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雜談:你是誰
如今,就業問題為大家所關注,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日益成為廣大群眾的關注,曾幾時被譽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在就業上也成了弱勢群體?為了就業,大學最后一個時期基本上為了能有個合適的職位而準備著、忙碌著、奔波著。一次次的杳無音訊,一次次的被拒絕,一次次的失望而歸。于是為了增加就業砝碼而考研,為了暫緩就業壓力而考研,為了不想面對......而創業,或是對就業后的失落而成為啃老一族,這些都日益演變成為社會問題,對自己,對社會有清醒客觀的認識將會給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圈減少困頓。
中國有著造就老板的土壤和文化傳統,“寧為雞頭,不為牛后”啊,其結果是我們國家企業的數量驚人,而企業的質量令人不敢恭維,前段時間,央視二套的《贏在中國》更是激起了沒有資金向創業者的夢想,能夠創業有利于社會和家人自然很好,然而創業并不是閉門造車的幾個創意,,或是看了或是看了什么成功企業家的傳記,憑一時激情勃發就可以實現愿望,很遺憾,現實情況一直是遵循著80\20商業的法則,據說, 這是猶太人兩千年前的智慧總結。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創業的人只有20%甚至是10%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
創業的確能給自己帶來充分展示聰明才智的舞臺,不可否認的是他帶來的風險也是不能低估的,創業起初資金大多是借貸,在我們當前融資環境下,首選是向親人和朋友的借貸,一旦失敗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麻煩,社會學家認為一個人的經濟破產會給16—17個人的生活帶來影響。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那么創業者該怎么辦?
創業者往往都不清楚,自己是誰----你想干什么?你適合干什么?你有什么資源?創業者創業之前一定要清楚你自己的優勢劣勢,你追求的創業目標之前還存在多少鴻溝?還有多少難點?能否有勇氣承擔最壞的狀況,在每次的打擊中都有從頭再來的決心。很多創業者,或是一個一技之長,或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是一家里有錢,想干大事的失業者,不安于現狀想瀟灑走一回。
他們在沒有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下,因為一個創意,朋友的一點建議,身邊成功地案例,或是聽了令人熱血沸騰的成功學課程,甚至是一時的沖動,就發誓要創業成為XXX(一般都是超級創業成功者),我到是不反對成功的愿望與激情,本人也閱讀過大量的成功學著作,也不想夸大創業的難度,創業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學習,有著百折不撓得毅力,有著良好的情商、膽商、逆商、領導力、行銷的能力、能夠忍辱負重,不斷在失敗中總結進步,在一次次的危機中如鳳凰涅磐般的重生,而不是只憑一時得運氣,一個小聰明,一些社會背景,尤其是大學生更要對學歷和實力有個清醒的認識,社會是以結果來回報你的心血,你們所看到的鮮花與掌聲背后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無奈,傳奇經歷、舉重若輕、大手筆、大智慧、空手道、精彩案大多數有文學加工的功勞。所以,我建議準備創業的朋友一定要先了解到你是誰。
【創業雜談:你是誰】相關文章:
創業雜談:怎樣征服你的創業投資人08-10
我的創業雜談09-25
「創業雜談」“興趣是創業的資本”08-10
雜談:seo如何創業?09-25
最新關于創業雜談08-11
「創業雜談」致富不忘家鄉創業帶動就業08-10
創業雜談,有良心就有生意08-05
孕嬰童智能產品創業雜談09-25
創業雜談 大學生創業面臨“三道坎”08-05
創業雜談,為什么有錢的人總有錢?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