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90后創業者屋頂種菜的創業故事
下面小編與大家分享一篇90后創業者屋頂種菜的創業故事,一起看看吧!
樊偉,是一位90后創業者。曾就讀于華中科技大學的他,畢業后去了BAT中的騰訊,工作一年半之后,他毅然選擇辭職創業。雖然從事的是一直不被大眾所看好的農業,雖然創業歷程異常艱辛,但走到現在,哈哈農場已初具規模,有了40人的創業團隊,有了專業的營銷模式,也有了天使投資人的支持。不再是騰訊的產品經理,但他卻成為了哈哈農場的農場主,而“”讓人人都是農場主“也正是他創業的理念所在。
倔強小子的農業綠色夢
1990年出生的樊偉,201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應聘到騰訊公司做產品經理,年薪20萬。忙碌工作之余,他內心一直有一個創業夢想。2013年2月,樊偉毅然辭去了騰訊的高薪工作,和親友湊了30萬元,在深圳做陽臺種菜盆的代理。但最初生意卻不好,購買的人寥寥無幾。經過一番詳細的市場調研之后,樊偉發現,生態農業行業的思維模式偏傳統,沒有做得很好的公司,更缺乏爆發式增長的商業模式。
盡管做代理項目最終賠光了所有錢,但樊偉卻沒放棄都市農業這一方向。一天周末,他騎車無意間來到鄉下一處菜園,滿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生機勃勃的景象。此時他的內心里突然感覺到了一種平靜的力量。正好一位好友打來了電話,向他推薦看看《舌尖上的中國II》走紅的屋頂菜園。樊偉看罷之后,有了一個大膽念頭,他要將這種屋頂菜園由想象搬到現實,要在鋼筋水泥中收獲綠色。在他看來,不少城市家庭都希望能擁有一片自家的菜園,而當下城市霧霾嚴重,需要大量綠化,全國多地已經出臺屋頂綠化補貼制度,其中北京補貼為100-150元/平方米,武漢也從2006年開始推廣屋頂綠化。屋頂農場正是兩者結合之下的無限商機。
為了一個合適的屋頂 樊偉曾偷偷摸進商場經理辦公室
屋頂種菜先要有屋頂,可哪個屋頂才能成為自己的菜地呢?心懷創業夢想的樊偉不斷地尋找,洽談,終于與一家商業中心達成
樊偉不無自豪地說,為了說服這家商業中心同意在屋頂種菜,自己還真是想了不少辦法,如果能簽下這個合同,就算再辛苦,心里也是很高興的。
經歷過許多次類似的情況后,現在的樊偉淡定了很多。2014年初,樊偉開始推廣他屋頂種菜的夢想。在他看來,武漢86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約有173平方公里是屋頂,即便僅有10%的屋頂能夠成為菜園,也能種出上百億元的產值。閉上眼,這些美好的前景總能讓他充滿信心;但一睜開眼,他就要每天面對現實的種種無奈。
樊偉:第一個找不到人,直接在前臺就被拒絕了,摸到他們經理辦公室里面去,當時直接就不想談,因為他們這種行業呢,就比較傳統,可能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落后,尤其在武漢這個地方,是一個經濟也不算很發達的地方,對他們來說更難接受一些新鮮事物
拒絕,拜訪,再拒絕,再拜訪,這是樊偉每天都在重復的工作。但這樣的重復,也讓他的菜園子一點點擴大了。
在他的堅持下,這家商業中心的負責人最終被他的誠意打動,同意樊偉在屋頂種菜。
樊偉:對。來了好多次終于簽上了。非常高興,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我們第一個商業中心,2015年加油。
樊偉非常開心,也很看重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曾經的拒絕與失落也煙消云散。剛簽完合同,他便帶著園藝師,馬不停蹄地趕往另外一個用戶那里。
武漢的這家月子會所是樊偉屋頂種菜的第一個用戶,現在菜園種了一個月,終于出苗了。但由于此刻正值冬天,菜苗生長慢,這家用戶希望能盡快出菜、食用。
這家月子公司的負責人說,對于能不能在屋頂種好菜沒有多大把握,不過屋頂種菜對于自己這樣的商業機構來說是一種宣傳。因為新鮮蔬菜的概念對不少新媽媽們都很有吸引力。
月子公司負責人:一個可以帶來家的這種感覺,就是說健康然后的話吃起來的話就像小時候的那種感覺。
此外,樊偉的屋頂菜園也被一些學校看中。作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校方很愿意讓樊偉的團隊在學校的屋頂給學生們傳授農業種植知識,提高學生自己動手勞動的能力。
百折不撓的毅力讓屋頂菜園被人們熟知
2013年10月,樊偉在深圳創辦了“哈哈農場”。對于一個初創者和門外漢來說,一切都需要從頭摸索和不斷探究。樊偉開始積極地尋找顧客。功夫不負有心人,“哈哈農場”接到的第一單,是為深圳一所小學建一塊40平方米的屋頂農場,這讓樊偉和團隊堅定了從業信心。隨后,他們又接到一家私人住宅的4萬元訂單。
可是好景不長,在開業好幾個月時間里接到的訂單屈指可數,新的問題又擺到了他面前:造價高、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受眾定位也不太明顯,缺乏核心競爭力。面對困境,樊偉只好回到武漢尋找破題良方。
他的創業導師團成員魏曉明卻鼓勵他堅定信心,魏老師說:“屋頂菜園一定會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因為一些發達國家的綠化面積達到100%,而中國才剛剛起步,因此你要抓住時機。”在魏老師的幫助下,他很快研制出一種新型塑料箱容器,比之前的價格降低一半。魏老師建議:哈哈農場可嘗試小規模起步,做出樣本工程,再爭取項目扶持資金,有一定盈利后再滾動發展;再有,“哈哈農場”宜開展業務一體化服務,即提供屋頂農場的整體設計方案,以克服容易被人模仿的弊病。
2014年6月,樊偉在武漢成立“哈哈農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然而,創業比他想象中的要復雜無數倍,面臨的困難一個接著一個。成立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投入。但很快機會來了,2014年7月26日,他參加了武漢2014年創業“青銅匯”路演,舞臺上他信心滿懷講出了“屋頂菜園”的綠色創業夢,新穎的創業項目最終獲得了50萬元的投資。
有了資金投入后,他和團隊成員開始對屋頂菜園進行多次研究,從種子、肥料、菜苗的選用,再到培養菜苗,設施的完善,連種菜的箱子都是反復改良過的,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細節反復打磨,比如箱子到地面有多高,這樣既能節省材料又能保證植物生長的好。
在推銷屋頂菜園的時候,樊偉充分運用自己的互聯網思維,樊偉研發出了“哈哈農場APP”,2014年11月,哈哈農場在Apple Store上架同名應用。通過這個平臺樊偉提出了“傻瓜也能種菜了”的夢想。在這款手機應用里,用戶可以在“發現”頻道看到陽臺種菜方面的種植知識,如工具、容器的選擇等,也可以在“菜園”頻道里添加自己所種的菜品,根據提醒卡片的指示,學習浸種、澆水、防病、播種等。如果實在不會種菜,還可以到樣板農場學習種植。整個種植過程經過大量優化,讓從未種過菜的人也能輕易上手。
屋頂種菜先要有屋頂,可是武漢哪個屋頂才能成為自己的菜地呢?在他看來,武漢86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至少有173平方公里為屋頂(以20%推算),即便僅有10%的屋頂成為菜園,也能種出上百億元的大市場。閉上眼這些美好的前景讓他充滿信心,但一睜開眼他就要面對現實的種種無奈。可是他不甘心,無數次的失敗經歷反而激發起了他昂揚的斗志,他決心一定要成功。于是被拒絕,拜訪,再被拒絕,再拜訪,這是樊偉每天都在重復的工作,但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屋頂菜園終于出現了轉機。
一天,樊偉的手機突然響了,等他接聽之后,才知是武漢某月子中心負責人打來的,原來負責人在電視里看到屋頂菜園的有關報道,這引起了他的強烈興趣。屋頂種菜對他們中心來說是一種很好的廣告宣傳,親手栽種新鮮蔬菜的概念對不少新媽媽來說都非常有吸引力!除了能帶來很溫馨的家的感覺,還能吃到和小時候一樣新鮮的蔬菜,而這成了樊偉公司第一筆生意。
緊接著好事接踵而至,2014年12月份的一天,之前拒絕他的那家商業中心負責人終于被他誠意所打動,同意樊偉在商業中心屋頂上種菜園。
作為創業者,樊偉對“用戶就是上帝”這句話有著比普通人更深的理解。只要用戶出現問題,他總是第一時間用最快速度趕到。一次,武漢這家月子中心的屋頂菜園種了一個月已經出苗了,但由于正是冬天,菜苗生長慢,月子中心希望盡快出菜使用。樊偉便提出了兩個解決辦法,一是搭鋼架棚,二是搭簡易棚。最終通過反復考慮,月子中心選擇了搭造簡易棚。對于當初在屋頂建菜園,這家用戶的負責人說,當時并沒有多大把握。但是樊偉通過實踐證明,選擇屋頂上種菜是沒錯的。現在這家月子中心因為有了屋頂菜園吸引了不少的準媽媽,并且帶來了經濟效益。
此外,樊偉的屋頂菜園被武漢某中學、小學等學校所看重,作為學生的第二課堂,校方很愿意讓樊偉的團隊在學校屋頂給學生傳授農業種植知識,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自然,感受植物生長的過程。
隨著屋頂菜園良好聲譽的傳播,“哈哈農場”的樣板房里迎來一批又一批的前來參觀的人們,水靈靈無公害的蔬菜,讓人不禁眼前一亮,愛不釋手。
【90后創業者屋頂種菜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90后情侶創業故事09-25
90后創業小故事10-09
90后李錦江的創業故事09-25
故事分享:90后的創業夢08-06
創業故事:90后男孩的成功創業路08-10
90后創業開私人影院創業故事08-05
90后小伙義烏網絡創業的故事08-22
90后男孩養雞艱難創業的故事08-22
90后微商女孩的創業故事08-24
創業者啟示錄的創業故事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