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慢性病工作計劃

時間:2024-01-27 07:20:13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慢性病工作計劃集合[8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慢性病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慢性病工作計劃集合[8篇]

慢性病工作計劃1

  為全面推進學生的健康工程,結合本班教育的特點,落實與加強慢性病防治知識的普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認真組織實施慢性病防控措施,特制定慢性病防控計劃如下:

  一、廣泛宣傳,開展教育活動,提高自我防病意識。

  為提高學生特別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據校內慢性病高危人群特點,利用各種形式如講座、健康專欄等,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

  二、切實上好健康教育課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落實計劃、教材、課時,全面提高學生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

  2. 認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工作,在各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3. 積極認真學習鉆研教材,制定好教學計劃,上好每周的心理、健康專題晨會,對學生進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知識宣傳,保證每學期8-9學時。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教育活動

  1、學習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相關知識,了解其危害,掌握防控方法,加強對示范創建的認識。

  2、開展“小手拉大手”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宣傳活動。

  3、通過告家長書、校訊通等加強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知識宣傳。

  4、以校訊通、班級黑板報為平臺,營造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圍。

  5、利用主題班隊會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教育活動。

  6.通過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知識講座,提升家長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知識的認識,積極參與社區健康教育互動活動,形成學校、家庭、和社區的三方合力,建立持久、和諧的健康互動關系,增強全民意識。

  7、關注特異體質和特殊疾病學生,針對學生自身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

  四、進一步落實陽光體育運動

  1、扎實貫徹落實中央7號文件精神,在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安排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2、重視體育工作,上好體育課、組織好大課間及體育活動,冬季長跑等。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

  3、積極參加校級春季田徑運動會。

  五、做好學生的身體健康監測和疾病預防工作

  1、積極配合衛生部門,認真組織學生進行體檢。

  2、根據體檢匯總報告,發現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常見病的發生,做好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對學生中常見病、多發病,如近視、齲齒、肥胖、營養不良等,加強監測,做好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和矯治工作。

  3、加強體育鍛煉,積極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匯總、上報等工作。

  六、加強對健康教育工作的檢查

  1、加強健康教育計劃制定、備課、考核等方面的檢查。

  2、進行健康知識競賽,利用好網絡平臺,參加“健康教育網絡競賽”。確保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不低于80%。

慢性病工作計劃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慢性病在我國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慢性病在我國主要有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骨質疏松等。為加強慢性病管理,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1、開展社區疾病調查工作,了解本轄區內慢病人數及分布并建立檔案。

  2、重點對高血壓、冠心病加強管理,對就醫的'高血壓、冠心病病人隨時建立檔案。

  3、為社區內35歲以上人群進行免費查體,進一步篩選高血壓及冠心病病人,并進行微機管理。

  4、對高血壓及冠心病病人進行監測及治療,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使心電圖及血壓控制在最佳水平,防止并發癥的發生,為高血壓病人免費測血壓,對冠心病病人發放優惠卡,實行心電圖檢查半價等措施。

  5、定期訪視(包括入戶訪視、電話訪視),對冠心病及高血壓病人隨時了解他們的病情。

  6、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對就診的病人隨時進行健康教育,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并通過“健康教育專欄”進行宣傳高血壓、冠心病的有關知識,增進居民防病治病意識。

  7、定期開展高血壓、冠心病專題講座,參加對象為高血壓及冠心病病人。

  8、通過健康教育等措施對邊區居民進行行為干預,使之采納健康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宣傳戒煙、少量飲酒、適當進行體育鍛煉等。

  9、年終對開展的工作進行評估總結。

慢性病工作計劃3

  為了落實市、縣防病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做好高血壓、結核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根據縣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聯系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計劃:

  (一)任務目標

  1.執行35歲以上社區居民首診測血壓制度;每年至少測一次血壓和血糖。

  2.對新發現的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必須建立規范完整的檔案資料,建檔率和規范管理率達95%以上,有效隨訪率達85%。

  3.轄區內35歲以上戶籍居民高血壓發現登記率應達85%,糖尿病發現登記率應達2%以上。

  4.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和腫瘤的上報資料準確、完整、及時。

  (二)具體措施

  1、有專人負責社區各項慢病防治工作。

  2、發現可疑結核病人立即轉區結核病防治機構進一步檢查,不準開抗癆藥。

  3、對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實施全程督導治療。規范服藥率要達98%以上。并及時囑病人按時做必須的檢查和送痰復查,出現副反應及時處理或報告。

  4、對戶籍人口實施20歲以上社區居民首診測血壓,35歲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測一次血壓和血糖,做好居民的`周期性體檢(一年一次或二年一次)。

  5、掌握轄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人數,有規范完整的病歷檔案和名冊登記(高血壓發現登記率達5%,糖尿病達2%),規范管理和隨訪率均達95%以上。每季、半年、年終的評估中等各項工作指標,血壓控制達標率、血糖控制達標良好率和個案效果評估,均應達到要求。

  6、掌握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況并有花名冊,健康檔案等資料齊全,開展老人周期性體檢工作,有開展工作記錄及資料。

  7、按要求對重點人群督導訪視,并有記錄。

  8、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時、準確、完整、規范地將慢病防治工作相關原始資料統計成報表,按時上報。

  9、按照各類慢病防治的需要,積極開展相應的慢病防治,健康宣教育及健康促進工作。

慢性病工作計劃4

  一、工作目標

  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進行指導,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制。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實行接診制度,對轄區內患者進行登記管理。高血壓患者每3月隨訪一次,糖尿病患者每季度隨訪一次,隨訪工作必須落到實處。正確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并進行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慢性病患者管理率達30%以上,控制率達60%以上。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建檔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

  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核心,村衛生室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縣疾控中心管理、評價我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各村衛生室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重型精神病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社區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達到40%;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社區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利用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社區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并規范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三、社區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社區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區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社區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我院及村衛生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社區人群。

  2、在轄區每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3、在轄區各村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四、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我院負責對轄區內的村衛生室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慢性病工作計劃5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建檔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基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核心,村衛生室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縣疾控中心管理、評價我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各村衛生室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基層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基層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達到90%以上;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對基層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基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利用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基層衛生院的診療、基層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并規范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基層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站)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基層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村衛生室(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

  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

  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基層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基層人群的健康需求,在基層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基層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我院及村衛生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基層人群。

  2、在轄區每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3、在轄區各村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四、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村衛生室醫生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五、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六、督導和考核

  1、我院負責對轄區內的村衛生室(站)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2、各村衛生室(站)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慢性病工作計劃6

  為進一步做好慢病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工作,進步慢病的管理率和規范管理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規范》結合我中心的實際情況,特制定20xx年慢病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扎實展開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高血壓和糖尿病登記建檔率達70%以上,規范化管理率達80%以上,控制率30%以上;建立自我管理小組并規范展開自我管理活動覆蓋率達30%以上;門診35歲以上救治測血壓覆蓋率100%,慢病監測報告率達95%以上,納進管理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健康體檢率達95%以上,高危人群主動監測和核心指標監測覆蓋率100%。

  (一)高血壓工作目標

  1、發現并登記高血壓患者800余名;

  2、對最少700名以上的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其血壓控制率≥60%;

  3、發現并最少登記高危人群100名;

  4、高危人群每一年最少測血壓1次的比例達50%;

  5、高危人群的干預有記錄及效果評價;

  6、35歲以上居民每一年最少測1次血壓的比例達60%;

  7、居民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二)糖尿病工作目標

  1、發現并最少登記糖尿病患者240名;

  2、最少對其中200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血糖控制率達60%;

  3、發現并登記高危人群30名,每一年最少測1次血糖的比例達40%;

  4、高危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5、對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有記錄和效果評價;

  6、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50%。

  二、主要內容和工作任務

  1、高危人群發現和干預:進一步加強門診35歲以上救治測血壓登記制度,門診測血壓覆蓋率100%,測血壓登記率達100%,測血壓信息和慢病患者救治信息利用率95%以上;以社區、村衛生室為單位,完成轄區內慢病高危人群主動監測和核心指標監測工作,及時發現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早管理、早控制。

  2、患者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登記建檔率達70%以上,建卡率100%;隨訪服務以門診隨訪為主,進戶隨訪為輔,認真做好已建檔慢病患者的`常規管理,每一年提供很多于4次隨訪服務,隨訪服務信息真實;繼續展開慢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動,鞏固20xx年慢病自我管理活動成果,規范展開自我管理活動轄區覆蓋率達30%以上,自我管理活動信息利用率100%,進步管理質量;對納進管理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體檢,可與65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或隨訪服務相結合;做好慢病患者系統化、規范化、動態化管理,規范化管理率達85%以上,血壓和血糖控制率達30%以上。

  社區慢病管理工作計劃:

  1、社區衛生服務站應設兼職人員負責慢性病管理工作,有社區站—居委會防治網絡。

  2、根據社區普查結果,建立社區站慢病統計學資料,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

  3、按要求免費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對于慢性病人實行分類管理,定期入戶訪視,并有詳細的記錄。有條件的可實行微機管理。

  4、社區衛生服務站有進行防治慢性病的宣傳場所,應有黑板、桌椅、錄音機、電視等必備的宣教設備。

  5、社區衛生服務站針對不同人群定期舉辦慢病防治知識講座;針對不同人群開展行為危險因素干預活動;要有詳細的記錄;定期發放慢性病宣傳材料。

  6、社區衛生服務站應開設慢性病咨詢電話熱線。

  7、社區內應有體育鍛煉場所,針對不同居民制定相應的體育鍛煉計劃,組織慢性病人開展相關的健身活動。

  8、建立慢性病各項工作登記記錄,并按要求統計上報。

慢性病工作計劃7

  為認真貫徹落實慢性病防治工作總體要求,積極參與創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結合學校教育的特點,落實與加強慢性病防治知識的普及,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服務入手,認真組織實施慢性病干預項目,特制定20xx年工作計劃。

  一、建立組織、完善網絡、落實責任

  為加強對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的領導,我校專門成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校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協調;責成專門科室負責項目工作的組織落實。開展綜合防治工作具體安排、業務指導、人員培訓、質量控制、檢查考核等。將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明確了各處室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職責與任務,從而建立起了上下貫通、各司其職、協調聯動的慢性病防治網絡和工作隊伍。

  二、摸清底數、建檔建卡、實施干預管理。

  為了實現對慢性病患者的干預與管理,采取多種途徑發現慢病患者。通過每年一次的.師生體檢,及時統計,對確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然后報鎮人民醫院及時建檔管理。之后,配合鎮人民醫院醫生嚴格按照防治方案相關要求及患者的臨床評估級別、類別制定個體化隨訪管理方案,實行分類、分級、動態管理與干預,填寫慢病管理卡(冊)。

  我校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干預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發放健康教育處方;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隨訪指導,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用藥情況,復查或了解患者血壓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堅持用藥,并根據治療效果給予相應指導,同時填寫慢病管理手冊和管理卡;三是實施面對面干預,針對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進行面對面、個體化干預,如指導其戒煙限酒、低脂低鹽飲食、適量運動、心理平衡以及鹽勺、油壺的具體使用方法等;四是開展防治知識講座,定期邀請專業人士為師生進行慢性病防治知識講座,講解相關防治知識并接受咨詢。

  三、廣泛宣傳,開展教育活動,提高自我防病意識。

  為提高廣大師生特別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據校內慢性病高危人群特點,利用各種形式如廣播、講座、健康專欄等,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全面落實健康教育課,保證每學期8-9學時,結合地方及學校特點,保證有2課時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內容。有統一教案、有教師、有考核。

  四、積極爭創示范食堂、示范單位活動。

  對照《xx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示范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積極爭創示范單位和示范食堂,試行在食品加工中推行“食品營養成分標簽”。按照職責分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大眾自我防范和保健能力。

  五、開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識宣傳活動。以“走家庭、走社區”宣傳教育活動為載體,以校園網、宣傳展板、家長會等為宣傳平臺,讓學生及家長在學習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覺地提高對慢性病的認識,形成學校、家長、社區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諧的健康互動關系。

  六、改善師生教學、學習條件,經常督促學生學習習慣。

  努力改善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硬件條件,保證空氣清新,無噪音,光線充足,學具合格,課桌椅可調,教室微小氣候定期監測。要求教師經常性督促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注意書寫要求,坐姿正確等。

  七、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認真組織好陽光體育一小時活動,保證時間,保證項目,要有檢查,要有成效。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重視學校體育工作,上好體育課、組織好大課間及體育活動,冬季長跑等。

  八、做好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對學生中常見病、多發病,如近視、齲齒、肥胖、營養不良等,加強監測,努力實施矯治計劃。

慢性病工作計劃8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基本衛生服務,慢性病的預防是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認識到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目前已將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重點,指派專人管理,成立慢病組等多種方法。特制定今年慢性病管理計劃如下:

  一、工作目標

  1、完成20xx年3月31號高血壓1938人,12月31號完成3230人。

  2、完成20xx年12月糖尿病建檔數538人。

  3、安排公共衛生小組輪流下鄉免費測量血壓和利用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35歲以上慢性病篩查體檢等多種方式,早起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4、通過電話指導、入戶訪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基本信息、門診35歲以上首診測血壓制度等,加強轄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空置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慢性病管理健康檔案,轄區服務人口建檔率達35%;

  2、建立完整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年檢記錄、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高血壓、糖尿病工作目標

  1、新發現病至少建檔高血壓患者20xx名,糖尿病患者200名;

  2、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其血壓控制率≥70%;血糖控制率≥65%;

  3、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4次高血壓的比例達50%;

  4、對高危人群的干預有記錄及效果評價。

【慢性病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慢性病工作計劃01-27

慢性病工作計劃(精選17篇)07-08

慢性病工作計劃15篇02-12

慢性病工作計劃(15篇)04-04

慢性病工作計劃匯總6篇08-14

慢性病工作計劃匯編六篇08-06

慢性病工作計劃匯編5篇06-12

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12-30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精選10篇)08-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廉江市| 龙门县| 博白县| 广汉市| 类乌齐县| 松原市| 鸡东县| 镇巴县| 焉耆| 健康| 常山县| 辛集市| 长宁区| 蓝山县| 勐海县| 水城县| 九寨沟县| 特克斯县| 紫阳县| 屏山县| 广河县| 刚察县| 华池县| 徐水县| 紫阳县| 马山县| 常德市| 柘城县| 莲花县| 朝阳区| 凤山市| 江津市| 宁化县| 太保市| 大厂| 邵阳市| 象山县| 昔阳县| 商洛市|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