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不愿意只做英雄的陪襯創業故事
因為每一次放棄就是給自己一次新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也就是自己最后走向成功的源泉。
1991年,張黎剛決定放棄所有人都羨慕不已的復旦大學生物系學士學位,他要申請到美國去留學,許多人都說他是不是瘋了,放著好好的復旦大學不讀,為什么要到美國去留學?何況去的學校并不是什么名校,而是一所普通大學,為了能湊夠學費,每個周末,張黎剛都要到中餐館去打工,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從事刷盤子的工作,這樣又苦又累的生活,讓很多認識張黎剛的人都問他是不是后悔當初的選擇。
張黎剛不后悔,他說他到美國唯一的夢想就是為了最終能夠進入哈佛大學讀書,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鋪墊,只要能進哈佛大學,他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
張黎剛真的被哈佛大學錄取了,并且他在哈佛大學遇到了張朝陽,張朝陽的幾句話就讓他熱血沸騰,他又一次選擇了放棄。只是上一次放棄的是復旦大學的生物學學士學位,這一次放棄的是哈佛醫學院的博士學位,這樣的學位是許多人做夢都想得到的,可是張黎剛卻放棄了,因為他說所有的放棄都是為了最后的成功。
回到中國,張黎剛成了搜狐產品部的總監,他在工作中熱情高漲,并且很快就要被聘為搜狐的第一個副總裁,可就在這時候,張黎剛卻遞交辭呈,他說想自己嘗試著創業。
1999年,張黎剛和三位合伙人一起創辦了e龍旅行網,張黎剛任CEO,正當e龍走上正軌,并且一筆6000萬元的資金將要注入的時候,張黎剛卻又不干了,他又一次選擇了放棄。
這一次放棄,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他,更沒有人相信張黎剛所說的——有的時候放棄是為了更好的成功。因為每一個認識他的人都說,在張黎剛的身上機遇無數,如果他能夠選擇其中的任何一條路走下去,今天也已經功成名就了,他可能會像張朝陽一樣成為叱咤風云的商業巨子。
的確,如今的搜狐公司在互聯網站中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說,就是e龍也成了中國最大的商務旅行與城市消費服務公司,并且成功地在納斯達克上市。張黎剛自己也清楚,如果自己沒有選擇放棄,那么任何一條路在常人的眼里都是一條平坦的金光大道,可惜這樣的金光大道卻被他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了。
什么才是自己理想中的路呢?張黎剛自己也想不明白,他開始不斷地尋找。2003年9月,張黎剛坐在飛往成都的飛機上,他隨手拿起了一本雜志,雜志里的一句話吸引了他:“誰來管理我們的健康?用IT手段可以比用日記管理得更好。”就這一句話,點燃了張黎剛的創業熱情。
2004年2月,張黎剛的“愛康網”開始運營,并且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重要省市布點,第一期投入就達到2000多萬元,如今“愛康網”一切運作良好,并且準備上市。面對自己一手做起來的“愛康網”,張黎剛感觸頗多,他說他今天的成功正得益于他的每一次放棄,因為這些放棄給了自己更多的挑戰和機會,只有在不斷地放棄之中,自己才有可能最終尋找到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搜狐張黎剛參與了創業過程,幫助張朝陽實現搜狐的夢想。到了e龍,當時邀請3個合伙人回國一同創業,成就了張黎剛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創業,然而當時張黎剛一點經驗都沒有,因此走了不少彎路,所以e龍的創業過程是不完整的。到了愛康網,張黎剛終于覺得自己是準備好了!
其實每一個人的成功之路上,都得不斷地放棄和獲取,關鍵在于我們在擁有很多的時候是不是像張黎剛那樣敢于放棄,敢于挑戰自我,因為每一次放棄就是給自己一次新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也就是自己最后走向成功的源泉。
有人說張黎剛是新冒險主義者,但張黎剛自己說:“我不愿意只做英雄的陪襯!边@些也有其性格的因素,執拗讓張黎剛從來沒有服輸過。
回首走過的這些路,張黎剛明白,其實人生的過程和經歷是不可取代的。有時候人生就需要這樣一個經歷,一步步到位,反而讓自己的人生比別人更豐富。
【我不愿意只做英雄的陪襯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如何造就“英雄”09-25
幫助初創公司慧眼識英雄的創業故事09-26
只做自己說說10-19
創業的故事11-03
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的完整創業故事10-26
明星的創業故事09-26
邵逸夫的創業故事11-09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1-07
名人創業故事11-04
創業勵志故事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