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總結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1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小學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奠基性教育,是培養造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格公民的起點。小學德育是基礎教育,它要在德智體諸方面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打好基礎,要為學生步入社會打好做人的基礎。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學校教育不僅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因此,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并認真學習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認識,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為了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近年來,我們加強了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明確責任
學好《小學德育綱要》、《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明確自己的責任,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二、更新觀念,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
未來社會的發展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新世紀的挑戰,面對新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我們認為應更新教育觀念。更新觀念重點體現在一個重視、兩個克服上,即重視德育,克服形式主義傾向,克服用一個模子培養人才的傾向。必須樹立為受教育者今后的終生學習打好基礎的觀念,樹立為受教育者成為一個合格公民的觀念,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和創造,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健體。
必須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健康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為著眼點的現代德育觀。
三、加強校園環境文化教育,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
校園環境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同時又是學校日常德育的載體。優美的環境氛圍,高雅的校園文化,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應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創設一個"時時愛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如: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閱覽室、少先隊活動室等,有統一用磁磚燒制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校風、教風、學風以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等標志,讓每一堵墻壁成為無聲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通過升旗儀式和國旗下的講演,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四、樹立整體觀念,加強綜合教育。
加強了學校、家庭、社區的聯系。家長走進了學校,學校走向了社會,并受到家長和社區的好評。他們在給學校的反饋意見中說:通過家長開放日,教師的匯報、教育教學活動的展示,使他們深受教育和感動,教師寓教育于教學之中,不僅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同時也進行思想教育,我們認為這不僅僅是成功,而且是對學生、對家長的教育都是受益匪淺的。今后,我們要進一步結合小學德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教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2
在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音樂教師應利用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歌曲中內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潛移默化”的方法,把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給學生,讓他們更好地感受、體驗和表現,并從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德育境地。作為音樂教師,我在教學中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德育教育:
一、把握教材內容,進行正面教育。
音樂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濃厚的時代信息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它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可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而這種“引導”需要教師去正面進行教育,所以,音樂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唱歌曲《上學歌》時,讓小朋友們懂得上學不遲到,從而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二、深刻理解歌曲內容,以情激情。
利用音樂教材歌曲內容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在教授歌曲的`過程中,利用歌詞內容,再配合聲像、語言以及各種道具,展開合理想象,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和全面的感官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學會歌曲的同時,深刻體會歌曲的情感,使學生在情感上有所觸發。
三、滲透情感因素,培養高尚情操。
在教學中,根據音樂學科的情感特點,以“情”為紐帶,達到以情育人的目的。利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比如在識譜教學中,根據音符的變換,讓學生感知不同的音符不同的表現形式可以組成不同的旋律,明白在音樂中,音符不像數字,音符沒有大小,沒有主次。只要組合,合理的組合,就能產生美妙的旋律,從而告訴學生,我們每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只要在生活學習中愿意和別人合作,都能創造出自身的價值。同樣,這種合作教育的滲透,也可以在合唱教學中讓學生去領會。只要很好的和大家合作,就能唱出美妙的歌曲。
正如貝多芬所說:“音樂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來。”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們要深入挖掘出音樂歌曲中內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發揮音樂的情感作用,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審美趣味,使學生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個人德育工作總結[經典]05-22
教師個人德育工作總結01-30
教師個人德育工作總結優秀04-18
老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12-20
教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12篇07-01
教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14篇10-02
初中教師德育工作個人總結范文09-30
教師個人德育工作總結(8篇)03-14
教師個人德育工作總結(13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