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
農歷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們萬眾期待的中秋團圓節,中秋團圓節由來已久,流傳下來的習俗也數不勝數,我國古代就有觀賞月亮的風俗,尤其是詩人文客更是對明月情有獨鐘,但是中秋團圓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據說是在唐代盛行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的由來
農歷八月十五,金風送爽,桂子飄香,居秋季孟、仲、季三月之中,故名「中秋」。中秋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佳節,因此時月亮最圓也最美麗,而人們把月圓引申為團圓的象征,所以農歷八月十五也稱做「團圓節」。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從民俗的關點來看,中秋節是起源于古代「祭月」的風俗。太古時代因為人們無知,對自然界的事物都有敬畏的心理,把日、月、山、川、雨、電都奉為神靈加以膜拜,而月亮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僅次于太陽,自然也成為重要的祭拜對象。早在《周禮》一書中就曾記載:周天子在每年中春的白天,在國都的東郊舉行隆重的儀式祭日;在中秋之夜于國都西郊祭月迎寒。
另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我國以農立國,對土地的收成十分重視,所以在播種的時候,常會祭祀土地神祈求豐收,稱為「春祈」,而在收成時也會祭祀土地神,答謝神的庇護,稱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節,這一天大家拜的也是土地公,所以「中秋節」也有可能是古代「秋報」的遺俗,再加上后人附會祭月、賞月的習俗而逐漸流傳下來。
中秋何時開始為歲時節日,在禮記與史記中就有提及。秦漢的時候,中秋節曾舉行敬老活動,官府向老人賜予坐凳、手杖和用蒸熟米飯做的圓餅。而晉代時就有賞月的風俗。可是要到唐代《唐書.太宗紀》記載以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才正式定為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并且焚香拜月祈求神明的保佑。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速各異,中秋節德國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月餅中間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使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合餅是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用磚塊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過燃燒,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頗為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比賽,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塔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據傳這一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于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而來。
江南一帶的中秋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
南京人把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游街市 稱"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樓,清代獅子山下筑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游玩月橋者為最多。"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為玩月橋。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游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于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在北方,山東慶云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臺灣的中秋節流行吃烤肉,有些地方還會向長者或后輩贈豬仔餅或長壽面。
臺灣地區的中秋習俗
拜土地公
農歷八月十五,是古代「秋報」祭福德正神土地神的日子。 《臺灣府志》上說:「中秋,祀當境土神。蓋古者祭祀之禮,與二月二日同。春祈而秋報也」。在當天下午四、五點的時候,準備牲禮、月餅、「米粉芋」(芋頭炒米粉)、壽金、刈金、土地公金、鞭炮等,祭拜土地公,感謝神明的保佑,來年才有豐富的收成。
祭品中之所以用「米粉芋」,是因為有句俗諺說:「吃米粉芋,有好頭路(工作)」,祈求神明保佑能得到一份好的職業。鄉下地方有時還會在田間插設「土地公拐杖」(用一根竹枝系上土地公金),再以月餅祭祀。由于中秋有「秋報」的含義在,所以也有農村在此夜聚資演戲,俗稱「謝平安」。
祭月(拜月娘)、賞月
在中秋節,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八月十五相傳是太陰娘娘月神的誕辰,《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在秦漢時,拜月主要在宮廷內進行,后來歷代的帝王都沿襲這個儀式,每逢中秋節,必舉行隆重的祭月儀式,現存北京的月壇,便是專門用于皇帝祭月的場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宋代時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市場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或準備食品或安排家宴,子女一起團圓賞月敘談。
明清以后,中秋節賞月之風依舊,還形成了許多地方上的特殊習俗,如: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
吃月餅、柚子
城鄉民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漢代雖然已有蒸餅、胡餅、湯餅等點心,但是「月餅」一詞一直要到南宋才看見,那時它也只是象征花餅一般的.餅形食品罷了,到了明代,當時人們已經有用月餅相互饋贈的習俗。民間傳說月餅的起源是來自于元末明初的抗元故事,而人們為了紀念這次的起義,每逢中秋節就制作月餅,互相饋贈,相沿成襲。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吃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月餅也叫「團圓餅」,因為當天月亮是圓的、月餅也是圓的,所以用「圓」來代表「團圓」的意思。在外地謀生的人,總要趕回家過中秋節,吃團圓餅,如果有人有事情未歸,也要把他的一份月餅留著,等他回來過年時吃。
柚子是臺灣中秋的名產。民眾相信吃柚子可以使眼睛明亮,女孩子用柚皮擦臉,可以使皮膚細潤。而且柚子的「柚」和庇佑的「佑」同音,所以大家都用它來祭拜,這樣就可以得到神明的庇佑。
偷瓜菜
偷瓜菜又稱摸秋或偷秋,這是未婚少女在中秋夜玩的游戲。民間相傳,中秋夜愈晚睡愈長壽。少女在這天夜里晚睡,則可使她的母親長壽。未婚少女可以在當天晚上,趁著月色皎潔,到田野去偷摘別人家菜圃的瓜果蔬菜,看摘到的多寡和好壞,來判斷偷瓜菜者的聰明、健康和運氣等等。如果未婚少女偷得蔥或青菜,那表示她們將會遇到一位如意郎君。所以俗語說:「偷得蔥,嫁好尪(丈夫);偷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項習俗。
月餅也叫「團圓餅」,因為當天月亮是圓的、月餅也是圓的,所以用「圓」來代表「團圓」的意思。在外地謀生的人,總要趕回家過中秋節,吃團圓餅,如果有人有事情未歸,也要把他的一份月餅留著,等他回來過年時吃。
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了嗎?
中秋節簡介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溫、臺、明三州時,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相關文章: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介紹09-15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的介紹文章01-16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的詳細介紹01-16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05-15
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03-06
關于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09-01
小年的由來和習俗05-15
立冬的由來和習俗01-02
冬至的由來和習俗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