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面包香味背后的創業故事
從今天起,無錫日報和無錫市臺辦聯合主辦的欄目“臺商風采錄”與讀者見面了。借助錫商周刊這一平臺,我們將展示無錫臺商的經營之道、發展歷程、成功經驗、社會公益、人生感悟等,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錫臺兩地經貿交流與合作的發展脈絡。在這里,無錫讀者也將更加了解臺商的生活,感受他們創業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兩岸和平發展給兩岸同胞帶來的紅利。敬請關注。
中山路八佰伴旁的85度c,人頭攢動,顧客排隊拿著托盤和夾子去取面包,然后再到收銀臺買單。呂國宏偶爾也會夾雜在隊伍中,不僅因為面包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更因他工廠生產的新麥面包機已經覆蓋到了這家面包店。
除了85度c,元祖、克里斯汀,這些耳熟能詳的面包品牌都使用呂國宏生產的面包機,呂國宏還把新麥面包機的觸角覆蓋到了無錫的連鎖超市大潤發、家樂福、華潤萬家及沃爾瑪。
作為無錫臺商協會會長、新麥機械(無錫)有限公司總經理,從1995年在無錫設立工廠以來,呂國宏已經深深扎根在這片創業熱土上,用他的話說,“我可以算是半個無錫人,也是你們說的錫商!”堅持“面包藍海”戰略,終于成就亞洲第一
初見外表斯文、個性謙遜、低調沉穩的呂國宏,令人倍感親切。
他1994年來無錫考察投資,1995年就在無錫建立了新工廠,至今有二十余年。當談到著眼大陸、扎根無錫的經過,呂國宏像是翻開了自己的回憶錄娓娓道來,他告訴記者,無錫的工業基礎好,而且工藝技術先進,這是新麥當時選擇落腳無錫的主要原因。隨著臺灣土地、勞動力成本逐年高漲,新麥開始外移鑄造件廠到大陸,再將制造好的零組件送回臺灣組裝,直到呂國宏發現了大陸潛在的龐大市場,才決定來此投資設廠。
“90%以上的臺灣人早餐吃面包。”呂國宏說,目前大陸人均的面包消費僅是歐洲的十五分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面包需求也會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大陸面包市場潛力十分樂觀。
據了解,新麥產銷自有品牌sin-mag烘焙機器,包含攪拌機、滾圓機、切片機、烤爐等,烘焙面包的所有生產機器皆備,機型高達250種以上。新麥已在大陸各地設有65個辦事處,服務網絡遍布大陸。同時新麥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相繼在美國、馬來西亞等地設廠。依托新麥在大陸的快速發展,公司于2007年在臺灣上市,新麥也當之無愧地被外界稱為亞洲最大的面包烘焙設備廠。
頂著“亞洲最大”這樣的光環并沒有讓呂國宏停滯不前,而在談到新麥取得的巨大成功時,呂國宏謙虛地表示這還遠遠不夠。目前新麥的競爭對手主要集中在海峽兩岸,他估算有200多家,而放眼全球,新麥前面更是有“五座大山”。“在如此激烈的競爭市場中,不進步則會被淘汰。企業只有積極創新、自主研發,才能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和生命力。”做好會員服務,讓協會成為臺商的家
回憶初到無錫投資時的情形,呂國宏感慨如今城市發生了巨大改變。
“當年晚上六點過后,整座市中心一片漆黑。”“公司門口的路只有一個車道,而且以前沒有高速公路,要去無錫,得從上海進,一趟路得要好幾個小時車程才到得了。”呂國宏說,現在不僅城市繁華,交通也方便了。因此,一路見證無錫發展并經歷企業成長中各種問題的呂國宏,對于臺商在大陸投資經營的各種問題尤為清楚。2010年9月,經過推舉,呂國宏任無錫市臺協第七屆會長,目前無錫臺商協會已收納300多名會員。
“做好會長就是做好會員服務,讓協會成為臺商的家。”呂國宏說,一次次的培訓講座,幫助會員深入了解大陸相關政策及業務知識;一次次的參訪活動,讓會員開闊眼界,增進互動交流;還有一次次與顧問單位的聯誼,更是架起了協會與無錫政府溝通的橋梁。
已經在錫山區買了房子的呂國宏,現在回臺灣的時候并不多,他更愿意把時間留給山清水秀的無錫,在做好企業經營同時,他還經常和夫人一起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多次帶頭向紅十字會、教育機構、貧困家庭等捐款捐物。
這就是呂國宏,沒有高談闊論,卻低調務實;踏實干實事,也熱心做服務。而隨著新麥的不斷發展壯大,呂國宏的面包論不斷被驗證,“讓更多人吃上自己的機器做出的面包”的夢想也更加直觀,“代表亞洲走向世界”,新麥在呂國宏的帶領下,越來越真實地呈現在世界面前。
http://m.shddsc.com/【面包香味背后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華為創業背后的故事09-05
雅戈爾創業成功背后的故事08-10
馬云創業背后故事08-16
IT行業大佬背后的創業故事09-11
“順豐”上市背后的創業故事08-04
喬布斯創業的背后故事08-05
億萬財富背后不為人知的創業故事08-20
大學生情侶開面包店的創業故事08-24
白領創業開面包店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