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工作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研究工作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文言文更是古人的嘔心瀝血之作,是歷經千錘百煉流傳下來的古代文化中的經典。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古代禮貌,繼承優秀的文化遺產,中學生必須學好文言文。但由于年代久遠,加上文言文的語言特點與現代語言相差甚遠,所以,學生普遍對文言文提不起興趣。其次,基于我校中學生的語文根底參差不一,文言文的底子薄,學生學習文言文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文言文的學習情景更是不容樂觀。應對學生處在學習文言文頗不感興趣的困境中,我校課題組的語文教師一致認為:興趣才是最好的教師。要讓文言文閱讀教學提高效果,必須要讓學生喜愛文言文,如何才能讓學生愛文言文,就要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感受到文言文中美的語言,美的情操,美的人文思想。可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中學生的興趣發生轉移,加之在現代語言環境中要學習文言文有必須的難度,學生厭學文言文,大多數學生對文言文沒有興趣。作為一名農村中學教師研究這個小課題,具有現實意義。期望經過研究尋出適宜農村中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的途徑,為學生學好文言文打下根底。為了做好這一課題的研究,我校專門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同時開展了“高效課堂〞、“小組合作〞等教學模式,尤其應用與文言文
教學中,取得了必須的成效。
現就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思想上:統一認識
決定研究這一課題開始,我們迅速成立了課題研究工作領導小組和校本課程研發實驗小組,由分管教學的教務處干事李錦存任組長,工會主席陳平、語文教研組長李麗、少先隊輔導員劉大梅、楊龍為組員,合力將我校初中生文言文興趣研究研究領域拓寬到學校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語文教學、思品教學、德育教育等層面。制定了《恒口鎮運溪九年制學校初中語文培養中學生文言文學習興趣研究》實施方案。在方案中,既明確了研究的總目標,又明確了具體目標。每一位思品教師、每位班主任都積極參與文言文教學、引領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成語大賽、古詩詞背誦,文言文知識競賽等活動;積極地設計文言文學習興趣研究調查問卷,根據問卷情景,調整教學的模式,改善文言文的教學方法,實行“小組合作教學〞,討論式課堂模式。
二、理論上:
強化校本教研活動開展
三、將校本教研、高效課堂研究、校本課程研發進行結合
(一)進行校本課程改革。
在設計了針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后,我們課題組成員根據問卷的結果,調整教學方法,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景,進行課堂改革。在七年級、八年級開展了“小組合作式教學〞,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尤其在文言文的應用教學中,將學習和整理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了,學生積累整理到更多的文言文知識了,主動性高了,課堂參與程度也強了。這樣的成功的課例有:李錦存執教的《馬說》《與朱元思書》,陳平執教的《出師表》等。
(二)課程滲透
為了真正的研究討論出調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積極性的有效方法,讓學生也充分認識到學習文言文文的重要性,并從內心喜愛上文言文。我校把古典詩詞、文言文誦讀文化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局部。主要經過德育課程和語文課程進行文化浸潤。在德育課程中,主要經過升國旗儀式、班隊會、思品課對學生進行養成(禮儀)教育、環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學校環境中,注重了早自習的領讀、誦讀;注重了班級、走廊、寢室等學生常在的生活學習場所的文化建設,懸掛古典詩詞文化標語,進行古典文化、文言文現實應用的滲透,并在某些班級開展“文言文知識競賽〞、“成語競賽〞等活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氣氛,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的和諧開展。
(三)開設了校本課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將文言文應用、寫作引進課堂,引入學生學習生活。七至八年級嘗試進行簡單的文言文寫作。;二是由思品課教師負責將經典誦讀《弟子規》、《三字經》等與品德課教學有機整合。
四、為學生創立展示平臺,滲透課題研究成果
(一)重視氣氛的營造和興趣的激發
(二)“看、讀、講、演〞活動多重開展。
由于我校初中年級都是單班,開展活動時受到很大限制,可是我們仍然結合學校實際情景,開展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動,取得了必須成果,主要是以下幾類學生展示活動:
1.看。讓學校、班內的文言文誦讀標語、書畫、櫥窗、主題板報和墻報目染學生。讓隨處可見的文言古詩佳作名句,文言文在有意無意之中走近學生的視野。
2.讀。利用每周早自習,課代表領誦,組織學生朗讀或自由誦讀。
3.講。學生在熟讀文言經典的根底上,講解經典中的故事,講誦讀的感受、心得和體會。
4、利用六一、元旦等節日,排練文言文節目表演,使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經典魅力。
五、課題研究給我們的幾點思考
(一)課題研究產生的良好效果。
1.課題研究給我校初中文言文教學階段注入了新活力,也帶動了學校其他教學工作的引領開展。“高效課堂〞、小組教學活動的開展,不但創新了語文教學的模式,并且推動了學校其他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必須的引領示范作用。也促進了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的構成,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師生的“精、氣、神〞得到提升。
2.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師的開展和團結。
3、課題研究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文言文,不僅僅語言精煉優美,并且意蘊深刻,是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文言文誦讀研究對學生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學生在誦讀感悟中不斷標準自我的言行,學會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其次,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本領和感悟朗讀。學生對文言文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復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在朗讀水平大面積提高的同時,構成了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本領也大大提高。最終,豐富了學生的文言知識,提高了他們的文言素養,在必須程度上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文言文的必要性和學習文言文良好的方法途徑。
(二)文言文興趣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今后打算:
1.教師的國學功底不夠深厚,文言功底,文言知識體系水平參差不一,亟需提高。文言文是中華古典文化的精粹,是中華民族的文學瑰寶。而我們每一位研究人員都有必需完成的教學任務,有限的時間制約了教師的閱讀量,影響了教師的閱讀水平。
3.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文言知識展示平臺,經常開展文言知識競賽,文言情景劇表演,有條件的創立文言文刊物,給學生創立更多的時機和展示舞臺。
以上這三點既是我們研究中存在問題,同時也是我們進一步開展研究的方向。文言文教學任務任重道遠,傳承中華文化的主陣地在學校,它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重任。一路走來,借用一句詩以表心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05-26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14篇01-10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15篇)11-12
兒童交往課題研究工作報告11-08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15篇11-09
課題研究的工作報告(通用19篇)11-15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13篇07-15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集合15篇12-22
課題研究工作報告范文(精選16篇)01-15
課題研究總結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