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國諸葛亮創業為何慘敗收場
諸葛亮創業為什么失敗?主要是經理人創業時和老板是有區別的。
第一,經理人和老板從概念上的區別
什么叫經理人?經理人就是經營和管理的人,他的專業工具是經營和管理,這是經理人。什么叫經理?經營與管理就叫經理。經理人在創業初期,也是只具有經營管理的能力,而老板的其他能力還暫時不具備,需要在未來的創業過程中鍛煉積累。
什么叫老板?老板的板共有三層意思,一、老板就是企業最后一塊擋風的板,這個風,就是風險。二、老板是企業組織里承受壓力最大的一塊板,處在所有板之下,老板這塊板承受不了壓力了,企業就徹底被壓垮了,這個壓力來自企業內外,來自老板本人的內心和外部雙重擠兌。三、老板是社會最底層的一塊板,我說過,創業老板的生活質量狀態只比兩種人生活質量高,一是殘疾人,另一是囚犯,因為這兩類人行動不方便,前者是自身健康得約束,后者是社會管理工具的約束,所以,老板是社會最底層的一塊板,老板是世界上最不能要面子的一類人,因為要面子就沒有票子,不是老板本人需要錢,而是所在的組織需要錢,從這個角度來講,創業老板的生活層面還不如乞丐和殘疾人。
第二,角色風險。經理人就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人,就是企業的經營管理的角色,而老板是干什么的?老板是四個角色,第一是企業組織里的工兵,他是最大的工兵,跑在前面,他干不了的活,別人都干不了,所以他是從工兵開始練起的。第二,他是管理者,他要對企業進行管理。第三,他是領導者,他要完成決策。第四,他是資本者,他要完成投資。經營管理和最后這四種角色的區別是什么?就好比是一棵樹,經理人和員工干的活就是樹葉和鮮花,而樹葉和鮮花要長在樹枝上,樹枝要長在樹干上,樹干長在樹跟上,樹根長在土壤里,整個一棵樹生活在空氣中,經理人所干的事就是樹葉和鮮花的事,而老板則要干所有的事情,而這些事情要復雜得多。如果比喻成一列火車的話,經理人干的事就是司機的活,從甲地運到乙地,無非是拉鋼材和木材的區別。老板干的是什么?老板要先規劃圖紙,從甲地到乙地怎么修這個鐵路,先勘查、再畫圖,再施工,施工完了鋪軌,鋪完了再造火車,然后還得培訓司機,這是老板和經理人最大的區別,這是角色的不同。
第三,風險的量級及性質不同。經理人遇到的風險在經營管理層面,老板遇到的風險是企業層面的風險。經理人平常工作中遇到的都是經營管理的風險,而其他眾多的更復雜的風險都是要老板應對的。我最近一篇文章寫到企業里家族成員的作用,為什么經理人開不走他,就是因為他和老板一樣要處理企業經營管理以外的風險,經營管理以外的風險,要比經營管理風險大得多,復雜得多,而這些重要的風險就得靠“皇親國戚”處理,經理人是不愿意處理和也沒能力處理這樣的風險。所以從風險的角度來說,經理人看到的和經歷的風險是很有限的,初進入創業狀態,不知道應對經營管理以外的風險。
第四,資源泡沫風險。經理人在執業的過程中積累的資源轉到創業的過程中是有泡沫的。這個案例就是典型的案例,諸葛亮前幾個月為什么業績好,他把原來蜀漢團隊的經理人資源拿過來了,把蜀國的銷售渠道轉過來賣產品。賣完之后,老朋友給了他們一次人情,再也沒有第二次人情。資源變現后沒法再變,你的第一筆錢掙完了,能不能讓企業繼續生存下去是創業成功的關鍵,所以經理人在創業初期最重要是經營能力,只有用經營能力才能扛過創業期,僅有資源是不夠的。
第五、資金準備不足風險。經理人所做的創業計劃書,一般計劃半年、最多一年就要有正常經營,走入健康發展軌道。其實企業發展過程都是有周期的,創業過程中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叫嬰兒期,頭三年;第二個兒童期,四歲到七八歲,這一階段過不去的話,企業是很難生存下去的;第三階段,少年期,八歲到十三四歲;第四階段,青年期,十五歲到而十歲;企業到20歲才能相對成熟。但是經理人創業,應該說高于99%都死在懷孕期,大家商量怎么干,還沒有到嬰兒期就死了,應該說經理人創業只有萬分之一的概率進入嬰兒期,大多創業計劃都胎死腹中。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資金準備不足,現金準備不足的原因是客觀的現金儲備與心里想干的事情之間的巨大的差距,本來計劃100萬的就干成的事情,其實際可能需要1000萬現金,而這些經理人創業是沒有思想準備和概念的。
第六,老板缺位的風險。經理人創業過程,老板缺位,盡管自己是老板,但還是經理人思維和做事方式,如果比做一場球賽的話,只是半場賽,缺老板,球賽自然是無法進行的,失敗是必然的,成功反而是偶然的。
第七,做事方式的風險。經理人和老板創業干事有不一樣的地方。老板做事靠謀劃,經理人做事靠規劃。老板是大概有個謀劃,然后開始試著來,試一把,試兩把、三把,試得多了,經營模式自然就建立起來了,在做的過程中靠隨機應變化解風險,從來不會規劃這個事,要靠規劃這個事能做成才怪呢。經理人創業做事都是先做規劃書,做商業計劃書,都計劃得完美無缺了,才去干,這是干事方式帶來的風險。其實創業的商業計劃書,無論多么想盡,比實際創業中遇到的問題,20%都不到,創業計劃書要都把事情都計劃到了,也就不叫創業了。
第八,做事的狀態風險。經理人做事是常態下做,老板做事是爆發狀態下做,老板做事很**。經理人工作處于一種常態,經理人一旦進入創業的時候,不適應,因為創業時期需要爆發狀態做事,于是經理人走進創業期總在爆發狀態和常態之間徘徊,心想:“我怎么能這樣工作?我天天這樣沒命沒黑的圖啥,心態調整不過來,一旦適應了創業狀態,再回到常態也很困難,比如,剛過去的國慶節,我本打算休息一下,結果憋得上火出毛病,又跑到了辦公室工作。
第九,用人風險。經理人創業用人用跟自己類似的人,或者說是跟自己相同缺點的人,老板是差異化用人,這就是區別。經理人對事情敏感,老板不僅對事情敏感,而且對人更敏感,這是角色本能的差別。
經理人該如何有效創業?
第一,借老東家的資源創業
諸葛亮創業失敗的重要原因,就是跟老東家對著干,諸葛亮采用的所有做法都是與蜀漢集團對著來的,所以必然失敗,就像一個嬰兒與一成年人為敵。
處于嬰兒期的創業老板,和已經是成人期的企業對著干,結果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經理人要出來創業,最好借原老板的資源才能成,或者把原東家做客戶,最次也要錯位經營。經理人出來創業,能借的唯一資源就是原來老板的資源,別人不會借給你資源,只有你原來的老板才會給你資源,別人都給不了你資源,因為別人沒有你所用的資源,過去經理人朋友給你的資源都是幫忙,只有老板給你的資源具備持續商業價值,大家可以形成相對穩固的利益關系。
第二,借風投。風投投資的優勢就是資金不斷,資金斷了你就死了,資金不斷你就死不了。因為,風投的錢會源源不斷,現金流不斷,企業就死不了。
第三,要有胸懷。當老板很重要的要有胸懷,你得容忍很多事情,你再難受的事你也得干,沒有胸懷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尤其要能夠容忍與你不同的人,不當老板可以不容人,當老板就得有胸懷容人。連老板都不能容忍的人,其他人就更不會容忍了。
第四,爆發狀態工作。創業當老板必須在爆發狀態下工作。其他人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區分開來,可以把工作當生活,但創業老板必須把工作當工作,把生活當工作,把一切都當成工作,一天24小時處在工作狀態,而且是爆發狀態,星期天不休息,習慣沒日沒夜的工作,這叫5+2,白+黑的工作方式,讓老板恢復常態,反而不適應。其他人也有爆發工作的時候,但大多是常態工作方式。
第五,模仿與創新相結合。經理人創業的時候都喜歡干市場沒有的,這是大錯而特錯,創業期要完全創新,尤其是新產品,新模式,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成功。所以創新和模仿的關系要處理好,全創新是絕對不行的,創新一般都是行業領袖的事情。創業企業在模仿的基礎上,稍作創新就可以有新天地。
第六,資金計劃如何安排。大多的經理人創業者最終都是斷在資金鏈上。如果你的商業計劃書寫得非常完整,非常好,你計劃花100萬就實現了正現金流,那么你至少把這100花完以后,再能募來900萬,你才能完成,募不來900你很可能死掉。如果說,你有1000萬,做一100萬的創業計劃書,那么100萬花完后,有后續資金支持。那么我告訴你,對不起,你至少把你的1000萬花完后,再募集9000萬元,這就是創業時資金計劃。也就是說另外的9倍資金不是原先就有的,而是應急時臨時化緣來的。
第七,創業的心智準備。經理人平常常態下做事不會虧自己的。但老板不行,首先必須做如下心智準備,第一是能吃苦,吃得苦中苦;第二經得辱,這個辱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老板必須要忍,因為老板做事不單是為了自己,后面還有一組織;第三,要能忍,忍無可忍時再忍一下才能成。我見過一個相當大的老板,那個老板說,什么叫老板?老板就是>jnv,誰叫都得到,所有人叫都得到,不到不行。所以我為什么說老板是社會下最底層的一塊板,就是這樣。
第八,什么年齡創業最好?剛才大家提到了一個創業年齡問題,什么年齡創業能成功,不一定,原則上任何年齡段都有創業成功的。但從概率上來講,35歲以前創業,成功概率比較高, 30歲左右創業成功概率最高,40歲以后創業成功的也有,但一般很難成功,50歲以后就知天命了,但也有成功的,而概率趨近于零。
本案例中諸葛亮怎么做才是明智之舉呢?
第一,借老板平臺創業。這個案例中諸葛先生功高震主之后,最好的辦法是找老板劉備談,放棄總裁的職位,合作開一新業務,老板劉備出錢,出資源,諸葛亮出管理能力,談股權比例關系,憑借諸葛亮的經營管理能力,會把企業做得不錯的。這樣做,老板劉備肯定愿意,既可以留住諸葛亮,又可以繼續合作做事情,同時也避免了諸葛亮跑到競爭對手那里,強敵弱己,更不會導致諸葛亮自己開公司搗亂競爭。這是第一選擇,變成持股經理人。
第二,諸葛亮繼續當經理人。在蜀國當不成了,最好的方式是跑到東吳或大魏,經理人一般過不了這個道德觀,認為到競爭對手那里心里過意不去,其實只要過了法律上的競業禁止期,完全可以到競爭對手那里去工作。為什么要到競爭對手那里去呢?因為,經理人到其他的地方價值不能最大化,只有到競爭對手東吳集團和大魏集團價值才能最大化,這兩個競爭對手肯定會搶諸葛亮,看誰給的條件好。
第三,前兩條路走不通,才考慮轉行或去創業。
老板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
大家今天有一共同的話題,老板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如果相信老板是先天的,那純粹是【請不要亂說話,詞語被禁止】。老板都是后天的,誰都可以當老板,但不是誰都可以當成功的老板。如果大家想當老板,就做好準備,準備虧自己,幸福別人。要是不想虧自己,就繼續打工,做一快樂的打工者。
http://m.shddsc.com/【三國諸葛亮創業為何慘敗收場】相關文章:
求職慘敗經歷07-28
為何打工是故事創業是事故08-06
推行的創業政策為何不被創業者知曉07-17
怕窮,為何不敢去創業07-30
創業做事為何不找聰明人?07-29
為何傳統企業紛紛收購科技創業公司08-02
注定以悲劇收場的10種愛09-25
“鐵三角”為何能夠創業成功08-01
創業教訓:146年歲的諾基亞為何猝死?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