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草根創業小故事
一個草根的、鄰家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更適合大多數普通人的創業故事,下面為大家分享了草根創業的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草根創業小故事1
華燈初上,大學生小夏在地上攤開一塊布,瞬間之后,琳瑯滿目的包包便吸引了許多路人的駐足挑選。在云南大學附近的文化巷等學生集中地,不少年輕人在這里擺起了地攤,他們放棄出游和休息的機會,趁機賺了"黃金周"里的一小桶金。
事實上,這幫學生模樣的80后"小老板"大多已大學畢業,受"形勢所迫",他們放下身段開始"草根創業",從擺地攤做起,為將來的自主創業積累實戰經驗。游走在母校的周圍,這些被譽為"校漂一族"的年輕人,為夢想而日夜兼程。
白天實習晚上擺攤
路燈剛剛亮起,昆明某高校專科畢業生小夏便開始忙活起來。一邊在地上鋪貨品,一邊大聲地吆喝,"看看嘛,有沒有喜歡的帶一個。"小夏介紹,別看是地攤,但包包的擺放也是很有講究的,包括顏色、大小等排列都有規律。
事實上,小夏已在一個公司找到一份實習崗位,然而,實習補貼微乎其微,所以她決定晚上繼續練攤。小夏今年剛畢業,但已是這一片區公認的"老資格"之一。從大二開始,就用生活費里省下的400塊錢進來第一批貨,從沒學過做生意的小夏從此便開始了擺地攤生涯,近兩年的時間下來,認識了不少的攤主,還建立了一個"地攤抗爭聯盟"的qq群,意為與命運和現實進行抗爭。
說到這兩年的練攤經歷,小夏侃侃而談。"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卻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為將來的自主創業做了一些準備。"小夏說,自己剛走出校門不久,所以賣東西都是憑良心喊實價,不會欺騙同學。不過,比賣不了好價錢更讓小夏擔心的是款式更新跟不上或者換季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壓貨而導致資金無法周轉。
小夏說,擺地攤這么久,認識了不少好朋友,大家在共同的拼搏中也相互扶持、相互進步,銷售技巧得到了比較大的提升。"這兩年地攤沒白擺,今后,等積累了足夠的資本,就選擇一家好的店面實現更大的創業。"
草根創業小故事2
隨著動漫在我國市場的逐漸火爆,很多投資者開始關注這一行業,付乘龍正是看到這個巨大商機,他的動漫服裝廠員工不足10人,卻月接訂單數百份,月銷售額近十萬元。
付乘龍說,自己也是日本動漫的忠實“粉絲”。
“之前只是單純喜歡,因為動漫交了很多朋友。最近幾年動漫展越來越多,‘coser(扮演者)’們對服裝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畢業于服裝設計專業的付乘龍,于2007年底投資建廠,他的動漫服裝廠,位于武昌民主路的一處民巷。
“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0歲。”付乘龍說,是動漫讓自己和員工們走到了一起。“年輕人思路開闊,許多新點子用在設計上,總會讓人眼前一亮。”開業至今,最多的時候一天趕制服裝上萬件。
“做動漫生意,既要真心熱愛,又要有專業精神。”付乘龍認為,正是因為對動漫比較感興趣,才會考慮開發動漫服裝市場。
“傳統服裝廠對動漫缺乏了解,只求樣式和顏色符合訂單要求。”付乘龍說,自己的團隊有專人負責研究動漫資訊。制作中,不但會顧及服裝的面料,還會在設計上與客戶反復溝通。
“接到訂單后,采購、設計、生產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動漫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每個環節都要盡力做好。”收集訂單、趕制服裝、訂購面料,付乘龍一天的工作時間常常超過15個小時,他笑言:“有時候感覺像是在坐牢。”
據付乘龍介紹,服裝廠主要通過網絡接客戶訂單。目前,服裝廠的外文網已經上線,正在進行宣傳推廣。“網絡推廣的成本不高,與國外服裝相比,我們在價格上有優勢,想嘗試開拓海外市場。”
草根創業小故事3
花季離家打拼
1982年,嚴振華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貧寒的家境讓他從小飽嘗了人間的辛酸。小的時候,他穿的都是別人家小孩穿過的舊衣裳。他聰明,思想敏捷,上小學一年級時小心靈里就萌生了幫父母掙錢的想法。于是,一年級念完后,他賣掉了課本收到了一無錢。接著,他每天早早起床去檢廢品,一個月后共賣了6元錢。總共7元錢就成了他第一筆生意的資本。他用這7元錢去批發冰棒外賣,每天大約有2元錢的收入。雖然香甜的冰棒對他產生許多誘惑,但為了讓錢再生,他從不舍得吃一根。
嚴振華就在邊拾廢品邊賣冰棒中完成了小學的學業,上了初中后,他家里的經濟狀況仍沒有好轉。他每天幫助家里做飯,從而練出了一手好廚藝。后來,他的一個親戚在河南信陽開辦加油站正好缺一名廚師,嚴振華毅然輟學走上了異鄉打拼之路。那時,他剛滿15歲。加油站共有36個人,廚房工作就他一個人。小小年紀每天必須在早晨5時起床買菜、洗菜、做飯,7時與加油站所有工作人員一起用完餐后,又去買菜做午餐,有時累渾身骨頭像散了架似的。人多眾口難調,有時還要挨罵,幾乎每天都要哭一次。想起這些,他至今仍感到心酸。
通過廚房的采購,天生聰明的嚴振華發現了賣香煙的商機。于是,他到市場上去批發香煙按市場價賣員工,每月都能多掙一筆錢。后來,他發現許多到加油站加油的司機也經常要買煙,他便干脆擺了個柜子在加油站賣煙,加上工資,每月收入可達到900多元,使他感到非常開心。
從打工仔到老板
后來由于某種原因,嚴振華離開河南到了石家莊,他仍然在加油站干他的老本行——“大廚”兼清潔工,每天除廚房外,還要洗車、洗廁所,每天工作時間長達近15個小時,但他從不叫聲累。這一待就又是將近5年。十年的沉淀與積累,他漸漸從中學到一套對加油站的經營管理經驗。
2002年,原來他工作過的河南信陽那家加油站因為經營不善面臨倒閉,他便從石家莊掉頭回到河南。他分析了這家加油站的有相對客戶等優勢后,對他的親戚說,給他一個多月的時間,他會把加油站救活。他的親戚在無奈之下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把加油站交給他來管理。沒想到僅僅40天的時間,他就讓瀕臨倒閉的加油站起死回生,這讓他的親戚不得不刮目相看,人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他的精明強干。
一年多之后,石家莊的老板也想請他回去挽救即將倒閉的加油站。熱心腸的嚴振華又返回石家莊。兩個月后,這家加油站也開始扭虧為盈。于是,他想自己開設一家加油站,但這需要一筆巨額資金。正在發愁之時,早被嚴振華精明的經營頭腦征服的石油供貨商陳雙應表示愿意出資80萬元幫助他建加油站。于是,他的理想成了現實,成了昌福加油站的老板。
經營也帶來風險
有了自己的加油站,嚴振華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業。他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每天除了5個小時睡覺,幾乎都在干活。加油站經過一個月的裝修,終于開業,并迎來了開門紅。他知道,誠信是企業的靈魂,他誠信經營,熱情待客,使加油站的生意一天天紅火起來,前往昌福加油站加油的車輛每天都要排成長隊。第一年,昌福加油站不僅收回了成本,而且還獲得了較為豐厚的利潤。在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嚴振華開始規劃擴大企業規模,增開了一家加油站。
然而,隨著規模的擴大,嚴振華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也顯露出來了。他的兩家加油站一度出現營業額大幅下滑的狀況,一連串的問題,給了這位躊躇滿志的青年一個不小的打擊,但他沒有退縮,很快他就找到自己的“軟肋”。于是,他花一萬多元給自己“充電”,到北京培訓,從中受益匪淺。也為他以后的成功做了鋪墊。后來他又相繼融資幾百萬元在河北省開辦了光大石油、金塔石油等8家加油站,他在河北同行中知名度越來越高。
就在他創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時,風險來了。一個朋友說有一批油愿意讓嚴振華銷售,沒想到進了貨后才發現這批油竟然全部是化工油,這一下子給他帶來了近百萬元的虧損,同時還讓他的聲譽大大受損。在沉重的打擊面前,他曾經想到了自殺。不過這次的教訓,也讓他成熟了許多。
從經商到文化產業
經過不懈的.努力,嚴振華的事業終于又有了新的生機。從2007年上半年開始,幾乎每個月都增加一家加油站開張,目前,由他光大石油銷售有限公司控股的加油站已達到15家。擴張速度之快,令同行們欽佩。
最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9月,在國際原油暴跌至60美元時二大石油巨頭石油零售價一直保持不變情況下,光大石油居然還果敢地接管了石家莊市體育大街加油站。同時,嚴振華率先代表民營石油企業的把石油降價了4元8角錢,這個舉動引起了整個河北石油界的轟動,也得到了車友的一致好評。
在加油站經營成功途中,嚴振華又把創業的觸角伸向文化傳媒。2006年,他投資成立了大智慧教育集團公司,為回報社會,集團公司聯合共青團石家莊市委員會在石家莊組織了 “財富論壇”、“首屆創業河北大型學習論壇”、“創業河北校園行公益演講會”、“創業大講堂公益演講會”等,舉辦公益演講會近50場,受益人數超過了2萬人,他的演講給許多創業青年指明了方向。
2008年,經過申請,嚴振華的公司成功獲取了2009年度至2013年度的世界旅游小姐國際大賽中國賽區申辦的承辦權,使他的企業產生了從傳統生意到文化產業的飛躍。作為民營企業家,嚴振華在創業途中永遠沒有感到滿足的時候。他表示,今后他還要繼續擴大領域,進一步把自己的企業做強做大。
【草根創業小故事】相關文章:
草根創業故事06-10
草根批貨創業的故事09-01
草根創業的勵志故事09-12
草根創業故事13篇06-11
80后草根的創業故事09-25
草根創業故事(通用20篇)09-06
微信創業草根有故事08-27
草根創業5年的故事分享08-07
草根逆襲創業成功的勵志故事08-25
一個草根的創業傳奇故事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