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慶祝中秋的習俗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傳統的中秋佳節,作為在春節之外最有“中國味兒”的節日,許多地方的群眾闔家團聚,賞月、猜謎、吃月餅、觀潮,這些都是歡度中秋的傳統習俗。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外國慶祝中秋的習俗,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外國慶祝中秋的習俗
其實不僅是在我國,整個亞洲區域都有著歡度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這一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因此被稱為“中秋”。在這一天我們吃月餅、賞月、闔家團圓。其實不只是在我國,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的傳統節日。但是各個國家對于中秋節的慶祝方式卻各不相同。
近鄰韓國,那里的人們正在準備過傳統節日————秋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秋節。對于注重家庭觀念的韓國人而言,回老家和家人團聚是中秋當天必不可少的習俗。中秋節的機票和火車票一個月前基本就會賣光,高速公路堵車也十分厲害。韓國人中秋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中秋節早上的茶禮。所謂的茶禮是韓國人過年過節時對自己先過世的親人的紀念。中秋節的前夜,整個家庭的女人就會聚集到一起,用當年新打下來的糧食和各種蔬菜海鮮水果等等做成美麗的`祭祀食品。中秋節一大早擺在一張大桌子上,寓意感謝先人恩德,有先人培養和保佑,才會有今天的生活。
韓國的茶禮的確是文化傳承的代表,也蘊含著尊老敬老的文化內涵。日本人將中秋稱為“月圓節”,白天,孩子們會成群結隊的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意在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在院子里拜月,用瓜果、米團子等供奉,然后分食。
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日本國內中秋節的氛圍并沒有以前那樣濃厚。但在京都奈良特別有文化底蘊,特別是有中國的文化底蘊的這些城市,在很多的寺廟里還會有賞月、吟詩,會有各種各樣的茶話會作為一個傳統的紀念。食品店超市里會有月見丸子,做成像月亮一樣的,小小的月球,買回家大家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賞賞月。
雖然日本中秋節的氛圍已經不那么濃厚了,但是觀月、賞燈在各國的中秋節中依舊是一項重要的民俗。盡管受到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因大范圍燒荒造成的煙霾影響,今年的中秋節新加坡仍然依照傳統在濱海灣花園點亮300盞彩燈慶祝節日。年過古稀的楊老太太表示,看燈是每年中秋節一家人必做的事情,每一年都在海邊,三代同堂去那邊猜燈謎。
在越南,中秋節很獨特,那是因為它也是兒童節,因為中秋節前,父母們處于農忙中,不免缺少陪伴孩子們的時間,中秋節就是農忙后補償孩子們所設立的節日。按照傳統,中秋節的晚上提著鯉魚燈玩耍,寓意以后能夠鯉魚跳龍門。在這一天越南的孩子會格外的開心,因為不僅有父母家人的陪伴,家中也會添置各種好玩的東西。“有很多玩具,我很開心,每年大家都一起過,一起吃飯特別熱鬧。”
拓展
各國的中秋節日習俗
中秋節,其實是源于古時候人們對于月亮的崇拜。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經是中國主要傳統節日之一。一個新年,一個中秋,都是團圓的象征。
本來以為只有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過中秋節,其實,東南亞一些國家也過中秋節,只是各國習俗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看看其他國家是怎么過中秋的吧。
日本:賞月吃“月見團子”
日本人的賞月習俗在1000多年前就從中國傳到日本稱之為“月見”。在日本,八月十五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明月”。
節日當天,人們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里去進香。孩子們還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擺上瓜果、團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于月亮的神話。
中秋節吃月餅在中國已經成為了過節的一種象征,但是日本人過中秋節的時候,傳統的美食是“月見團子”。月見團子的原料主要是糯米,用糯米做成皮,里面包上豆沙、栗子、紅薯、蓮蓉等餡料,是一種非常美味的和果子。
馬來西亞:提燈游行
馬來西亞的華人在中秋節時必定要做的三件事情是賞月、吃月餅、提燈籠游行。和北京一樣,中秋節前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都會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柜,報紙、電視臺的月餅廣告也鋪天蓋地。
吉隆坡一些地方會舉行提燈籠游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一輛輛載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車漫游其間,服飾鮮艷的藝人和青年載歌載舞,非常熱鬧。
新加坡:中秋打出“旅游牌”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賞月是普遍的慶祝形式,親人朋友歡聚,品茶聊天,享用月餅和水。孩子們可以提著燈籠盡情玩耍。
月餅是中秋節最引人注目的亮點。月餅的種類和口味變化多端,從傳統的蓮蓉蛋黃餡烘皮月餅到現在的冷凍的冰皮月餅,餡料口味也包括巧克力、香檳松露、榴梿等。中秋節期間,互贈月餅以表達謝意也是一項傳統,通常都是精包裝的月餅,或者是自制的。
此外,還有各式各樣的中秋活動,比如參加燈會和游園等。
越南:兒童唱主角
農歷八月十五是越南中秋節,也是當地兒童的節日。依照越南習俗,每逢中秋節,大人們會給孩子們贈送各種玩具、飾品和零食。
中秋節除了有“月圓人也圓”的含義之外,也是越南獨有的“兒童節”。這一天是越南兒童最快樂的日子。為了讓孩子們歡度中秋,越南家長們往往會帶著孩子到游樂場、公園和熱門景點游玩。
越南父母為什么要在這天給孩子買禮物呢?據說,越南的中秋節是父母為了在農忙之后,因補償孩子而設立的節日。農忙一般在農歷八月前結束,這時父母才會有更多時間照料和陪伴孩子,并用買禮物來彌補心里的遺憾。
對于越南人的中秋節來說,花燈也是該節日的必備物品。越南人中秋點燈籠的習慣由來已久。位于越南首都河內的古街區,多年來逐漸形成了一個“中秋專賣集市”,用來出售燈籠等禮品和裝飾物。
泰國:“中秋”吃壽桃
泰國人把中秋節喚做“祈月節”。泰國的中秋三寶有哪三寶,壽桃、柚子和月餅。
據泰國傳說,中秋祈月,八仙會帶著壽桃到月宮給觀音祝壽,菩薩神仙們就會“降福生靈”。所以泰國人有中秋吃壽桃的習慣。
正如中國人把蘋果變成了平安夜的“傳統水果”,泰國人形成了中秋節吃柚子的習俗,黃澄澄的柚子飽滿圓潤,形似中秋滿月,也代表了幸福團圓。
泰國的中秋節也延續了中國吃月餅的習俗,在泰國首都曼谷市中心耀華力路唐人街一家老字號店鋪里,貨架上的月餅多達31種。除傳統的榴蓮、紅棗、五仁月餅外,還新增了蛋奶、冰皮咖啡、冰皮蛋奶等品種。
泰國的華裔大多來自中國的東南沿海,所以保留了很多中國南方和潮汕的飲食習慣和習俗。“祈月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家拜月,每年中秋之夜月亮升起之后,泰國人民拿出月餅、水果、堅果、蓮藕等供奉月神。
如果你在曼谷,可以坐上泰國最美麗的海灣———暹羅灣內的“東方公主號”游船,千人同賞月。如果你在芭提雅,可以歡聚海灘,賞月祈福。
斯里蘭卡:“月圓節”
在斯里蘭卡也有類似“中秋節”的節日——“月圓節”。月圓節是佛教節日,同樣也是蘭卡的法定節假日。每個月逢滿月時,斯里蘭卡人民就可以過一次佳節。
月圓節當天,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精致的燈籠隨處可見,佛教信徒們身穿白色服裝,走進寺廟燃燈獻花。
月圓節的夜晚,一片火樹銀花的繁華景象,盛大的游行活動必不可少。游行活動已融入到斯里蘭卡人民的血液中,身穿華服的斯里蘭卡人,各行各業的演藝界人士及鼓手匯集到街頭進行雜耍及民間歌舞表演,還有大象盛裝游行,吸引成千上萬人駐足圍觀,現場無比的歡快和熱鬧。
【外國慶祝中秋的習俗】相關文章:
外國的奇特飲食習俗06-21
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01-25
世界各國慶祝中秋節的習俗日記12-16
外國慶祝勞動節的方式02-14
外國慶祝勞動節方式11-27
圣誕節習俗及慶祝方式12-27
臺灣中秋習俗01-08
臺灣中秋的習俗12-13
中秋的習俗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