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慶銅梁劉勇創業養竹鼠的農村創業故事
“每月供應20xx只?好,馬上就能簽協議!”“你要的貨現在還供不了那么多,要不你留個電話?”……在上個月舉行的西部農交會上,來自重慶銅梁區侶俸鎮的竹鼠養殖大戶劉勇忙著與客商交流。令他懊惱的是,有些客戶的訂單他暫時還供應不了,只好作罷。
“價格出到兩百元一公斤,但人家要的量大,我目前還供應不上。”雖然有些沮喪,劉勇卻對發展竹鼠的前景更看好了。因為他現在不但有200畝的竹鼠養殖場,創辦了養殖合作社,還鉆研出10項專利技術,他相信過幾年就可以擺脫這種尷尬了。
竹鼠,又稱竹貍,喜食竹子,我國沿海地區對其需求特別旺盛,目前已在廣西、貴州等地實現了馴養。
20xx年,在廣東韶關打工的劉勇首次接觸到竹鼠,得知其在沿海地區價格高達80元/公斤還供不應求時,他放棄了年收入15萬元的汽車維修工作,準備回鄉養竹鼠。
當時,一對種鼠就要上千元,他特意到廣西學習養殖技術。20xx年末,劉勇回到老家銅梁投資80多萬元,流轉30多畝土地建起了養殖場,并從廣西恭城引入種鼠200多對,開始了創業之路。
千里引種,巨資建場,劉勇以為可以賺大錢了。然而不久,竹鼠們開始掉牙齒或拉稀。看著投入20余萬元買來的種鼠一只只死掉,他欲哭無淚。
問題在哪呢?困惑的劉勇把當地畜牧專家請上門“會診”,專家們現場查看后得出的結果是——“水土不服”。原來,竹鼠好動,小規模圈養竹鼠沒有問題,規模一旦大了,在圈舍狹小的空間內鍛煉不足,空氣質量又差,竹鼠就容易患病交叉感染導致大批死亡。
隨后,劉勇準備模擬野生環境養殖。20xx年,他將養殖場擴大至70畝,將一個小山坡圈了起來,又種上大面積的速生竹和皇竹草。還改造了圈舍,進行“敞開式固定飼喂+模擬野生環境放養”;在飼料方面,更多地補充竹子、皇竹草等原生態材料。隨著養殖環境和飼喂方式的改進,竹鼠成活率大大提高,目前已達90%以上。
養殖獲得突破后,劉勇開始總結經驗申報專利,目前已手握竹鼠仿生態圈舍、仿生態養殖單元、竹鼠模擬野外養殖圈舍等9項實用新型專利,以及竹鼠生態養殖法1項發明專利。
此外,劉勇還通過網絡直播、西部農交會等平臺,讓萌萌的小竹鼠出鏡亮相以擴大影響。現在,他在銅梁及周邊區縣已有不少固定客戶。
今年初,劉勇創辦的駿豪竹鼠養殖股份合作社基地已發展至200畝,竹鼠存欄7000多只,年產值近200萬元。
“下一步,我將通過免費傳授專利技術、提供種苗等形式,擴大生態竹鼠養殖規模至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劉勇介紹,目前,已有銅梁等地近20余農戶與其建立合作關系。
【重慶銅梁劉勇創業養竹鼠的農村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楊庭志癡迷養鵪鶉的農村創業故事02-22
創業的故事11-03
關于農村創業的建議10-28
養羊創業計劃書10-25
邵逸夫的創業故事11-09
草根創業故事06-10
創業勵志故事12-12
名人創業故事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