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從保安到千萬富翁的逆襲
中國花木網項目是國內林業行業唯一一個支持在線交易、多用戶開店的花木在線交易平臺。項目為苗木種植、花卉種植、園林綠化、資材配套等全行業的人員提供了一站式的在線交易平臺,覆蓋了B2B、C2C、B2C、C2B等交易形態。
初次了解楊富偉,還是通過兩個月前的一次創業評選活動。
在人才濟濟的青年創客中,他算是個異類,同樣參加評選,別人個個頭頂碩士博士光環,他卻出身草莽,學歷一欄只簡單寫了“初中”二字。率性、勇氣可見一斑。
兩月后,記者在中國花木網辦公室第一次見到了楊富偉。
眼前的楊富偉個子不高,留著毛碎短發,皮膚白凈,黑色的毛衣和休閑褲顯得干練有神,最引人注意的是他手腕上那塊黑色的Apple watch,彰顯出主人的潮流范兒。
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充滿活力、時尚和機敏。
如果不是深聊,你很難想象他已在互聯網業摸爬滾打了近15年,是身家千萬、三家互聯網公司的老板。他創立的“51啦”是中國最早的站長統計工具,曾一度占據全國高達80%市場,他經營三年的中國花木網,如今是中國最大的花木B2B2C平臺,成為行業領航者。
從保安隊長到千萬富翁:一個初中生的草根逆襲
楊富偉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
由于家中貧窮,1994年,年僅 14歲的他就從初中輟學回家,做一些小生意補貼家用。
“當時就是開著三輪車趕集去賣小零食,餅干、水果一類的。”楊富偉回憶道,因為年齡小個子低(1.45米),他很難駕馭體型龐大的柴油三輪,所以每次發動機車時都需要求助于人。
就這樣一奔波就是三四年,楊富偉每日往返穿梭于各村的集會,十分辛苦。
之后,楊富偉來到登封一所武校學習。為何去武校?楊富偉解釋:“因為自己從小就喜歡看警匪片,很崇拜警察,希望自己在武校把身體練得棒棒的,爭取當一名警察。成為‘楊隊’。”
在武校這一段時間,楊富偉有幸接觸到電腦,并開始自學計算機。由于買不起電腦,他就拿硬紙板畫上字母當鍵盤練五筆。
從武校出來后,楊富偉并沒有實現自己當警察的心愿。2000年,他開始隨哥哥學習電腦,后因沒文憑找不到相關工作,無奈一人去北京打工,當保安。因工作出色,楊富偉很快就被提拔為保安隊長。
就這樣,從理想中的警察隊長,到現實中的保安隊長,楊富偉也算實現了他的“楊隊”夢,從此“楊隊”這個稱號和楊富偉一生結緣。
“在北京當隊長的那段時間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對我影響非常大”楊富偉不無感慨地說道。“當時做保安的小區是別墅區,看進進出出的豪車和一排排別墅,激起了我心里一定要出人頭地的想法。同時,我也在學習互聯網,天天看互聯網的書鉆研。
2003年,敏銳嗅到互聯網行業商機的楊富偉辭去了保安隊長一職,只身來到鄭州創業,一個人開發網站統計工具,從最初的單機工具到“51啦”網站。令他想不到的是上線短短兩個月,用戶突破三十萬,之后更以幾何速度增長。不到一年,站在互聯網風口的楊富偉就以此賺得了近百萬!
賺得第一桶金的楊富偉并沒有就此止步,而是再接再厲,用部分資本組建成立了“紫田網絡”,主要業務從“站長統計”轉向“域名注冊”。2005年公司財報上一系列漂亮數字證明了這次轉變的正確性:年營業額從幾百萬飆升至數千萬!
從一個窮苦農村娃到千萬富翁,這聽起來像傳奇一樣不可思議。但這對于熱愛互聯網、善于鉆研、嗅覺敏銳的“楊隊”而言,趁互聯網大勢雄起,一切都順理成章。
從互聯網跨界花木行業:一個中國苗木大鱷的崛起路徑
對于轉行投身“互聯網+花木”,楊富偉半開玩笑地解釋:“在搞互聯網的人里面,我們最會種樹;在種樹的人里面,我們最懂互聯網。”
在2007年,楊富偉創辦的紫田網絡經歷了一次危機的考驗:作為IDC的服務商——紫田網絡,所轄的一個網站被信息產業部查到含有不良信息,讓提供關于該網站的相關資料。在聯系到了該網站所在服務器的主人,得知此網站是他為朋友提供的空間,讓學做網站的。對方按照要求提供了該朋友的詳細資料,并關停了網站。后又因為各種原因,洛陽電信機房關停了網絡,而他們的服務器正放置于該機房,更嚴重的是里面還包含著30萬個客戶網站。為盡可能將客戶損失降到最低,紫田網絡工作人員連夜開車將服務器轉移至千里之外的杭州某機房。同時為了彌補客戶損失,楊富偉本人將自己的房產拿出來做抵押貸款、公司也拿出數百萬資金作出承諾:“如果有申請退款的用戶我們將無條件全額退款”。這在全國IDC行業也是首例。紫田網絡面對危機的敢于承擔與真誠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肯定,也讓紫田網絡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2011年,楊富偉嘗試帶著他的“紫田網絡”轉型——在洛陽偃師、嵩縣等地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建設“紫田農業”現代農業示范園,從事花卉苗木生產。“剛開始時想著種速生楊——每年將搞互聯網賺的錢,投資在這上面,過個十年八年,一次賣了。”楊富偉說,后來考慮到種樹回報周期太長,開始轉行試水苗木。他和團隊在洛陽承包了1200畝基地,種植綠化類苗木。同時他還在網上通過各大搜索引擎積極推廣他的綠化苗木事業。一年下來,營業額超過400萬。十里八村的鄉親聽說了這個“賣樹能人”,紛紛找他來幫忙銷售。楊隊二話沒說,幫老鄉們一口氣銷售了200萬元的苗木。
“畢竟自己是還是個農家子弟,對鄉土有些執念。能夠幫助村民致富,自己也覺得臉上有光,算是‘衣錦還鄉’吧。”說到這,楊富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苗木生意越做越紅火,找他幫忙的人也越來越多。2013年,楊富偉索性辦起了“中國花木網”,一個專注花木的B2B2C平臺。幫村民們搭建了一條“互聯網”致富路。
在楊富偉看來,市場上并沒有一家針對真正意義上的花木銷售的平臺:淘寶系開店門檻高,且花木買方市場寥寥;58系無審核機制,信息發布隨意,可信度低;而其他花木行業網站流量極低,功能缺失,不能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服務。
楊富偉瞄準這個商機,借力多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中國花木網”上線兩年,已經有6萬多注冊會員,通過網站達成的年交易額近3億。
在布局線上的`同時,花木網又在線下開展了37個服務中心,覆蓋中國7個花木主產區、30個副產區的行動,為農戶提供苗木采購、種植指導、渠道銷售的解決方案。未來的3年內中國花木網將完成全國主、副產區布局。
線下服務中心
“未來,我們更傾向做苗木行業的信息發布、提示、預警。通過種線上價格、供需情況,線下種植面積、病蟲害情況的整合,形成大數據,更好的服務農戶。”這是楊富偉對“中國花木網”未來的期待。
現階段,雖然網站已經成為細分行業的第一大網,但仍未盈利。大量的農戶仍然是在線上獲取購銷信息,在線下聯系交易。“農戶對于線上交易的認可還不夠,這是一個漫長的習慣培養過程。”楊富偉說,“我們也在積極引導農戶線上交易,盈收主要通過農戶注冊收取會員費、發布信息收取廣告費。我們的服務還有很大優化空間,隨著服務提升和用戶量的增多,企業也將逐步扭虧為盈。”
【百字觀察】
聽楊富偉講述自己的創業歷程,沒有高調的吹噓,沒有刻意的粉飾,你所能切實感受到的是一個農村小伙堅持逐夢的倔強,以及務實穩健的向上氣質。
從他質樸、原味的成長影像還原中,你仿佛能看到:一個初中畢業的14歲少年,是如何從起初的一個趕集逛會的小販、一步步成長為保安隊長、統計網站大咖、多家公司掌舵人,并最終打造中國目前最大的花木交易平臺——中國花木網的嬗變軌跡。
這個足夠草根、足夠勵志的創業故事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活生生案例。
縱觀楊富偉的成功路徑,誰說草根創業無法逆襲?反觀當下蕓蕓創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埋怨、退怯和自滿的呢?
【初中生從保安到千萬富翁的逆襲】相關文章:
從修車工到身家數億的成功逆襲07-02
面試逆襲成功記01-22
如何逆襲2017高考01-28
草根逆襲創業成功的勵志故事04-06
盤點逆襲最難就業季的專業07-15
2017考研復試調劑逆襲攻略02-16
逆襲之星途璀璨經典臺詞06-27
十大冷門專業,開始逆襲了!02-15
女大學生就業“逆襲”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