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個人投資與理財心得體會優秀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個人投資與理財心得體會優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個人投資與理財心得體會優秀1
幾位朋友談及行業標準問題,就我所知,所謂的行業標準是企業、行業、社會公認的一種技術文件。有了它,企業就可以按照標準要素組織生產,市場按照標準進行準入,監管部門據此進行監管。因此,制定標準是一個行業或領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主體才會有標準的制定權。過去,標準的制定都靠行業管理部門,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標準往往落后于產業的發展,產品出來了,標準還遙遙無期,與市場存在著很大的脫節。因此最近幾年,為加快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性國家,就對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實現標準的國際突破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應運而生。讓龍頭企業作為標準制定的主體,無疑是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推進標準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它能更好地使產業與市場對接,引領產業的進步。但是并非每個龍頭企業都能成為標準制定的主體者。有的時候,一個行業內有多個龍頭企業,市場份額也相差不大,如果要成為這個行業標準制定的主體,這個主體就必須要同時具備如下條件:“行業內市場份額第一、技術管理在行業內處于領先、企業及所在地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具有協調同行業其他企業的能力。”
爭奪標準制訂權,目前已成為企業間競爭的另一戰場。可以說,誰掌握了標準的制訂權,誰的技術成為標準,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一項標準的成功制訂實施,不僅有利于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提升知名度和產品競爭力,也能促進整個行業的規范發展和進一步升級。如果一家企業能夠做到起草行業標準,這對于提升企業整體水平和話語權十分有利,因為一旦變成行業標準制定者就具有了壟斷特性,其自由現金流的持續性、穩定性可以得到保證。并且,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往往不再懼怕競爭者,因為這類企業將有可能可以通過換股的形式在技術層面超過自己的企業收歸囊中。這樣就能極大提升發展的質態,加快做強做大的步伐。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不少已成為或正在成為行業標準制定者的企業,如偉星股份,全國紐扣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三全食品,國內速凍米面食品行業標準制定者;九陽股份,我國首部豆漿機行業標準起草組組長;勁嘉股份,我國煙標行業標準的制定者等等。這些公司既是行業的標準制定者,也是行業的引導者。
首先,它們往往在行業內市場份額占領先地位,如偉星股份,是世界上最大的鈕扣生產企業,擁有以香港、澳洲為核心,輻射世界五大洲的國際性專業客商200多家,產品出口收入占其總收入的.18%,同時,在國內中高檔市場占據15%-20%的份額,位居首位。三全食品,在國內速凍米面食品行業市場的占有率為24.02%,未來有望通過各種途徑快速接近市場占有率40%的穩固龍頭地位的高壁壘水平。九陽股份,國內豆漿機市場占有率為86%,穩居行業第一位,遙遙領先;料理機市場份額為37.8%,處于行業第一位;榨汁機31.7%,排名行業第一位。勁嘉股份,市場份額已經從06年的4.87%提升至目前約7%的水平,考慮到目前煙標行業集中度仍然較低,存在巨大的整合機會,公司有望在未來的行業整合中進一步提升其市場占有率。
其次,這些公司的競爭優勢顯著,主要體現在三大優勢上:一是客戶優勢,二是生產規模優勢,三是技術創新優勢。以勁嘉股份為例,其一,由于勁嘉股份在煙標行業擁有超過10年的生產和為卷煙企業提供煙標配套服務經驗,與眾多的卷煙企業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全國16家煙草工業公司中有12家與該公司保持著穩定的煙標生產配套合作關系,在卷煙行業內具有良好的信譽和知名度。其二,公司與意大利賽魯迪公司合作開發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賽魯迪復合轉移連線9色凹印機組,該機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在中國具有10年的排他性使用權。目前配備了5臺該機組,已形成我國最大連線復合轉移凹印機群,同時公司還先后引進了系列德國海德堡速霸印刷機群、日本高精度全自動模切機群等包裝印刷設備,具備了生產規模上的優勢。其三,公司一貫重視技術創新工作,通過建立煙標防偽技術研發平臺、煙標設計和材料研發平臺、包裝印刷技術和設備研發平臺,在包裝印刷及材料、生產工藝及技術研發方面已取得多項突破,取得了多項專有技術,煙標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得到增強。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關于行業標準的問題,當然肯定還有不全面的地方。
個人投資與理財心得體會優秀2
有人問,羅伯特·阿諾德是誰?羅伯特·阿諾德(robertarnott)是基本面指數投資策略的創始者,美國銳聯資產管理公司主席,曾在20xx年被美國《理財雜志(smartmoney》評為與沃倫·巴菲特齊名的本世紀最有影響力的30人之一。但是在中國他卻并不為投資者所熟悉。
阿諾德在經過長期潛心的研究后于20xx年4月在美國金融分析期刊(financialanalystsjournal)發表了《基本面指數投資策略》一文,率先提出基本面指數投資策略。這個策略拋棄了由股票價格定義的公司市值,以公司的賬面值、營業額、現金流和分紅等最能反映公司經營和盈利能力的指標,計算公司的基本面價值并構造指數進行投資,從而有效地降低股票價格偏離公司價值對投資收益帶來的負面影響。巴菲特的神話很難復制,而阿諾德提出的基本面指數投資策略,將其強大的理論基礎和清晰的投資理念以指數化形式表現出來,可以被投資者以投資基本面指數基金的形式輕易采用,所以僅僅短短的4年間,阿諾德倡導的基本面指數投資策略已經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迅速生根。截至20xx年,以基本面指數為投資策略的etf和指數基金達到了70只;在機構投資領域,國際上眾多的知名養老年金機構,如美國最大的養老金加州養老基金等都早已采納基本面指數方法管理資產,全球內采用基本面指數策略管理的資產規模已超過300億美元。
1993年,阿諾德曾和他的合伙人羅伯特·杰弗瑞(robertjeffrey)曾在著名的《投資組合管理》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你的業績是否好到足夠交納稅款?》的文章。這篇文章一經發表后立即引起投資界的廣泛討論。當時,阿諾德發現,一些共同基金的年終業績表現非常出色,但是在付完資本增值稅后,其稅后凈收益還趕不上平均水平。很顯然,除了免稅賬號以外,稅收是投資者面臨的最大支出之一——比經紀傭金高,而且經常高于運作基金的成本比例。“這是壞消息。”他們說。但是,他們寫道,“是有一些交易戰略,可以把這些被忽略的稅收問題降到最小。”
對此羅伯特·海格卓姆在《巴菲特的新主張》中認為,這項關鍵的戰略實際上涉及另外一種常識性觀念。但是這種觀念卻常常得不到正確的評價:未實現的收益的巨大價值。海格卓姆解釋說,當一只股票的價格上漲卻沒有被出售,這個上升的價值就是未實現的收益。除非股票被出售,否則不會征收資本增值稅。如果你把收益放在適當的地方,你的資金將會更快更強地實現增值。
但是投資者卻經常低估這種未實現的`收益的巨大價值——這就是被巴菲特稱之為“來自國庫的無息貸款”。為了使他的觀點更明了,巴菲特讓我們想象一下:如果你購買了1美元的投資,這項投資每年翻一番,結果會怎樣呢?如果你在第一年末賣掉這筆投資,你會獲得這1.66美元再投資。到年末,價值又翻了一番。如果這項投資每年都翻一番,而你總是賣出、付稅,把投資與收益之和再投資。到第20年年末,你的稅后凈收益將是2.52萬美元,而稅賦卻高達1.3萬美元。但是如果假設另一種情況,你購買1美元的投資,這項投資每年翻一番,而你一直持有這項投資20年,從來都不出售,到第20年年末的時候,你將獲得69.2萬美元的稅后收益,而稅款為35.6萬美元。
海格卓姆說,冷靜地看這些數字,就會清楚兩點:第一,如果你不是每年都兌現你的收益,而是讓資金自己增值,你最終會獲得更高的利潤;第二,到第20年年末,你付的一筆總的稅款會讓你目瞪口呆。這大概是人們本能地更傾向于每年都把收益轉化,并因此控制住稅賦的一個原因。他們沒有考慮到收益上存在著真正可怕的差異,而他們也沒有得到這些差異收益。
阿諾德-杰弗瑞的研究結論是,要獲得高的稅后收益,投資者應該把他們的投資組合的轉手率控制在0到20%之間。哪種戰略本身能最好地降低轉手率呢?一種是消極的、低轉手率的指數基金——這與巴菲特先后八次推薦指數基金的建議相同,另一種是集中投資。“聽起來好像是婚前建議,”阿諾德和杰弗瑞說,“也就是說,盡量建立一個你可以永遠、永遠依靠的投資組合。”
個人投資與理財心得體會優秀3
孩子花錢不怕,就怕孩子沒有計劃的花錢,沒有正確的金錢觀,那么他的一生將會輕易被金錢俘獲。孩子的財商如同智商,情商一樣,需受到爸爸媽媽們的注意呢。
美國的孩子從小就有理財觀念,這主要得益于美國人那種對財富的平常心,鼓勵孩子理財,鼓勵孩子用錢生錢。美國人對于孩子一點都不羞于談錢,他們非常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對金錢的觀念:靠勞動賺錢是光榮的事。所以,美國的孩子,好像都非常有生意頭腦。
那天一伙人在一起吃飯,討論舉辦“未來國際領袖”的國際夏令營活動,有人介紹說有一個了不起的"未來領袖"要來,果然,一會來了一個美國孩子,才13歲,我們開玩笑說他像成熟老練像30歲,他在位置上座定后,跟每個人打招呼,然后拿出資料,介紹他發明的飛機燃料之內的東東,講話時很得體大方自信,像在正式演講一樣。原來他從6歲開始,就開始自己的生意,還有俱樂部,經常搞活動,賺了不少錢。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離開時和我們每個人握手道別,連坐角落里的都沒有漏掉,繞道過去。
對于美國人如何教育孩子理財,我想這位孩子家長的方法,大家可以參考。
事情的由來是這樣的:6歲那年,媽媽帶領孩子們出去旅游,在一個旅游地點,發現很多孩子在排隊,貼那種可以保持幾天才掉的紋身,每帖一個,一,兩美元,他覺得那么多小朋友喜歡,很有趣,又掙錢。
他問了成本,1美元可以買幾個那種粘貼的紋身,他覺得自己可以做這件事情,問媽媽,可不可以借一點錢給他?媽媽讓他寫可行性報告,預算,要花費的成本,對結果的估計等等,完全像向銀行貸款一樣寫嚴格的報告,小伙子先說服了媽媽,于是,媽媽無利息貸款一點錢。妹妹是第一個雇員,媽媽成了義工。
第一次開業,是在跳蚤市場,人多,夏天,一天下來,一結算,還了媽媽的貸款,妹妹的工資每天60美元,自己每天賺200美元。那是20xx年,以后的每個節假日,他都要雇妹妹,同學,小伙伴一起,去賺錢。
讓他真正愛上生意的是,7歲那年,和媽媽,妹妹在公園,看見那種套圈的游戲,就像我們經常看到那種,一種小的賭博,每次一美元,用圈套金魚,套到就是你的,他在那里看了幾個小時,發現孩子們一般花幾美元,能套到一、兩條金魚就很很開心,他發現了這里的商機。回來后,開始了解一條金魚的成本只有幾分錢,他發現了這里的商機,于是,又開始跟媽媽寫可行性報告,分析市場前景,找媽媽貸款,7歲的他,這們生意在假期,又讓他賺了一些錢。
小老板也告訴我,學習在他心中是第一位的重要,但他覺得學習起來很輕松,他很喜歡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也很喜歡上學,每科考試全是a,數學98,歷史97,英語99,還經常得獎。
妹妹是最忠實的雇員,生意離不開的幫手。“親兄弟,明算賬”,當然也得給妹妹錢。妹妹腳上的那個圖案是哥哥公司的紋身,時時刻刻為哥哥宣傳。在媽媽和哥哥的鼓勵下,妹妹也利用自己喜歡的服裝設計賺錢,也開了自己的公司。同時,妹妹在學校的成績也全是a。
現在小老板的這項生意已經穩定,有自己的網站,有自己的免費宣傳樣品,試用品,人到哪里就發到哪里,有長期,短期的雇員,完全像一個大公司的經營模式,有時候,人們開party,還邀請他公司去現場擺攤設點,每個月都有固定的收入,有時候幾百幾千不等。
在科學方面,他現在設計的東西就是飛機上節約能源,他的夢想,也是小老板長遠的規劃,利用他的飛機設計,以及對能源的節約,是到太空,開采能源,然后把這些能源,用在地球上,也許,他的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
我們在長島一家餐館,這也是他有時候在這里打工的地方,在采訪的時候,他還特別感謝這位穿白色衣服的大廚,也沒有忘記介紹這家餐館的`特色和這位大廚的業績,這小子,確實很周到。
當我采訪他時,就像以前在報社寫《名人》專欄一樣的感覺,簡直忘了他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很像一位成功的商業人士。這種感覺很奇怪。我們一起去長島的鷹美國際公司的總裁王美女說這事,我們有同樣的感覺。
花錢的門道。
世界上有三種錢非常奧妙,你花得越多,就賺得越多。這是學校老師不會教的事,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三種:
第一種錢,投資自己,自我成長。
學習的錢一定要花!如果我們把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從美國抓到非洲,并且不給他一毛錢花用,相信很快的,比爾·蓋茨還是會有錢,因為他所有的本錢就是他頭腦里的智慧。換句話說,把錢投資自己的頭腦上,是最安全的理財,到哪里都不會餓肚子。
也許很多人會反駁:連三餐都吃不飽了,負債累累,哪里有錢再去學習呢?而且學習也不見得立刻就看得到效果!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把錢投資自己的腦袋,事實上,如果真的一貧如洗,頭腦正是東山再起的最大本錢,更應該好好投資在這里才對,因為腦袋窮,人生就會窮。
于是我們看到周遭好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為錢所苦,永遠在補金錢的黑洞,實在是因為他們沒有看清事實。如果只顧看眼前,而沒有站高一點往后看,一輩子恐怕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人生中的困境,是你前世未完成的功課,一定要通過自我摸索與自我學習,才能突破與躍進。聰明的人懂得通過學習以別人的經驗為借鏡,避免自己重蹈覆轍多走冤枉路。所以,我的看法是,學習的錢一定要舍得花,哪怕借錢來投資自己都是值得的,因為它一定會有窗口讓你再把錢賺進來。
學習的花費看得見,也有限,但花在社會大學里的學費卻可能讓我們傾家蕩產,甚至招致生命的危險。所以,一樣要學習,不如把學費交給有智慧的人引導我們,而不是把錢砸在學費高昂的社會大學里。聰明的你,一定要領悟這個道理。
第二種錢,孝天的錢一定要花。
也就是孝順爸爸媽媽的錢一定要給。也許有人會認為當自己連吃穿都不夠用,而且還負債累累時,根本沒有辦法定期給父母親零用錢;也有人會說家里又不缺錢,爸媽都說自己夠用,不用拿錢回家呀!
其實,你或許不知道,父母就是我們的天時,我們與父母的互動可以累積天時的能量,一個人如果沒有天時,這一輩子做任何事都無法順利。所以,換個角度來看,孝順父母的錢不只是為了父母好,同時也是為了自己啊!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觀察一下周遭環境,看看那些一年換24個老板的年輕人,是不是往往也都不太孝順?那些從年輕開始,做什么賠什么,做什么都失敗、不順利的人,跟父母的溝通一定有障礙;相反的,再看看臺灣一些成功的大企業家,例如王永慶先生、郭臺銘先生、高清愿先生、蔡宏圖先生……是不是都是事親至孝呢?甚至也有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前五百大的企業家,個個都是孝順的人物啊!
請永遠記得,哪怕你負債累累,孝順父母的錢絕對不能省。
因此,不論你來自怎樣的家庭,父母有過何種是非對錯,造成你的傷害和心結,一定要用智慧去超越它,否則哪怕你有再多的專業、再強的能力,最后發現都是在白做工。所以,定時定量把錢交給父母,絕對是個好習慣!
我有一對夫妻學生,他們是非常努力打拼的年輕人,其中的女學員憂心忡忡地告訴我,她的父親在幾年前跳樓自殺,這是她心中永遠無法磨滅的陰影,所以,她很害怕會再度失去母親,因此,很想好好孝順她。可是夫妻兩人都有債務在身,明知母親需要用錢,卻沒有辦法按月給母親生活費及零用錢,只能偶爾在過年過節時包個紅包,聊表一點心意。
你們夫妻一個月收入多少?為了幫助他們,我問得比較仔細。
她算了一下,回答我:大約5萬。
我聽了很訝異,想想看,一對夫妻能夠月入5萬,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竟然沒有辦法抽出幾千元給媽媽當生活費,這哪叫做沒錢?是他們把用錢的優先級弄錯了呀!
我要再一次提醒大家,不論你的生命正處在什么階段,人生正逢什么關卡,請你永遠要記得,哪怕你負債累累,孝順父母的錢絕對不能省,他們可以咬緊牙根把我們養大,為他們再多負擔這一點錢也是應該的。
萬一你還沒有賺錢的能力或沒有收入,沒有辦法用金錢來孝敬父母,也要記得,至少要順天。我的意思是,當你和父母意見相左時,盡量用柔順、平和的方式跟父母溝通。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很少有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沒有期待,盡管有時溝通的方式讓我們難以接受,也要試著體諒父母的成長背景,因為他們不懂如何用比較客觀的方式表達內心的話,這是時代背景不同使然,要改變老人家的想法很難,不如調整自己來順應他們。所以,如果沒有辦法孝天,至少要順天。
以下這段話請你認真思考:
一個不孝順媽媽的人,金錢運一定也不會好,還會間接影響到人際關系。
也許你不會惹是生非和人結怨,但就是遇不到生命中的貴人或者愿意支持你的客戶,因為老板要延攬人才時,或多或少會觀察并了解對方的家庭氛圍與和諧度。
一個不孝順爸爸的人,事業一定不會穩,還會間接影響到婚姻。
不要心存僥幸,認為又沒到離婚的地步,有何好怕?那是因為時候未到啊!哪怕不離婚,婚姻質量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孝順父母也是為了自己,這句話絕對成立!
第三種錢,回饋的錢一定要花:包括回饋社會及回饋我們身邊的人。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t·清崎先生說,他的富爸爸深信錢是要先付出才會有回報的,因此,在年輕時就養成習慣,無論再困難都要定期捐出一點錢來回饋社會,于是他越來越富有。而窮爸爸總是說,只要有多余的錢一定捐出來,然而終其一生,他始終都沒有多余的錢。我常想,無論如何再窮,世上都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因此要盡量養成回饋社會的好習慣。一般我會建議,有負債的人可以捐出月收入的2%,比如月入2萬元,2%就是400元;而沒有負債的人可捐至少5%,以月入2萬元來算,就是1000元。
如果你實在窮得一塌糊涂,真的沒有辦法用金錢來回饋,那就請你好好回饋你的公司吧!想想,現在經濟也不景氣,無論薪水再差,工作量再大,至少也讓我們有一份溫飽的收入,所以要抱持感謝的心情,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工作,并且和主管和平相處,不要處處做對。雖然有些主管常有不合理的要求,實在難相處,只要換個角度,把它當做是淬煉自我能力和涵養的好機會,也是一種收獲!
套一句大家都聽過的老話: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煉。其實也不無道理。更何況每一個主管也都是由基層慢慢做起,能夠當你的主管,就算是靠關系、靠背景,也是他上一趟的生命旅程中修來的福分。這樣想,就不會有不平的怨嘆。
反過來看,當你無法做一個稱職的下屬,當然永遠也當不了上級;你怎么對待你的主管,你的下屬就會怎么對待你,這就是宇宙的相對定律,你的上司其實也算是你的貴人,所以無論如何,要用不同的角度來思索你和主管的互動。
【個人投資與理財心得體會優秀】相關文章:
[優秀]個人投資與理財論文07-20
個人投資理財心得體會02-21
個人投資理財方案02-28
個人投資理財計劃07-18
個人投資理財規劃02-21
投資理財課心得體會優秀11-05
個人投資理財方案范文02-01
[實用]個人投資理財方案04-27
投資理財的心得體會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