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震驚!90后明星創業公司多以失敗告終的原因竟然是!
導語:90后創業從開始到結束,似乎總在彰顯與眾不同。比如神奇百貨的王凱歆因為“搬家離職”事件又掀起了一波“90后CEO就是不靠譜”的口水仗。而在不久以前,以余佳文、馬佳佳為代表的“失敗的90后CEO”們也如坐過山車般地快速經歷了從媒體寵兒到千夫所指的完整周期。那么90后創業是不是真的都以失敗告終,90后是否真的不靠譜,90后是否不適合創業,這些答案就跟著小編一起在文章中探尋吧!
90后群體曾經是時勢造就的創業英雄
實際上,90后創業高潮僅持續了不到一年,就陸陸續續地被負面消息打得頭破血流。時至今日,或將伴隨著禮物說前路渺茫的現狀,似乎等于給這個風口最終畫上一個句號。
2014年90后初創者在資本狂歡的時代趕上了一波不小的浪潮,引發全民關注。尤其是以徐小平、IDG為代表的一眾投資人,極其偏愛這群有個性的年輕人,也希望借此贏得這部分主流網民群體的歡迎。與其說投資方是在投資90后,不如說他們是在搭一次宣傳的順風車。在中國越發不缺投資基金而缺少優質創業項目的境況下,投資基金比創業項目更需要宣傳自己、爭奪被投資者。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以馬佳佳、陳安妮為代表的90后創業者憑借個性標簽的光環加持,在資本熱捧和媒體聚焦的助推下,成為眾多人眼中“集美貌與智慧于一體”的男神女神。更重要的是,他們所推崇的90后標簽也被更多人看作是一代人對現實的表達和控訴,從而更加深了對這些90后創業明星的認可和支持。
然而單純地對人投資,這也為以后的盛世倒坍埋下了隱患。我們看到短短一年之內,禮物說、一起唱、神奇百貨等新晉公司,在其創始人的90后明星光環下,皆輕而易舉地進行了千萬級別的融資,一時風頭盡顯。然而隨著全民創業進入深水區,這部分依賴創始人名氣的初創公司漸漸隱沒在大眾輿論之中。一旦重新出現在媒體曝光之下,多數都是以失敗或相當負面的形象亮相。
王凱歆的神奇百貨也是如此,而歷經三輪融資、商業模式更為成熟的一起唱,去年年初就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甚至直言連全體員工一個月的工資都發不起。相較之下,禮物說算得上是創業潮過后堅持得較為長久的一個,可是如今的裁員只能說是朝不保夕。
從創始人的角度來講,90后的標簽曾經將他們推上高峰,可現在看來,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標簽自帶的商業價值,才使得他們一味地沉迷于販賣標簽得來的成就,而忽略了一個公司立足的根本是尊重商業法則,創業者應該具備一個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基本素質。
創業是否與年齡相關?
據深圳某大學調查發現,自2010年入駐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160個創業團隊,其中只有12家企業目前仍在運營,其余的近百個創業項目都“夭折”了,創業成功率還不到5%。失敗的因素中,因為市場需求、資金短缺、團隊問題是最為突出的導致失敗的因素。
這自然不是個例,就連曾經被寄予厚望、歷經數輪融資的明星初創企業,也是倒閉的倒閉,停擺的停擺,能堅持下去的也只是在負隅頑抗。不過仔細剖析原因可以發現,創業潮的失敗是在所難免,它所呈現的失敗也并不是完全由這批90后創業者的年齡導致,所以也就不能單純的說,這是90后創業的失敗,而更多的是多方主體作用的結果。
因此創業是否成功,跟“90后”的標簽無關。因為每個人每天都在變老,年齡最大的90后現在已經有26歲了。再過幾年,90后將成為TMT創業的主流,將有越來越多的優秀90后CEO涌現,90后也將不再是當前被“吊打”的狀況。其實,歷史總是重復的,曾幾何時80后創業者也被視為“不靠譜”的典型而被“吊打”,但如今他們已成為創業的主力了。
所以,創業成功與否,與“80后”、“90后”的標簽無關。但是,創業的成功率一定與CEO和初創團隊的年齡密切相關。因為年齡過大或過小,在創業的時候面臨的挑戰都很大。一方面是人的精力和體力、沖勁和干勁,以及學習的能力,開放的心態等因素都將隨著年齡的提高而降低;另一方面,心態的成熟、經驗的積累、人脈資源和行業積累都需要時間和歷練,太年輕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積累。所以創業是有黃金階段的,那就是25-40歲(即30-35歲±5歲)。
【震驚!90后明星創業公司多以失敗告終的原因竟然是!】相關文章:
創業失敗原因03-14
創業失敗的原因幾何09-26
容易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10-13
創業失敗后勵志的句子04-24
創業失敗的九大原因09-26
創業公司倒閉的原因09-23
90后小伙創業感言09-25
90后創業小故事10-09
明星的創業故事09-26
創業失敗的十大原因總結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