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鼓勵政策又來了,心動嗎?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開展創業創新給予政策支持。具體的相關內容請看下文。
這是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國家發布的第三個鼓勵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文件。
城市的快節奏和就業壓力,生活壓力,讓多少人高呼“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政策下來了,這個時候不回農村,你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國家看好你創業
國家為啥要下那么大力氣鼓勵人們返鄉創業?道理其實也簡單,就是要實現“城市帶動鄉村”,將城市的人才、資金、技術等優勢資源配置到農村,從而推動農村、農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高效發展。
《意見》里提到,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活躍農村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將現代科技、生產方式和經營理念引入農業,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有利于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利于激活各類城鄉生產資源要素,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重點支持領域和發展方向
發展規模農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和各類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通過承包、租賃、入股、合作等多種形式,領辦創辦家庭農場林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通過組建創業團隊、產業聯盟,開辟創業空間;通過發展電商平臺,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開展網上創業;
通過發展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和合作制企業等形式,培育產權清晰、利益共享、機制靈活的創業創新共同體。
要創業,你可以干這個
《意見》里提到,重點發展規模種養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林下經濟、庭院經濟等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烘干、貯藏、保鮮、凈化、分等分級、包裝等農產品加工業;
農資配送、耕地修復治理、病蟲害防治、農機作業服務、農產品流通、農業廢棄物處理、農業信息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民族風情旅游、傳統手工藝、文化創意、養生養老、中央廚房、農村綠化美化、農村物業管理等生活性服務業。
扶持政策有哪些?
一方面,簡化市場準入,設立注冊登記“綠色通道”,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
另一方面,支持鼓勵返鄉下鄉人員依法以入股、合作、租賃等形式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發展農業產業,依法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展創業創新。
創業失敗怎么辦?
《意見》指出,將完善社會保障政策,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可在創業地按相關規定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對初始創業失敗后生活困難的,可按規定享受社會救助。
數據顯示,到2015年底,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累計已超過450萬,約占農民工總數的2%,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比例達到1%,科技人員等下鄉創業130萬人。目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70萬家,鄉鎮企業3204萬個(其中個體工商戶2505萬個),農產品加工企業45.5萬家,休閑農業各類經營主體27萬家。
看了這么多,激情澎湃了有木有?趕緊向著農村,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