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的起源介紹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祀祖先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清明節祭祀祖先的'起源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就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就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
在墓前祭祀祖先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保谠杜c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就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清明節祭祖的起源介紹】相關文章:
廣東佛山清明節的起源和習俗介紹11-05
清明節祭祖禁忌大全03-05
清明節的起源簡介04-07
清明節掃墓祭祖習俗10-08
清明節的起源及含義04-03
清明節的起源和習俗11-04
關于清明節習俗的起源10-15
中國人清明節祭祖的由來12-01
關于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習俗總結10-29