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皮的故事創業
這說明這些快速消費品企業都極其看好明年的市場,甚至還包括漢王這樣的IT公司和格蘭仕這樣的家電企業,都認為明年是它們擴大市場份額的大好時機,所以不惜砸下重金,這種情形和2008年底形成鮮明反差,難怪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先生擔心2010年的經濟增長不是太慢而是太快。
中國企業對未來的這種樂觀同樣反映在機構對中國股市明年的預期上,在水皮的印象中已經發布預測的機構絕大多數都把指數的上限抬高到了4000點之上,只有瑞銀表現出相對的謹慎,這同樣和2008年絕大多數機構的悲觀絕望形成巨大的反差。
從2639點起步的這波行情推動力量更多的來自于居民存款搬家的力量,而和歐美等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居民無論是持有股票的比例還是擁有共同基金的比例都是相當低的,上升的空間相當的大。這種不同決定了第二波行情會比第一波持久、漫長,同時復雜曲折。
那么行情會發展到什么時候呢?三個指標可以互相參考。
第一個是時間。一般而言,一輪牛市的周期從低點到高點是三年時間,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三次跨年度行情就是如此。不但中國這樣,美國也一樣,而且只有在一半時間過去之后才會在市場層面上形成牛市的共識,從這個角度看,2010年極可能重復2007年的走勢,沖高回落的概率比較大。
第二個指標是加息。很多人認為銀行一旦加息,股市就會回頭,其實上一輪的市場表現已經告訴大家,傳統經濟學的很多定理是錯誤的,比如加息是利空。因為現在一般央行加息的方法都源自美聯儲的微調式,并不會直接對公司成本構成一次性的威脅,反而加息起點被視作經濟向好的拐點。因此,加息的過程恰恰構成牛市的過程,真正構成利空的拐點至少在十次加息之后才會出現。
第三個指標是市盈率。3500點左右對應的是25—30倍的市盈率,以中國經濟的成長性而言,這是個并不高的指標,也是個相對合理的估值。理論上講上證指數每年有20%—30%的增長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市場并不會按部就班,漲就會漲過頭,跌也會跌過頭,這樣大家的機會才多。2007年10月6124點時滬深的平均市盈率達到71倍,考慮到一旦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態,市盈率在短期不會重見這個數字,但是沖到45—50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當然這三個指標的運用還要看2010年的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如果貨幣政策收縮過快,那么一切都不成立。
【水皮的故事創業】相關文章:
創業的故事11-03
村姑創業故事05-04
草根創業故事06-10
明星的創業故事09-26
邵逸夫的創業故事11-09
成功創業故事04-12
創業勵志故事12-12
名人創業故事11-04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1-07
創業成功的故事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