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80后潘裴放棄年薪20萬元工作只為回鄉潘裴說的創業故事
“請您嘗嘗,咱家鄉特色的‘荷葉茶’,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健康產品。”這是80后創業者潘裴說的最多的一句話。1984年出生的他,寧愿放棄高薪回到老家江蘇宿遷市泗洪縣,結合家鄉的資源優勢,將家里種植的蓮藕、荷葉加工后,生產制作成養生的“荷葉茶”,并經過自己精心的設計包裝成產品,線上線下營銷相結合,實現了他一直以來的創業夢想。
辭職回家 遭父親強烈反對
泗洪縣的電子商務產業園里,潘裴正在對“荷葉茶”進行包裝,準備發往全國各地的買家手中。倉庫里,堆滿了已經生產好的茶葉。“創業才開始,什么都得自己做啊。”潘裴微笑著說道。
提起當初的創業選擇,潘裴說,大學畢業以后,他一直想自主創業,但剛出校門的他什么也不懂,所以想先積累一些工作經驗。2007年大學畢業后,潘裴和同學一起前往蘇州打工,第一份工作是汽車銷售,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他做到了經理的位置。2010年,潘裴的一個上海的朋友向他拋出橄欖枝,開出了年薪20萬元的高薪。于是,潘裴只身前往上海,從事工程機械配件銷售,負責上海分公司的各項工作,從組建團隊到產品銷售,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實現銷售額突破千萬。
然而,做出來的成績也是依托別人的產品,讓一心想創業的潘裴很不甘心,“我想擁有自己的產品,有一天可以把它推向市場。”潘裴說。經過再三考慮,他決定回鄉創業。說干就干,2013年11月,潘裴向公司遞交了辭職信。“辭職的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就是想告訴自己,是時候重新開始了。”然而,潘裴辭職回家卻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你好好的工作不做,回來能干什么?”一向溫和的父親也變得嚴厲起來,連續幾天都沒有搭理潘裴。
創業起步 對蓮藕情有獨鐘
“我們這代人已經不熟悉土地了,每個年輕人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可是以后土地誰來種?”“土地才是老百姓的生活源泉,如果把地種好,說不定也能干出一番大事業。”……一次次與父母溝通,潘裴終于說服了父母,同意他在老家創業。“既然選擇了創業,就不能回頭,無論成敗我都不后悔。”潘裴說。
回鄉創業,說著簡單,但從什么地方著手?潘裴最熟悉的就是自家種植的蓮藕。2004年,父母在泗洪縣天崗湖鄉承包了200多畝地試種蓮藕,到了2007年種植面積增加到1000多畝。“家里有這么多地,就是我最好的資源。”潘裴回憶,父母種植蓮藕的時候,他正在上大學,每年放假回家都跟著父母采藕、送貨,逐漸熟悉了蓮藕的習性和生長環境。于是,潘裴決定先從蓮藕試驗田開始,通過學習,他不斷嘗試各種品種及種植方式。
在這期間,潘裴成天呆在田地里,哪里有種植蓮藕的基地就往哪里跑,哪里有蓮藕加工產品就去哪里看,成天就琢磨著怎樣才能把蓮藕進行深加工,再推向市場。
最大夢想 讓更多人了解泗洪土特產
2014年初,潘裴發現上海、浙江等地的土特產藕粉多是藕片加工,只有少數用到荷葉。由于荷葉具備養生、清腸、消脂、降三高(血壓、血脂、膽固醇)等天然特點,潘裴突發奇想,是不是可以把家鄉的荷葉加工變成“荷葉茶”?而家里種植蓮藕,質量肯定能保證。加上自己懂網絡、懂包裝、懂營銷,潘裴決定生產“荷葉茶”,進行線上線下銷售。
之后,潘裴前往各地學習茶葉生產經營之道,并采購生產機器,經過專家指導、無數次對比實驗、千百遍嘗試,歷經1年終于將代表泗洪特色的“荷葉茶”研究生產成功。8月21日,潘裴將網店和商標同時取名為“泗水良農”,并將“荷葉茶”精心包裝,進行網上銷售。潘裴說,其實家鄉資源特別多,一旦找到突破口,加工成產品,跟市場產生良好的互動,就能達到理想的銷售狀態。
潘裴透露: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我最大的夢想就是把家鄉的優勢資源發揮到最大,讓更多人了解來自洪澤湖畔魚米之鄉泗洪的土特產。
【80后潘裴放棄年薪20萬元工作只為回鄉潘裴說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80后勵志的創業故事09-26
80后美女創業故事08-04
讀書筆記:《彼得·潘》(精選20篇)07-20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教學設計04-22
80后教育培訓校長的創業故事09-25
80后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09-26
80后美女創業故事9篇11-05
80后美女創業故事(9篇)11-05
美國“海歸”年薪高達百萬元09-25
80后美女創業故事(集合9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