中,我們不斷總結讀書的經驗,形成了一些適合我們家庭的讀書方法。
閱讀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開展的“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也正是在為孩子的人生打造一個堅實的平臺。親子閱讀在家長和孩子間建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讓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個性,找準孩子的不足,發掘孩子的潛力。通過這幾年的親子共讀,我和孩子都受益非淺。對于親子共讀,我有幾點小小的體會和想法與家長們共勉。
一、有耐心。任何好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場持久的拉鋸戰。孩子閱讀習慣的形成也是不能急于求成的。一段時間家長抓的緊,孩子就看的多,家長一放松,孩子就開始拖拉,這時候需要家長沉住氣,多與老師交流,循序漸進地放開手腳,不要把親子閱讀做把為包袱,急于甩開,等孩子的習慣穩定了再轉換其他方式,不同的孩子可能需要的時間不一樣,有些閱讀起步晚的孩子,甚至是在整個小學階段,作為家長,要有心理準備。
二、同體驗。家長除了自己愛讀書,以身作則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有耐心作親子共讀,這一點上我有較大的欠缺,我自己非常看愛書,平時只要有空就是拿著書翻來覆去的看,但沒有耐心與孩子共讀,總覺得這些書內容簡單,自己不喜歡看,平常就是和孩子各捧一本書,互不干擾,卻疏忽了孩子初期閱讀的需要。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家長和孩子共同體驗同一本書中的故事、情感、人物,很容易形成共鳴,建立雙方的親密關系,既能吸引孩子讀書,讓孩子從書中找到樂趣,又能讓家長加深對孩子的了解。
三、共成長。與孩子一起讀書,可以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感情,在讀書的過程中傾聽孩子對某個故事的理解,在無意中邊走進了孩子的世界,增進與孩子的親密關系;有聲閱讀可以豐富孩子的聽覺、鍛煉他們的口才增強語言能力,提高他們對于語言的理解;在抑揚頓挫的讀聲中體會語言的優美和熏陶;在閱讀中家長可以提出問題讓孩子說、想,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來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其想象力、創造力將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讀名著讀經典更可以給孩子希望、信心與勇氣,使孩子的思維活潑、使孩子與名家產生共鳴得到心與心的交流。與孩子親子共讀就是智力投資,讓我們一起拿起書與孩子共同閱讀吧!你的每天半小時的付出一定換來事半功倍的效果,你也就成為了一位小小的教育家。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我們最真摯的朋友,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孩子體會讀書的樂趣,和孩子一同讀書,一同學習,一同享受書中主人公的喜怒與哀樂,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一種樂趣吧。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書,還給我們大人創造了一個學習知識的機會,我們給孩子買了各種各樣的圖書,知識性的、科學性的、歷史性的等等,這些書也同樣會充實著我們大人的頭腦。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書,不僅自己學到了知識,還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讀書學習的好環境、好氛圍,讓孩子從小養成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的好好慣,這會讓我們的孩子受益終生。
因為工作,我陪孩子的時間實在有限,但正是閱讀讓我找到了一個改變孩子的有效途徑,正是讀書使孩子越來越有耐心,越來越專心,書籍在帶給他知識的同時也在逐步培養他良好的習慣。希望我們的身體力行,濃厚的讀書氛圍帶動孩子越來越愛!讀書,成長的越來越快樂!
2016學校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總結(2)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一直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注重對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開展各種有意義的讀書活動,逐步讓學生養成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
一、營造讀書氛圍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我發動家長一起布置教室。家長們紛紛出謀劃策,通過群策群力,我們班有了自己的名字“小荷班”,我們的小荷公約是:“行動快一點,做事細一點,嘴巴甜一點,雙手勤一點,腦筋活一點,效率高一點,膽量大一點,動作柔一點,公約記一點,習慣好一點。”我們的班詩是楊萬里的《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寓意尖尖角就是可愛的孩子們,而蜻蜓就是伯樂-賞識他們的角色。我們還親手制作了墻體格言:“讀書就是進步的階梯”、“不讀書則愚”等等,給孩子們精心營造了閱讀的氛圍,讓每個孩子都熱愛讀書,從書中感受到快樂,讓書香伴隨孩子們成長。
二、快樂讀寫繪
孩子們對繪本故事都很感興趣。一年級的時候,由于孩子們識字量很少,除了給孩子們讀帶拼音的書籍,我還充分利用學校為我們配置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帶著孩子們一起欣賞繪本故事,通過讀寫繪的方式,豐富同步閱讀內涵,擴大學生識字量,讓孩子樂于閱讀、快速識字,感受閱讀的樂趣。
讓孩子們每周都做一次讀寫繪,繪本做得好的在班里展出,這個活動一直堅持到現在,孩子們都能用自己的話完整地對故事進行描述。我們的讀寫繪故事有《好餓好餓的毛毛蟲》、《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犟龜》、《我爸爸》、《膽小的貓頭鷹》、《愛心樹》、《爺爺一定有辦法》、《石頭湯》、《帶來幸福的酢漿草》,包括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路》、《四個太陽》等等。
三、師生共讀樂無窮
1、晨誦、午讀、暮醒
一直以來我們班認真實踐著晨誦、午讀和暮醒,讓書籍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每天早上利用早讀時間,指導孩子們背誦新課標推薦的古詩和《三字經》、《弟子規》。誦讀古詩和國學經典不但提高了學生普通話水平,增長了不少知識,還培養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報紙也是促進孩子閱讀的有效渠道,每期《小學生學習報》一發下來,我就帶領孩子們閱讀每一篇文章,并就有關內容展開熱烈討論。我讀書我快樂!和孩子們一起讀書我更快樂!
2、掌握閱讀方法
我利用自習課給孩子們介紹一些閱讀方法,拿到一本書后首先讀目錄,讀完一本書可以把最感興趣的內容再讀讀,邊讀邊想,有感受還可以寫下來。我主要采取師生共讀一本書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上學期我們一起讀了孫幼軍的著名童話《小豬唏哩呼嚕》,讀完這本書,還按照書籍內容出了一份閱讀測試卷,檢驗孩子們的閱讀效果。從簡單測試的情況來看,孩子們讀書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我還教給孩子們通過快樂讀故事,體會小豬身上的優秀品質。我相信,唏哩呼嚕身上的好品質一定會潛移默化,伴著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3、開展趣味活動
充分利用下午的自習課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學生創設多種形式的展示和交流機會,使學生充分體驗讀書的快樂。按照課文內容讓孩子們表演故事,如二年級語文上冊園地四《騎驢》的故事,下冊第四課《小鹿的玫瑰花》的故事,還組織孩子們玩打雪仗和貓捉老鼠的游戲,并讓孩子們用日記把這些活動寫出來。學生們都表現得興趣盎然,積極性也很高,全身心地投入到每次活動中去。
4、參加書香活動
班里的閱讀活動一直做得不錯,寒假適逢第九屆書香活動,這真是展示的大好時機。寒假期間我發出了倡議,要求人人都要參加第九屆書香班級評選活動,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不間斷地培養,引導孩子在假期持續閱讀,不僅可以讓孩子的閱讀習慣保持下來,也可以讓孩子在繁雜的節日活動中得到好的休息,在閱讀中放松身心。二四班的大小朋友們,就讓我們堅持親子共讀,并把讀書故事記錄下來,發表到校訊通博客。咱們一起努力爭取做“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贏取圖書大獎!
四、推薦閱讀好書
適合孩子年齡和心理成長的書,才能讓他們感興趣,也才能真正滋養他們的精神。因此,我利用校信通短信,向家長推薦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鼓勵學生每人帶一本課外書到學校,利用課余時間,讓孩子每天多讀課外書,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帶頭參與到讀書活動中,常和學生交流、探討讀書心得,盡量引導學生感受讀書的快樂。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閱讀興趣開始給孩子們推薦整本書,我先后推薦了《小豬唏哩呼嚕》、《三字經》、《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一年級大個子二年級小個子》、《小布頭奇遇記》、《弟子規》、《唏哩呼嚕和他的弟弟》、《笨狼一家人》、《笨狼和小伙伴》。今年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孩子們的讀書和寫作興趣。孩子們怕寫作,主要是覺得沒什么可寫,不知道怎么寫,我要引導孩子多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幫助孩子積累素材。
五、倡導親子共讀
2011年9月,利用家長會講解班級博客的好處,并一一介紹了加入班級博客的方法,建議家長開博。班級博客就是我和家長、學生互動交流的平臺。家長朋友可以互相交流,在教育孩子時出現的疑惑和問題,也可以通過博客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同時也可提出班級建設意見或建議。
我一直要求親子共讀好書,每天都布置有讀書任務,要求每天讀書半小時,并由家長簽條,督促孩子讀書。充分利用校訊通向家長們發送短信,或通過家長會講解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讓家長重視孩子的閱讀,為孩子閱讀提供有利的條件,督促孩子堅持每天閱讀課外書不少于30分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多和孩子一起讀讀書,并跟孩子交流讀后感,以自己的讀書熱情去激發孩子的讀書興趣,并全程記錄共讀全過程,把讀書感悟寫在博客上。
六、書香班級悅讀閱美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回顧我們共同走過的歷程,沐浴書香,在閱讀中收獲著、成長著。閱讀活動促進了孩子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
我們班是第一次參加書香班級活動,本次活動班級參賽成員35人,博文288篇,推薦博文24篇,名列校訊通班級圈排行榜前五十名。我將帶領孩子們一起,繼續沿著書香之路堅定地走下去,與書為伴,共同在書香中快樂閱讀、幸福成長。
【學校書香家庭親子共讀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家庭親子共讀心得體會10-29
家庭親子共讀心得體會大全05-25
親子共讀的心得11-12
親子共讀感言01-01
親子共讀心得01-05
最新親子共讀心得05-11
親子共讀家長感言12-30
親子共讀感言11篇01-20
親子共讀心得15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