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感言
以下CN人才網小編為您提供的是2015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感言,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楊高益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我作為即將退休的老教師,能獲得這份殊榮,首先要感謝江山市的父老鄉親、江山市的教育人,是他們把我從一個農民的兒子培養起來的。從小學語文開放式課程到小學全科開放式課程改革,和我共事過的教師們踐行理念,在改革中反思提升,是團隊的智慧成就了我今天的殊榮,我由衷地感謝他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深化課程改革實踐中,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育為教育價值追求,以創建“書香四溢的學園、健康成長的樂園、人文關懷的家園”的“三園”學校為辦學目標,我將不負使命,把生命中的每一天當作最后一天,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用心做教育、用心做教師。
何葉丹 筑夢青春 圓夢農村
能被授予這個獎項,我非常榮幸!此時此刻,我想用三個詞來表達我的心情。
第一個詞是“感謝”。我要感謝父母,是他們無私的愛和支持,讓我有了創業的后盾;感謝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是母校的培養、鼓勵和幫助,引導我走上了創業的道路;感謝黨和政府出臺的種種支農扶農政策,為我創業解決了困難,傾注了活力,也感謝組織給予我機會,讓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創業青年,能夠受到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接見和鼓勵。
第二個詞是“自豪”。人們常說,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機無限。作為一個扎根農村的創業青年,我非常自豪能在人生的韶華之年,扎根家鄉的沃土,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奮斗,在家鄉父老的支持和母校的鼓勵下,讓自己不斷成長,做出一番事業。
第三個詞是“行動”。為了肩負起眾人對我的信任,我將把這份感恩化作行動,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奉獻給家鄉,奉獻給社會,不斷進取,筑夢青春,圓夢農村!
何伏林 創新創業教育任重而道遠
當選2015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也是給我提供工作平臺的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榮譽,更是廣大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者的榮譽!衷心感謝所有關心、幫助并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人們!
從事“兩創”教育10多年來,與團隊成員付出了無數的激情和汗水,同時也收獲了滿滿的喜悅與欣慰,更深刻地感受到這項工作的魅力!因為它能激發青年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能給年輕人播下夢想的種子,能實實在在給學生帶來深刻的變化!學生的成長、家長的期望、大眾對教育的滿意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們實現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徑。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一項細致、艱巨而繁重的長期任務。我們唯有加倍努力,不斷創新,把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項任務落小、落細、落實,努力推動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讓更多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力競相迸發、充分釋放,才會不辜負這一偉大的時代!
王偉平 勤懇教學之余熱心公益
我是一名普通的農村一線科學教師,能當選2015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我倍感榮幸,滿懷感恩。這份殊榮,是對農村一線教師工作的肯定,也是對遂昌大柘鎮中心小學的肯定與鼓勵,更是為我們遂昌教育工作的點贊。
36年來,我在工作中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在業務上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大膽改革,勇于創新;對待學生總是循循善誘,當我的學生展翅高飛時,望著他們的飛翔軌跡,我慶幸自己選對了教師這個職業,心里暖暖的。教學工作之余,我熱心公益,服務社會。一路走來,有歡笑,有汗水,有艱辛,有感動。當病人生命垂危,用我的鮮血挽回他們的生命時,滿滿的幸福涌上心頭,感悟到生命的崇高與真諦。
榮譽只能代表過去,光環也終將散去。我將拾起一路美好,繼續前行,呵護稚嫩,以愛育人,為農村教育事業傳遞正能量。
楊春林 立志一輩子做班主任
教書與育人,是教師的兩大職責。影響孩子,喚醒孩子,激發孩子,是教師更為神圣的使命。工作之初,我就立志一輩子做班主任。工作近20年,就是天天琢磨如何做好班主任的20年。在同一個地方的深度挖掘,學生的陪伴與多年的磨礪,成就了今天的我。
此次能被評為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是因為我的身后站著一群志同道合的一線班主任。“浙江班主任”是我和祁進國、褚建利兩位教師共同創建的網絡研修團隊,擁有自己的網站和微信號,有班主任會員1000人。我們定期舉行研討,開展專家講座,探討教育問題,碰撞教育智慧;開展公益送教下鄉活動,經費自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是一種最真誠的教育情懷,凝聚著團隊所有成員的熱情和奉獻。正是他們的陪伴與支持,讓這個團隊扎實前行,也讓我收獲了這一份榮譽。這份頒發給我的榮譽,其實同樣屬于大家,屬于幫助我成長的師長和朋友,也屬于和我一樣奮斗在一線的班主任朋友。
鄭裕國 在教書育人和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當選2015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很高興,也很激動。回顧自己30多年的執教生涯和成長歷程,我得到過很多人的支持、幫助和關心,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導師的諄諄教誨,老一輩教師的悉心指點,青年學生的青春活力,同事和朋友的熱情鼓勵,團隊和企業家的真誠合作,經濟建設對新技術的翹首期待,這些都是我一直向前的動力。每當看到學生取得成就,工業化裝置建成和運行,科研成果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們的技術和產品被社會和大眾所認可、肯定,再次趕超的勇氣又會被喚起,這些推動我一路前行。教書育人永無止境,科技創新永遠在路上,我愿與高校教師共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
趙 超 教育是要點燃一盞燈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職高機械專業教師,能被評為2015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感到非常意外。十分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信任,以及學校、各級領導為我搭建的平臺。
說起“創新”,從2012年開始至今,我在“創新”這條路上不斷探索,摸索出的一套四階段“培育模式”——重塑信心、建立互信;放大亮點、獲得成就;培育興趣、夯實信心;展現技能、獲得成長,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和喜歡。奈斯比特說過:教育不是把籃子填滿,而是要點燃一盞燈。那么,要點燃的.“燈”是什么?是信心,是興趣。通過一個個項目的開展和實施,帶著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通過學校各學科、各專業的整合,實現專業對接。看著學生們重拾信心之后,主動去探索、去實踐,獲得成功之后臉上洋溢的笑容,獲得成長的那一刻,覺得“累并快樂著,忙并幸福著”!
我的教師生涯才剛開始,路漫漫,唯上下求索。我會繼續帶著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未來的憧憬,陪伴學生,和他們一起攜手、并肩,一路前行。
韓國存 用生命耕耘教育的老黃牛
2015年2月9日,教師韓國存的生命定格。
韓老師熱愛教育事業。自1985年任教以來,他始終以最大的熱忱投身教育,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他熱愛教學,善于研究,研究范圍涉及中小學學科教學、德育、學校管理、教師培訓以及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個方面。對待工作,他一絲不茍,力求完美,參與了象山縣師訓工程的頂層設計。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韓老師表現出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敬業精神。身在病床上,他仍然念念不忘工作,仍然心系全縣的教育工作,仍然要與看望他的各級領導、同事交流工作意見,并常常打電話、發短信,關心、關注著他深愛的教育事業。他用敬業奉獻詮釋了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用生命譜寫了教育的豪邁贊歌。他是一座燈塔,永遠照亮和引領象山教育人不斷前行!
戴小紅 用心做好“創客教育”
無論我獲得什么級別的“人物”稱號,我始終是一名工作在教學一線、普通的信息技術教師。教書與育人,需要甘于平淡,安于靜寂。然而,在過去的一年里,溫州市實驗中學“創客教育”行動打破了我原本平靜的工作狀態,忙碌與歷練成了我的工作常態。從開發創客空間課程到組織學生開展創客體驗活動;從籌備學生創客展演活動到活動現場的組織與協調;從輔導學生創客作品到匯報演講“創客教育”;從記錄創客空間的點點滴滴到撰寫成篇……正是由于踏實的工作與不懈的努力,一年之中,我們向多達60支來自全國各地的“創客教育”學習團隊匯報了溫州市實驗中學“創客教育”行動,一起分享了行動中的收獲與經驗。
感謝讓我當選2015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通過這個窗口,我希望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到“創客教育”中來,用創新的方式改變世界!
舟山退休教師助學團 將助學接力工作堅持下去
身離三尺講臺,心系百年偉業,這是我們舟山市普陀區臺門百余名退休教師的共同心愿。
10余年來,我們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依然關注著我們曾經拋灑汗水的學校,關注著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少數孩子因家庭貧困可能輟學的潛在危機。為了讓莘莘學子擺脫困境,我們愛心團隊從2000年成立至今,共捐獻了近20萬元資金,以我們的真心真情溫暖著幾十個孩子及其家長的心,讓他們繼續完成學業,獲得升入高一級學校深造的機會。
如今獲得這項榮譽,對我們是種激勵,更是鞭策。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把助學接力工作堅持下去,并加大奉獻愛心的力度,努力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更細致、更扎實、更有成效。身居海島,心向孩子,愿這些受助的“小鳥”飛得更高、更遠。
【2015浙江教育年度新聞人物感言】相關文章:
浙江愛仕達電器2015校園招聘09-27
年度風采人物獲獎感言范文04-13
昂立教育2015校園招聘信息11-12
中學教師教育感言范文02-10
家庭教育的感言范文03-16
美術老師的教育感言范文03-13
教育感言范文(通用6篇)05-25
音樂教育感言的范文03-08
小學教師教育感言范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