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局2017年底工作總結及2018年工作計劃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經濟繼續下行壓力,全市商務系統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銳意改革創新,奮力開拓進取,一手抓商貿流通新業態培育,一手抓開放型經濟新優勢構筑,商務經濟呈現出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主要工作
(一)內貿流通方面。
1.推進京津冀協同示范區建設成效顯著。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了“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及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行動方案,落實責任,加快實施。二是以建設區域性商貿中心城市為目標,制定了《德州市關于建設區域性商貿中心城市的意見》,努力打造魯西北、冀東南高端消費、時尚休閑、文化旅游聚集區。萬達廣場、立天唐人等一批高端商業綜合體和夏津德百、寧津德百、齊河德百建成開業,新增營業面積20萬平方米。目前,正積極爭取全國商務領域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城市。德百集團、黑馬集團、扒雞集團等7家“全省十百千骨干企業” 銷售收入增長11%;50家重點流通企業銷售收入增長10.5%。預計全市2017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5億元,增長10.3%。三是加快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推進陵城、齊河、禹城順利通過驗收,明年將全面建成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市。對接阿里“滿天星”計劃,建立了夏津產品追溯系統,實現了“一品一身份證”,建設了“夏津縣特色產品館”和優質產品線上交易平臺,下一步將在全市推開。四是積極開展對接活動。由楊玖慶副市長親自帶隊走訪了中國開發區協會,推動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入“京津冀開發區創新發展聯盟”,并實現互派掛職。參加了第二屆中國食品冷鏈企業家年會暨冷鏈投融資峰會,與京津地區企業接洽,助推食品冷鏈行業發展。對接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就雙方進一步合作事宜達成一致。
2.電子商務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制定了《德州市政府關于加快全市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和《德州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7-2020)》,成立了德州市電子商務促進會。大力實施電子商務六進工程和“十百千萬”培育計劃。二是建成德州電子商務產業園、夏津乾元易農電商產業園、德城區中國電商培訓中心、武城英潮線上交易平臺等一大批產業園、培訓中心和交易平臺,建成了創夢空間等一批金融支撐平臺。三是培育了一批我市本土電商骨干企業。禹王實業、福田藥業、星光糖業等企業入選全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皇明太陽能、邁寶赫健身器材、海豐紡織、東旭糧油等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形成了一定的銷售規模;黃河商品交易市場等大宗農產品在線交易平臺初具影響力;中盛物流成為國內化工物流領域服務客戶最多的電商企業;德百集團、德州銀座商城開設了網上商城業務,涌現出德州利民網、 “齊河本地生活”微信平臺等一批基于本地生活服務的O2O平臺。眾多餐飲、旅游、休閑娛樂、家政服務企業紛紛利用糯米、拉手網、美團等開展網上團購。四是培育了一批優秀電商縣、鎮、村。齊河入選“山東省電子商務示范縣”,名列第一。齊河、夏津、陵城、樂陵與阿里巴巴簽訂了千縣萬村計劃合作協議。培育了寧津張大莊、慶云崔口鎮、陵城宋家鎮、樂陵前何廟村等20余個電商鎮、村,其中寧津張大莊鎮、雙碓村、劉莊村、清明寺村近期有望被阿里集團認定為淘寶鎮和淘寶村。五是培育了一批優秀網店。促進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落戶我市。截至目前,我市在淘寶、天貓等平臺開設網店5000多家,電子商務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達十余萬人,預計2017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有望突破700億元。
3.推動全市餐飲行業品牌化、規模化發展,著力打造“食安德州”。一是6月初在全市范圍內啟動了“美食山東齊魯名吃”認定推廣活動。11月20日,舉辦了“齊魯名吃德州”專家認定暨名吃品鑒會,全市25家企業的29款名小吃入圍“齊魯名吃”。二是聯合食藥監局開展了餐飲服務品牌示范街區創建等活動,已有18條特色街區、148個飯店通過市級“餐飲服務品牌示范街區、示范店”評審。三是早餐工程快速發展。目前有承辦企業6家。其中平原惠眾擁有快餐車 120輛,覆蓋主城區及平原、臨邑、夏津3縣;禹城麥香園擁有門面店6家、銷售網點300家,輻射德州、齊河、臨邑、平原、濟南等周邊城市,2017年2月在上海股交所成功掛牌,成為全國首家上市的饅頭企業。四是根據市委“安全保障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要求,組織人員對市級機關公務接待定點酒店鳳冠、柳湖、凱元等進行了檢查。
4 .落實“藍天行動計劃”,整治加油站管理。扎實開展加油站綜合整治行動,各類違法和不當行為得到了有效整頓和處理,油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規范。整治期間全市累計開展聯合檢查、聯合執法行動103次,參加人員1204人次,依法清理取締214家非法無證加油站,整頓處理非法經營行為153項、不安全行為191項、不環保行為157 項。
5.指導內貿流通企業成功完成國家衛生城市復審任務。成立了市商務局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做好64家市屬商貿流通企業的督導工作,指導中心城區商務局對轄區內的'商貿企業開展環境整治和建檔宣傳,圓滿完成迎復審工作任務,被評為全市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標桿單位。
(二)對外經貿方面。
6.引領企業“走出去”成績斐然。全面落實“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推進企業借船出海、抱團出海,開展對外投資和工程承包,促進投資貿易一體化發展。恒源石化投資45億元成功并購馬來西亞第二大煉油廠,德建集團、德百集團、金魯班集團等企業境外投資合同額6.6億美元。
7.促外貿轉型升級保增長。實施“外貿雙百”工程,全市新增備案企業264家,新增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157家。全市用有進出口實績企業726家,國際知名品牌18個,國家級科技興貿創新基地1個,省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5個,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6個,省級科技興貿出口基地3個。首家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中非跨境電商平臺正式運營,引進阿里“一達通”等知名外貿服務企業落戶我市,大力培育本土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德州資通國際物流集團被省商務廳認定為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推動出臺了我市《關于加快外經貿發展的實施意見》,安排2000萬元資金扶持外經貿發展。為確保外貿穩定增長。成立了全市外貿運行指揮中心,集中辦公,掛圖作戰。實行周調度、月通報、電視報紙宣傳等。加大幫扶等措施,幫助星光糖業、恒源石化、威訊聯合半導體、越海光、威格爾橡膠等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確保完成全年出口任務目標。積極推進跨境電商發展,舉辦千人參加的首屆全市跨境電商高峰論壇。
8.堅定不移地招引外資。制定了《德州市關于擴大對外開放招引世界500強行動方案(2018-2017)》,推動引進外資特別是深化與世界500強、知名跨國公司和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8月份楊玖慶副市長率領我市經貿代表團在香港舉辦了“2017香港山東周(德州)活動”,與香港先鋒實業、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香港匯美嘉等企業進行對接。走訪了香港貿發局總部、中國光大國際、中國燃氣控股、華潤集團等一批駐港企業。成功舉辦了2017德州(香港)產業升級對接懇談會。四個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合同外資3000萬美元,中心城區燃氣管網建設項目和新型抗生素專用酶項目協議外資1.4億美元,匯美嘉建材家居項目簽定合作意向,意向外資1000萬美元。11月份陳飛市長率德州市經貿考察團出訪馬來西亞、香港。與馬來西亞東盟商務協會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拜訪了馬來西亞華人大會堂、發林集團、云石集團等機構與企業,推動了我市恒源石化、萊鋼永鋒與外方企業的合作進程,就加快發林集團齊河東盟國際生態城建設達成共識。舉辦了德州市投資戰略優勢及經濟發展交流會,60多位知名華人華商參會。拜會了港中旅、招商局、華潤三大駐港集團及華大基因等企業,就加強我市與央企、強企對接進行探討交流。推動了東北商貿城二期開發和基因港與保齡寶的合作進程。預計2017年全市實際到位外資1億美元。
(三)園區建設方面。
9.繼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后,德州(禹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德州綜合保稅區、齊河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申建工作進展順利。不斷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管理體制、審批機制、運營機制、用人機制創新。深入開展“全市開發區改革創新二次創業年”活動,組織有關開發區赴濟寧、濰坊開發區學習。推廣上海自貿區可復制改革試點經驗,設立企業審批“單一窗口”,實行“一照三碼”登記管理。
(四)招商引資方面。
10.配強招商隊伍,在原來8個科級以上干部招商隊伍基礎上,又將招商隊伍進一步擴大到16人。瞄準世界500強企業,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人員”招商。目前,在談項目11個,開工項目2個,簽約項目7個,總投資65億元。德國西門子聯絡處正式落戶我市,越海光通信項目實現部分投產,中國(德州)金尚國際城、中商產業智慧總部基地正式開工。投資40億元的非晶帶材項目、清能億達光伏電站項目、德州倉儲物流園項目、金瑞(德州)四方物流電商產業園等項目簽約。儲備了傳化物流、四川公鐵物流、皇明光伏發電、肉牛養殖、大眾試車場等一批重點項目,始終確保招商項目“儲備一批、簽約一批、注冊一批、開工一批”。
二、2018年工作思路
(一)發展電子商務,促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建設。實施電子商務“六進”工程,促進各產業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實施“十百千萬計劃”,培育電子商務運營平臺。發揮德州市電子商務促進會的規范引導作用,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設市、縣優質農產品線上交易平臺。建設面向國內國際市場的高端農產品線上線下綜合市場。對接阿里“滿天星”計劃,對全市重點優質農產品進行“全追溯”,建設市、縣特色淘寶館。舉辦全國冷鏈聯盟德州大會,成立德州冷鏈協會。建設區域性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打造城市共同配送體系。舉辦德州優質農產品與京津“農超對接”銷售大會,建立德州優質農產品直供京津冀綠色通道。
(二)促進業態升級,確保外貿穩定增長。繼續實施“外貿雙百”工程,確保每年培育新增100家進出口備案企業和100家進出口業績企業。加快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依托資通集團、一達通等,建設我市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力爭2-3年內,建設省級綜合服務平臺3個、市級平臺5個,建設跨境服務平臺3個。加快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確保2018年全面建成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市。
(三)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促進投資貿易一體化。加強對恒源石化、德建、德百、金魯班等企業境外投資項目的服務、指導,培育一批“一帶一路”省重點項目。實施“雙十”工程,力爭2017年 -2020年每年增長10家“走出去”企業,境外企業投資額每年增長10%。3月份,召開“德州市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論壇暨德州市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協會成立大會”。邀請歐盟項目創新中心、商務部對外貿易研究協會、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經濟參贊、我市對外合作項目外方主管和所在國家經濟部門官員參加。促進企業借船出海、抱團出海、貿易出海,實現跨國經營,帶動出口、投資和利用外資。
(四)提升開發區承載能力,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加快德州綜合保稅區、德州(齊河)陸路口岸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和競爭軟實力,提升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的能力。
(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商貿流通轉型升級。面向京津冀、對接500強,謀劃一批大項目。大力推進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商業模式創新,提高商貿流通效率,優化業態結構,完善服務功能,擴大輻射區域,引導商貿流通集群化、專業化、現代化、高端化發展,培育名商圈、大市場、強物流。高端定位,精準發力。著力引進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企業。著力引進傳化物流、公鐵物流、天地物流等企業。提升公路物流運營效率,做大公鐵聯運物流,抓住瑞士皮拉圖斯公司與山東省級政府合作建設“一小時交通圈”和我市初步列入首批示范區機遇,做優通用航空物流,為更好服務京津冀奠定流通基礎。爭取在“德州智谷”引進建設“中德中小企業創新產業園”。
【商務局2017年底工作總結及2018年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保安年底工作總結范文01-14
年底公司員工個人工作總結02-23
汽車年底促銷口號05-18
hr如何應對年底跳槽03-03
年底要不要辭職02-04
銷售年終工作總結及明年工作計劃04-29
商務局對家電下鄉綜合狀況調研報告12-15
金融年底工作評優總結02-03
快遞年底什么時候放假03-19
2017考研試題及答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