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中有種中秋傳統習俗叫玩兔兒爺
八國聯軍進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這位太后慌亂之中亦未忘舊禮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貢院中舉行了祭月之禮。
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
然而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為玉兔兒爺,這種稱呼雖不如稱太陰君嚴肅莊重,但卻顯得更為親切。
而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游戲有余,盡管略顯得對神不大尊敬,但卻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
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后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游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
兔兒爺是中秋節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只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沒什么區別。
現在尋常市面上已見不到兔兒爺的蹤影,只是作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里出售。
年輕人對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來就津津樂道。
【民俗中有種中秋傳統習俗叫玩兔兒爺】相關文章:
中秋賞月民俗09-03
關于中秋的傳統習俗01-03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02-10
關于中秋的傳統習俗(8篇)01-03
關于中秋的傳統習俗8篇01-03
中秋飲酒的傳統習俗介紹范文12-14
中秋節傳統習俗15篇09-24
關于中秋的傳統習俗集合8篇01-03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優秀作文11-22
中秋傳統民俗“燒天香”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