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精神發言稿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發言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發言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為了讓您在寫發言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抗美援朝精神發言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抗美援朝精神發言稿 篇1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溫馨而又蓬勃的曙光,透露著人們幸福的生活,浪漫而又夢幻的晚霞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夢想。雖然現在科技發達,在我們身邊也沒有戰爭,可是我們不能忘記為了現在和平而獻出寶貴生命的老一輩革命家們。為了讓我進一步了解這些歷史,在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了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
該館始建于1958年,它從開館到現在接待國內外游客1200萬人次。我來到紀念館的場外展覽區,里面的場景讓我非常震驚:戰斗機、坦克、大炮不計其數,它們在那里端立著,好像在守護著紀念館;那些飛機在跑道上,讓人感覺它們隨時都會起飛,保護我們大家;火車雖然變得銹跡斑斑,但它還是英勇地站在鐵軌上,好像在告訴我們:“不要害怕,有危險我會立刻救走你們!”我在門口看見了毛爺爺的題詞,上面寫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我們進了館內,聽講解員說館內有10個展廳,展出歷史照片500余幅,文物1000余件。館內有全景畫《清川江畔圍殲戰》,畫面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為背景,形象地反映志愿軍在戰場上的英雄氣概。
我看著畫面上陣地硝煙四起,敵人的坦克、運輸車被我軍摧毀,場面轟轟烈烈,我軍氣勢威武,打得敵人落花流水。在館里,最能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那些槍和彈藥和軍服,看到這些,我就感覺我自己就是一個軍人,穿著軍服,背著槍和彈藥,在戰場上英勇地戰斗。在展柜里,我看見了許多獎章,爸爸對我說:“那是志愿軍叔叔的獎章。”我好奇地問:“那為什么會在這里?”媽媽回答:“那一定是好心的志愿軍叔叔捐贈的。”我更加敬佩志愿軍叔叔了,心想:“我長大了一定要當軍人。”走了一會兒,我看見了一幅畫著戰爭場面的'畫,那場面,沙塵卷起,手榴彈、子彈滿天都是,那場面可壯觀了!
出了抗美援朝紀念館,我跟爸爸媽媽來到了傳說中的鴨綠江,只見上面屹立著許許多多的木樁。我問爸爸媽媽:“鴨綠江上面的木樁是干什么的?”爸爸回答:“那是一座橋,當年志愿軍就是踏著那座橋過的鴨綠江,到現在已經有xx多年了!可是,這座橋卻被敵人炸毀了。”我心想:“雖然這座橋已被炸毀,可是,經過了這么多年的風吹、雨打、日曬,還這么堅挺的立在鴨綠江上,真是不容易!”
我們要勞記歷史,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作為一個學生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為國家做出貢獻,祖國萬歲!
抗美援朝精神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抗美援朝戰爭,是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經歷了八年抗日戰爭,三年國內革命戰爭,新中國剛剛成立后,在國家經濟受到戰爭連年創傷的條件下。
在我國邊境鄰國朝鮮進行的一次,以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的保家衛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在世界軍事史上規模僅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是由多國部隊參與的一場局部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神,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尊嚴,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地位。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破了美國控制東亞的構想。讓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了新的審視和定位,也讓中國人民真正在世界人民心目從此站起來了。
我為毛主席的高超英明所敬佩,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為彭德懷元帥的果敢威武所敬佩,他橫刀立馬,臨危不懼,我為中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所敬佩,他百折不撓,不辱使命。
面對新中國剛剛成立,綜合國力十分貧乏,敵我兵力懸殊較大的情況下,面對種種顧慮,毛澤東以高超的戰略眼光,過人的膽識魄力,英明的決策指揮,反復思考醞釀做出了兵朝鮮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投入抗美援朝的偉大斗爭中。這種精神和眼光,這種魄力和勇氣都值得世人敬仰。
抗美援朝精神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大家好!
烈士當中,有抱炸藥沖敵陣與敵同歸于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戰友傷、自己上、炸死敵軍的一級爆破英雄伍先華,有雙腿傷、忍痛爬、捐軀開路的許家朋,有子彈打光拉響手榴彈沖向敵人的孫占元,有臥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云,有搶修橋梁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戰終日、殲頑敵、屢建戰功的楊春增,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
中國大陸:抗朝鮮戰爭(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簽定停戰協定)原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與韓國之間的民族內戰,后美國、中國等分別支持朝韓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卷入,1950年1月以來,在蘇聯和美國相繼撤出在朝鮮和韓國(當時稱為“南朝鮮”)的駐軍后,朝鮮政府與蘇聯領導人密切協商,并使斯大林“同意朝鮮領導人對局勢的分析和準備以軍事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設想”。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為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侵犯,保衛中國的安全,派出志愿軍于1950年7月赴朝進行的正義戰爭。
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密訪問中國北京,他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澤東主席通報了對韓戰爭的意圖,而毛澤東主席持反對意見,認為此時發動戰爭時機不夠成熟。斯大林隨后給毛澤東主席電報,希望他調幾個師的兵力到東北,布防于丹東-沈陽一線。毛澤東主席要求蘇方提供幾個師的武器,斯大林回復稱裝備問題可以幫助解這場戰爭。這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冷戰中的一場“熱戰”。由于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定而非和平條約,因此從國際法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戰爭意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粉碎了美國妄圖干涉朝鮮內政、并吞全朝鮮的企圖,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獨立;捍衛了新中國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國經濟恢復和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衛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的面目,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侵略的意志和決心;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使中國軍隊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現代化裝備的敵人的寶貴經驗,加速了人民軍隊的建設。
在抗美援朝期間,在中國國內開展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大批青年踴躍參加志愿軍,全國人民掀起了增產節約運動和捐獻運動,這不僅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推動了各項社會改革運動的進行。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有力地向世人證明了一個真理,就是毛主席所說的:“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
【抗美援朝精神發言稿】相關文章:
觀《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心得體會范文12-23
精神的說說05-12
勞模精神精神心得體會05-23
工匠精神的心得06-06
精神疲倦句子11-08
學生精神報告11-05
質量精神口號11-01
精神崩潰說說02-05
精神小伙語錄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