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今年北京高校多種措施支持大學生暑期創業
雖然很多部門都在關懷大學生創業,但感覺創業環境不太成系統,有待進一步整合資源,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他們可以利用的創業資源。
——單曉成,北工大團委副書記
■ 學生聲音
創業讓我們更快融入社會
●張釗,北京農學院生物與工程學院大二學生
剛開始創業時,真沒想到能做起來,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后來學校給了我們資金支持,加上指導老師的幫助,真就做起來了。
我個人感覺,創業對于大學生來講有很多鍛煉的機會,從創業開始團隊的組成、找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到經營,一系列的工作下來能學到很多的東西。其實,創業成功與否,這個過程就能讓我們更快地融入社會,我們進大學的目的,也是畢業后能很快適應社會的需求。通過創業實踐,今后自己的就業方向也會更加明確。
如果我們的公司以后真正做起來了,我感覺不會比其他社會上的一些企業差,畢竟我們能依托學校的優勢,做得更強更大。
現在我感覺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是時間問題,“我們會因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而中途中斷,比如考試、寒暑假等。”
盲目創業風險太大
●耿瀟,北京建筑大學環能學院研一學生
這個暑期,我跟隨學校到重慶城口縣進行暑期社會實踐,參觀了一個大學生創業者開辦的娃娃魚養殖場。這次參觀后,對我的觸動很大,大學生創業固然是件很好的事情,但也不能盲目地去創業。
現在很多大學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狀態,對自己的認知不太合理,對市場也不是很了解,如果盲目去創業,是件風險非常大的事情。
我通過跟娃娃魚養殖場的老板溝通,感覺到年輕大學生應該是在資金、社會經驗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積累和提升后,再進入創業領域,可能會更加游刃有余,風險可能也會控制得更好一些。
我在本科畢業前,滿腦子想的就是要創業,想找一個能每天讓自己不斷提高的工作,但是,我上研究生以后發現,無論是在專業知識上還是社會經驗上,都有很大的欠缺。
未來自己是去創業,還是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我目前還沒有特別的規劃,只要能讓自己每天有所提高,哪種就業方式都能接受。
■ 學校觀點
學生的創業理論不錯,但與實際有些脫離
北工大團委副書記單曉成表示,學校從2009年就開設了暑期創業實踐活動。那年,共青團中央發布了《關于建立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實踐基地》的指導性文件,要求地方以及高校團組織爭取各企事業單位的支持和合作,共同建立就業創業見習實踐基地。目的是為了幫助大學生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同時為用人單位選聘人才搭建平臺。
單曉成表示,近幾年,大學生就業人數在逐年遞增,就業問題也日益嚴峻,在面對這樣一個就業難的現實困境面前,學校團委希望通過開設創業實踐類活動來堅定學生的就業信念,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等。
他坦承,對于大學生創業,大學教育以往覆蓋不到這個功能,因為高校沒有相關的課程體系或者是相關的學院。但是隨著教育的拓展以及就業形勢所迫,近幾年,學校的職能部門在學生創業上開展了一些工作。
對于已經試點了4年的創業實踐活動,單曉成說,對學生還是有很多幫助的。
“首先促進了學校學生創業價值觀。”據單曉成介紹,通過創業可以把學生的興趣和自己未來的就業目標相結合,做自己感興趣、愿意做的事。“雖然鼓勵創業的初衷是為了緩解大學生就業難,但從大學生自身來說,創業的原動力在于謀求自我價值觀的實現。”
據單曉成介紹,目前積極參與暑期創業實踐活動的學生越來越多,但因為各種原因,每年只能挑出部分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
單曉成表示,通過這幾年的試行,也能發現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首先,學生的想法還是過于理論。“我們請過一些社會上的風險投資專家和真正的創業者,到學校指導學生,他們覺得學生的創業理論還是不錯的,但是,與社會實際有些脫離。”
其次就是資金問題。有些學生項目可能比較好,但是缺乏更高的資金支持。單曉成說,學校只能給學生提供初期的資金支持,大額度的資金支持還需要社會上的企業給予支持。
第三,單曉成認為,在大學生的創業環境上,很多的國家職能部門都在做跟創業有關的事情,但是感覺比較零散,“比如說,社保部有相關的創業政策,教育系統也有相關的創業政策,學校也有自己的創業扶持政策。”
北京學生的創業意識并不很強
北京建筑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蔡思翔表示,在大學生中開展暑期創業社會實踐是學校近幾年的一個嘗試,還未大面積鋪開。
蔡思翔表示,原來學校從大三、大四才開始幫助學生進行未來職業規劃,幫他們聯系實習基地。但是,隨著近幾年勞動力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學校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也在提前進行。
據蔡思翔介紹,北建大以往的就業率都還不錯,自主創業的學生相對比較少。“所以我們想通過一些活動把創業的觀念更早地傳遞給學生。”
蔡思翔表示,目前從全國來看,不同地區、不同環境造成大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和認識也不太一樣,在華北地區特別是北京,學生創業的意識并不是很強,而且創業的氣氛也不是特別濃。
“這也就是為什么北京市政府一直在提倡大學生就業,但是,目前學生對創業的積極性還不是特別高。”
蔡思翔認為,導致大學生創業積極性不高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大學生身邊成功的案例以及在校期間獲得實踐的機會不是太多,“雖然我們也開設了創業的課程,但這種課程很多時候也只是紙上談兵,因為創業本身是一個很艱辛的過程,學生對它的認可度不是很高。”
第二,就北建大而言,以往學生對創業態度不太積極的一個原因是,“我們學校是依托技術行業的,這幾年,就業率一直在北京市名列前茅。學生們看到師哥師姐在本行業都能找到相對滿意的、穩定的工作,相對創業就對他們的吸引力不夠了。”
■ 創業活動
北京工業大學
今年暑期,該校將有400余名學生參與到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蘇寧電器等19個見習基地的實習中。同時,該校還將首次與京儀集團共建大學生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培育和孵化大學生創業者和創業項目。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英語學院的學生將在暑期進行“創意陶瓷產品創業”和“小店不小——由鮮果會品出創業奧秘”活動;阿拉伯語系進行“探究義務小商品批發市場的成功因素”。暑假前,跟中國聯通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聯通設立專項“創新創業基金”,將支持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在校生創新創業項目。
http://m.shddsc.com/【今年北京高校多種措施支持大學生暑期創業】相關文章:
沈陽制定措施支持小微企業創業07-18
集安市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采取多項措施07-18
福建省出臺措施支持農民工回鄉創業07-30
國家支持大學生的創業政策07-15
今年大學生該如何創業09-26
適合女性的多種創業項目04-19
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堪效仿08-05
大學生創業者多需家庭支持的創業故事08-31
焦作市大學生創業支持政策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